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令人愉快的是,問題由於一次對約翰·溫伯格不同尋常的拜訪以最不同尋常的方式得到了解決。現實的約翰·溫伯格不是個夢想家,他從不期望從天上掉下個全新的好主意。但是1987年,對於高盛擴大資本最不可能的解決方式卻出現在了溫伯格麵前。這個解決方案就是由一家日本的世界級銀行對高盛進行巨額的股權投資,該銀行從來沒有涉足過投行業務。為避免被他人認出來,住友銀行的總裁小鬆戴著墨鏡到達溫伯格的辦公室,他還故意采取了具有欺騙性的迂回道路:大阪到西雅圖,西雅圖到華盛頓,然後從華盛頓坐飛機到紐約。溫伯格笑著說:“我不得不告訴他,從華盛頓國家機場到紐約的拉瓜迪亞機場的飛機上坐滿了銀行家和記者,他躲都沒法躲。”
陪同小鬆先生的近藤明解釋說,日本最大的銀行住友是世界第三大銀行,擁有近1500億美元的資產,希望開拓其在投行方麵的業務能力,並且已經聘用麥肯錫為其製定最佳方案。在戰後占領日本期間,道哥拉斯·麥克阿瑟特意根據《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要求日本的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業分業經營,但是這隨著後來法律上允許日本商業銀行通過其子公司提供投行服務而被改變。
麥肯錫建議對一家最領先的美國投資銀行做出資本承諾,它推薦了高盛作為業界領導。拉紮德的費利克斯·羅哈廷被選中擔任與高盛進行初步接觸的中間人。住友希望能夠送20多位年輕的員工到紐約代表處進行培訓,並接受美國公司融資方式的教育。
住友的建議看起來太好,簡直好得令人難以置信:住友希望向高盛投入不超過5億美元的現金股本。進行談判時,小鬆解釋道,如果高盛不能接受5億美元的投資,那這個建議也不值得再往前推進。在接下來的談判中,住友同意認購高盛1/8的權益,即高盛賬麵價值溢價的3.375倍,達到40億美元。在高盛合夥人近百年來耐心地累積公司資本之後,住友的出價在一夜之間就將其資本提升了38%。
公司對於長期永久性資本的需求是進行IPO的最重要原因。當IPO在1986年被擱置時,溫伯格肯定不太開心。他非常信任合夥製度,就像他信任客戶關係一樣,他知道他父親肯定會反對公眾持股。他也堅信高盛能夠成為華爾街的領先投行,但是合夥人從當前利潤中省出來的錢根本無法滿足公司擴展的需求。溫伯格幾乎無法控製自己,因為小鬆的訪問是如此不可想象且如此重要。他在給唐·甘特的電話裏說道:“你不會相信的,這100萬年都不會發生一次,我剛剛才結束了一場最激動人心的會見。”
甘特和溫伯格第一次在公司見麵是在20年前,而且一直關係融洽。甘特沉默寡言、口風很緊,值得信賴。
在維護與福特汽車的關係期間,甘特在格斯·利維手下工作,當時甘特就表現出處理複雜敏感而且需要良好現場判斷力的事件的能力。另外,他還完成了當時未獲通過的IPO的所有財務分析和文件,所以他知道所有數據。溫伯格非常小心謹慎,所以希望能夠驗證住友建議的各個方麵,因此他找到甘特。他對甘特說:“唐,這可能不那麼重要,但是如果成功了,會是很大很大一件事。馬上來我辦公室,我會告訴你一切。我們有活幹了!”當甘特到達他辦公室的時候,溫伯格大笑著說:“費利克斯·羅哈廷今天早上來了,還帶了兩個戴墨鏡的日本人。其中一個隻會說日語,但是職位很高。還有一個是他的翻譯。那個職位高的人說他們戴了墨鏡,還兜了個大圈兒來見我們,主要是怕被華爾街的記者們認出來。”溫伯格微笑著描述這件好玩的事和擺在他麵前的戰略勝利機會。
在這個行當,一個信譽良好的公司可以發揮50倍於其資本的力量,所以5億美元的新鮮資本金將是強有力的支持。仍然還在笑著的溫伯格像往常一樣很快就對甘特說到重點:“唐,馬上給費利克斯·羅哈廷打個電話,問問今天那人說住友銀行想成為高盛的合夥人到底是不是真的,看看他們到底有多認真。”
甘特在3M的項目上與羅哈廷合作過,所以他們的談話非常坦誠。隨後他對溫伯格說:“約翰,羅哈廷說住友是非常嚴肅的,我們可不能放過。他們有錢而且想做消極合夥人。羅哈廷說如果我們立即開始談判,那我們就能掌握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