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換崗(4)(1 / 3)

在90年代初期,公司也在倫敦金絲雀碼頭[48]認真勘察。倫敦商業地產的出租在傳統上都是長期租約,而且每5年按照市場價格進行調整。規避價格上漲風險的唯一方法就是自行購買寫字樓。作為負責各種行政事務的董事合夥人,弗雷德·克裏門達爾參與了兩宗金融城地產的競價並以高價勝出。每日電報公司將其龐大的印刷業務搬到了倫敦的多克蘭大街。如果在新年前能夠完成交易,那麼每日電報位於艦隊街的海綿狀大樓在聖誕節那一周就可以騰空。空出的地方用於修建新辦公樓非常合適,因為其所處地段位於全球聞名的彼德伯勒區。出於稅務原因考慮,克裏門達爾很快設立起一家位於海峽群島的公司並買下了該處房產——不過由於當時並未獲得管理委員會的批準而遭到批評。該交易非常成功。

不過,機會仍然不那麼具有吸引力。就如弗裏德曼回憶的那樣:“我可以預見到2010年的金絲雀碼頭將會是非常好的物業,但是在做出決策的時候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你現在看到的任何商店和公寓在當時都不存在,交通也很差,我們對該地段極其不熟悉,由於沒有地鐵,而且交通燈都還沒有安裝好,甚至我們到達那裏都花費了很長時間。而且,作為合夥製的企業,我們在稅務方麵還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管理委員會沒有通過那個項目。”無論如何,高盛的自有資本投資——不僅僅是建築物上的投資,的確在高盛內部風頭正勁。

鮑勃·魯賓看到了無數的以自有資本進行交易的高收益機會,也很清楚交易中更大的風險是時間,交易商必須擁有能支持長期且有耐心地等待結果的資本;就像凱恩斯所觀察到的那樣,市場維持“錯誤”的時間會長於投資者等待的時間造成“賭徒破產”的現象。如果高盛的目的是追求最高利潤率的自營交易機會,那它必須接受突然而且不規律的贏利或損失,而這正需要非常耐心的資本。

作為自營投資者,世界上的其他金融組織很難獲得如此多的業務機會。公司的客戶關係網絡具有強大的優勢。但是對自有資本投資和並購業務來說,高盛的合夥人在資本上的確是一個不利因素。優秀的投資需要很多年才能夠成熟,但是合夥人每年都要對其表現進行衡量。自營投資的風險可能集中在投資的早期,但是回報卻都是在後期才能獲得,這與合夥人製度的時間表無法吻合。解決這種錯配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記錄時間的記賬方法”,也就是說進行投資的合夥人在任何時候均可享受投資回報而無須考慮回報的時間。

但是這不是弗裏德曼和魯賓所要的解決方法。他們都是技巧高明而且經驗豐富的防守型選手,對於風險和未知性的警惕性很高而且善於防範。對於他們來說,更多資本承諾的組合和對於流動性的更多需求是非常直接的管理問題,應該有更好的解決方案,那就是很早以前由弗雷德·克裏門達爾提出來的公眾持股計劃。

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上市,或者正在采取行動,小心翼翼的約翰·溫伯格已經準備好研究這個問題,但是沒有做出明確的承諾:“你認為我想上市?不是我!”溫伯格和其他一些人花了數年反複考慮IPO以及如何使合夥人精神發揚光大,而弗裏德曼和魯賓很快接受了這個主意。1986年12月,他們代表一致同意高盛上市的管理委員會向合夥人們做了一次失敗的演示。在周六早上的會上,作為廣泛公認將成為下一代領導的魯賓和弗裏德曼提出了他們的觀點,他們表示公司今後的機會就是成為強大的交易商以及私人股權投資者,並解釋了為什麼公眾持股能夠使得公司獲得更豐厚的利潤。

現在回頭看看,那些參加演示會的人認為周六早上的演示會不是很成功,因為它出人意料的無力而且很不專業。最重要的原因是事前合夥人們根本沒有時間對IPO進行思考,所以合夥人對這個複雜的問題以及它今後對整個組織和文化帶來的影響沒有進行足夠的理解。在高盛,合夥製度在人們心目中,特別是在合夥人心目中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大多數人相信公司的合夥製度會永久存續下去,而合夥製度正是公司持續成功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