“你現在就去格斯·利維的辦公室——馬上!”取代丹福思成為負責研究的合夥人布魯斯·麥科恩上任不久就收到鮑勃·慕欽下達的直接和絕對的命令,讓他知道研究在公司等級中的地位。不到半小時前,交易部詢問麥科恩關於某種正打算當作大宗交易對象的股票的研究結果。後來一名客戶的電話讓他忘了這件事。不多久之前,又有人問他有沒有研究的最新情況,他說他馬上著手做這件事,有答案了再回電話。這樣可不行,完全不可以。所以,他接到了命令,到利維的辦公室裏——馬上。
利維的辦公室麵積不大,由玻璃圍起來,位於交易室所在的地方。到了利維的辦公室以後——利維在旁看著,表情嚴肅地抽著雪茄,慕欽戳著麥科恩的胸口,叫他注意了,然後清楚地說道:“我說跳,你就說‘跳多高?’交易才是公司賺錢的地方,交易是每件事和每個人都必須圍著打轉的中心。”沒有“如果”、“並且”或者“但是”,一個都沒有。研究隻有為交易服務才有意義。
慕欽等待的時間幾乎不會超過“現在”。慕欽在紐約每天上午8點半開始打電話,不過加利福尼亞這時是淩晨5點半,所以洛杉磯的一名銷售交易員會在家裏接電話,然後再開車上班。有天慕欽有一些重要的股票想賣出,他打了每間辦公室的電話,看看他們能給他什麼幫助。當他打到洛杉磯時,這名交易員的妻子接了電話,說她丈夫正在洗澡。慕欽氣壞了。
20世紀70年代初,大宗交易創造的收入是公司年收入的2/3。在發展大宗交易業務中,格斯·利維得到了很多幫助。其中有兩位卓越的人物:慕欽和L·傑伊·特南鮑姆。慕欽負責機構大宗交易,特南鮑姆管理整個交易部門,其中包括場外交易經紀人業務、可轉債和風險套利。
約翰·懷特黑德解釋說:“L·傑伊·特南鮑姆的工作職位低於格斯。格斯從來不會濫用權力,但是你不可能和他位置平等,隻能效命於他。他們在許多方麵都很相近,但是效命於格斯的壓力每時每刻都很巨大,不斷積累,很難永遠忍受下去。”利維常常打團隊成員的家庭電話——上午7點之前和晚上11點之後,甚至淩晨2點。通常他隻說:“我是格斯,他在哪兒?”
慕欽理想遠大,他承認:“一半因為工作安排,一半因為自己願意,我開始力挺格斯的決策。”從最開始,慕欽就忙個不停。他的同事回憶說:“如果有其他交易員要去洗手間,鮑勃都會頂上他的位置。”
有一天,利維離開辦公室幾個小時,某家機構打來一個電話,說要賣出7萬股RCA,這在當時是一筆很大的買賣。慕欽回憶說:“我不是二把手或三把手。我當時在場,就直接打電話給一些客戶,但是我得不到確定的買入競價。所以我給出了個價格—49.5美元,比之前的賣出價低了0.75個點,然後回電話給一個可能真正感興趣的機構,問他們是否願意以這個價格買進。我拿著電話,過了至少5分鍾。你不知道那5分鍾有多漫長,但是他們買下來了。格斯回來的時候,他難得地讚賞了我的表現。”就這樣,慕欽算是真正入行了。
慕欽和特南鮑姆的個人關係不是很親密,但他們對彼此的工作都抱有極大的尊重。特南鮑姆的母親和慕欽一樣是位橋牌冠軍,用特南鮑姆的話說,“(做交易)需要相同的技巧——能夠判斷所有牌的位置,叫牌的走勢,同時能分清各種形勢。”慕欽個人觀察的結果是,大宗交易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記憶力——“訓練自己記住各種信息,並且達到能在自己的大腦裏形成一個文件櫃,對各種信息分類整理並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