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醜小鴨傑潤(2)(1 / 3)

傑潤從事三種不同的業務,高盛內部對收購的支持者們在所有這三種業務中都看到了機會:第一項是黃金、白銀、白金、鈀以及其他商品的一係列小頭寸;第二項是小規模的外彙業務;第三項,咖啡,在未烘烤綠色咖啡的進口商方麵,傑潤毫無疑問是世界排名第一的。懷特黑德回憶道:“收購傑潤是一個獨一無二的機遇,具備不尋常的吸引力。在黃金上,傑潤是世界領導者。黃金交易比其他任何商品的日交易量都高,比如,要比通用電氣或通用汽車的庫存要高,特別是在阿拉伯國家。”

傑潤為咖啡種植者做銷售代理,還為通用食品和福爵咖啡做采購代理。傑潤立足於咖啡交易上的強勢,將業務擴展到其他農產品如可可、玉米等穀物的機會非常大,同時還有機會通過從事直接相關的活動,如運輸、保險和在巴西及紐約開展倉儲業務來開發可以贏利的業務——所有這一切都無須冒價格風險。如同懷特黑德所見,“我們可以控製整個過程。如果某個人試圖在任何環節中進行價格競爭,我們隻要把我們在那個特別環節上的價格降到低於他的價格,然後轉移到鏈條上的另一部分來贏利。我們會全盤掌控。而且通過向烘烤商出售我們同一時間從種植者那裏買來的產品,不會有任何價格風險。”

銀行間的外彙交易是另一個機會,但是多蒂不感興趣:“把它留給商業銀行吧!他們會免費做外彙的。你永遠不能在他們一直主宰的業務中真正賺到錢。”但是傑潤已經在剛起步而且一直被商業銀行忽視的貨幣期貨市場中表現積極,並在期貨和現金市場直接的波動幅度中成功套利。

在他們擁有傑潤的兩年裏,赫伯·科因和他的團隊逐步建立了金屬業務並有三次聰明之舉。首先,作為一個好奇心旺盛、喜歡把事情搞明白的知識分子,科因發現很多國家的央行把他們的貨幣儲備以黃金的形式儲存在倫敦的英格蘭銀行或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地下室裏。把這些庫存放在一起考慮,在科因眼中,各國的巨大財富極具吸引力:它們隻是躺在地下室裏,不產生任何利潤。但科因知道貨幣的時間價值總是能適用於任何期貨合同,而且商品期貨市場總能反映隱性利率,所以他一家家拜訪了這些央行並提出似乎很慷慨又創新的建議:“把你們不生錢的黃金借給我,每年我給你們0.5%的費用!”

這些銀行熟悉傑潤龐大的黃金業務及其絕對的誠實和守規矩的聲譽,所以他們將傑潤視為一個沒有風險的交易對手,而那0.5%的費用可以算是白撿的。甚至一個小國家都會有2億美元的黃金儲備,所以科因的交易將把該國在金條上的年收入從零提升到100萬美元。經過漫長的一係列會麵,在協議的每一方麵都獲得了仔細的解釋和深思熟慮後,奧地利央行終於首先簽約。很快匈牙利和墨西哥央行也隨之簽約,其他央行如葡萄牙稍晚之後才簽約。

科因知道央行行長們所不知道的東西:通過賣空借來的黃金和購買黃金期貨(和那個年代的高利率吻合),傑潤可以創造近乎完美的對衝,從而在軋平賬時產生年均高達8%的利潤。這是沒有任何風險的軋平賬上的8%,不需要股本投入,所以產生的是幾乎無窮的回報。傑潤和許多央行之間堅不可破的合作關係是打開這個神奇的利潤王國的鑰匙,因為央行擁有實際上不受限製的黃金儲備,而且可以持續供給市場以滿足任何需求量。

在第二個聰明之舉中,傑潤創立並經營了一個高贏利的非主營業務:銷售墨西哥、俄羅斯、加拿大和南非鑄造的金幣——僅僅在南非就銷售超過100萬克魯格金幣。利潤率不是很大,但是傑潤隻是做代理而已:政府擁有和儲存金幣;這項業務沒有競爭,也幾乎沒有運營成本。資本的回報又一次是無止境的。

科因的第三個商業策略精明至極又有些冒險。在赫伯特和邦克·亨特引人注目的壟斷世界白銀市場的投機行為推動下,白銀在1980年的售價達到了曆史最高,各地的人們試圖熔化家裏的銀子以製造可供交易的銀塊並攫取銀製餐具和純銀條之間巨大的價格差異。但是這麼做需要提純銀。預測到對銀提純的需求會繼續增長,科因聯係了主要的精煉廠,包括全歐洲最大的一家精煉廠,並向它們詢問未來產能的報價。有了固定的價格和可預見的強大需求,他簽署了具有約束力的合同,控製了幾乎所有精煉廠全世界的未來生產能力。這是聰明絕頂的一擊,也是操作嫻熟的大規模投機行為。因為傑潤已經預訂了精煉廠,每一個前來把碎銀提純的人都要付一大筆額外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