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州地理位置十分微妙。本來就直麵南唐,自從伐燕失敗割讓西平州以後。懷化州變成為三國交彙之地,位置十分險要。無論南唐或西燕大舉入侵都可以把懷化州當作通道進入北趙境內。
為此朝廷把懷化州西南角單獨割離出來,成立靜塞軍用於抵抗南唐或西燕的進攻。靜塞軍名義上直接歸朝廷管理,實際上靜塞軍所在一地軍政大權全歸靜塞軍指揮使一把抓,權利極大。
可惜靜塞軍所控製的麵積並不算大,所產出支撐不起靜塞軍所需,糧草軍械等還是要靠朝廷支援,不然和南唐的節度使沒什麼區別。
此次反叛就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最西南角任然是朝廷治下靜塞軍控製,卻無詔令不敢無故出兵,隻能眼睜睜看著後方反叛。隻是派出遊騎打通了一條通往京師的通道靜候聖旨。
中間是叛軍,被靜塞軍和懷化州府城州兵夾在其中。靜塞軍是邊軍戰力嫻熟,不找叛軍的晦氣都燒高香了,叛軍那裏敢主動去招惹那靜塞軍讓其師出有名。對於靜塞軍遊騎打通道路一事視而不見。
最外麵的是李懷率領的懷化州兵,戰力最弱。隻能據城而守,把持著府城及幾個縣城。至於無險而守的鄉村不去理會。
趙銘一行人踏入靜塞軍管轄範圍,氣氛為之一變。軍管之下規矩嚴謹了許多,通過大小堡壘都要出示朝廷的印信。
幸好已經截下了傳旨太監,收繳了太監的一切物品才無驚無險在靜塞軍派出護衛隊伍保護下來到北趙最前沿,也是靜塞軍本部大營-磐石堡。
整座磐石堡依地勢而建,外牆牆身高大堅固,下部為條石基礎,上部采用大型城磚砌築,內填泥土石塊。轉角險要處設有堡壘或城台,城頂約五尺有餘可並行五馬奔馳。背靠險峰,有一道瀑布從險峰流下,穿過城堡流入護城河,不慮有水源被斷之憂。
趙銘一行人在出示公文之後,在城衛的指引下終於來到城守府,也是靜塞軍統製懷化將軍蕭遠的府邸。
步入正堂,早已有一位中年將軍坐在主座上等候趙銘,一襲簡單的衣袍,虎目炯炯有神盯著趙銘,國字臉上點點皺紋和頭上絲絲白發掩蓋不住彪悍之氣。最顯眼的還是右臉上一道明顯的刀疤,從太陽穴直達下巴,雖然已經愈合望之仍讓人從心底冒出一股寒氣。這到底是經曆過怎樣殘酷的戰場才存活下來的一位將軍啊!
蕭遠旁邊還站著一位與其七分相像的年輕人,估計是蕭遠子侄一輩。那年輕人正好奇看著趙銘一行人,特別是趙銘,盯在他臉上一直不肯移開目光。
趙銘僵硬上前見禮:“欽定平叛使,皇六子趙銘見過懷化大將軍。”
蕭遠並不因為趙銘皇子的身份而回禮,反而大刺刺受了一禮皺眉說道:“你還不是肯叫我一聲舅舅嗎?”
此言一出,馮舞等人麵色奇怪起來,這蕭遠將軍竟然是趙銘的舅舅,能這樣自稱的肯定是趙銘生母的親兄弟,不然隻能在趙銘麵前行禮稱臣。怪不得趙銘一進入靜塞軍就一臉別扭,趙銘已故的母妃也姓蕭!
“蕭將軍說笑了,銘不敢高攀!”趙銘臉色冷了下來生硬回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