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寫給投資者的閱讀書單(2)(1 / 2)

佛學、王陽明的心學,現在很多人研究,不過可能並不適合我。我讀了一些,發現非常難懂,這些都屬於最難弄懂的主觀唯心主義,是追求個體完善的形而上學,超級難懂,需要“悟道”才可以。辯證法其實是不需要悟道的,我有時候也說悟道,其實純粹是忽悠。

五、軍事思想類

我們平時的工作,隻要努力總有收獲。

可是投資不一樣,它和戰爭有點類似,是人和人之間最激烈的競爭,不是刻苦努力就能做到的。

因此讀一讀軍事思想的書,很有幫助。

1.《孫子兵法》。以前研究孫子兵法覺得很高深,後來讀過很多遍《老子》之後再讀孫子覺得很容易,建議先讀老子再讀孫子,因為老子的輩分大。

2.《尉繚子》。尉繚子並不是簡單的怎麼打仗的書,而設計了很多戰爭以外的事情,例如製度等等。很多人炒股一心找一隻大牛股,這是比較初級的想法。

3.《六韜》。張良下橋幫黃石老人撿鞋,才得到的一本兵書。又名《太公兵書》,不過不大可能是薑子牙寫的,但是其價值是不可否定的。

我們的時代,早就是導彈、原子彈、衛星、機械化部隊的時代了,之所以依然讀《孫子》等書,在於它背後的軍事思想永不過時,兵家其實屬於道家,是道家思想。

六、曆史

1.司馬遷:《史記》。這麼多曆史書,為什麼史記最有名?除了司馬遷悲摧的命運之外,還在於司馬談、司馬遷卓越的思想。司馬談深受道家思想的影響,《史記》是非常有思想的一部書。要知道我們讀曆史是為了弄明白人生的道理。讀哲學是為了指導曆史,讀曆史是為了感悟哲學。《史記》有幾篇是殘缺的,稍晚一些的諸少孫給補錄了一些,諸少孫水平還是不錯的,但是和司馬遷的原著一比較,感覺差別還是很大的。尤其是《史記》中的《貨殖列傳》,應該多讀幾遍。

現在流行把曆史寫成小說體,閱讀起來很有意思,很適合閱讀,例如《明朝那些事兒》《春秋那些事兒》,讀讀挺好,不過不要隻顧熱鬧,要吸取古人的經驗和教訓。

2.經濟史、行業曆史、企業史等都應該讀一讀。我研究股票一般先去研究這個行業的曆史、企業的曆史。吳曉波的《大敗局I》《大敗局II》《激蕩三十年》《激蕩一百年》都是好書,並且研究失敗的企業,比研究成功的企業更有意義。

七、實踐論

亂七八糟的那麼多理論,要和實踐結合起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很多人來說,理論和時間之間,隔著十萬八千裏的距離。許多學富五車的某某家、教授、領導,一實踐就死翹翹了。牛人可以沒有理論,但是肯定擅長實踐。當然最牛的人,一定是能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例如毛澤東、鄧小平、索羅斯、巴菲特等等。反麵例子如趙括、王明等等。

1.《毛澤東選集》。毛選5卷,我讀了前4卷,因為第5卷不好找,“文革”期間出的書,後來不出來,也無所謂。讀毛選,對毛澤東的那種分析能力,無法不感到震撼,尤其是《論持久戰》,讓我把很多事情想明白了,把很多東西融合起來了。毛澤東的一生是中國曆史上最為複雜、最艱難的一段時期,遠超戰國、劉邦、朱元璋等等所麵對的形式的複雜程度。看一個人的能力,要看他的對手是誰——日本、蔣介石、美帝、蘇聯、貧困落後的中國。毛澤東是能把理論和實踐結合的大家。

2.索羅斯:《金融煉金術》。不太好懂,不過索羅斯的反身性,解決了經濟學中理論和實踐之間巨大的裂縫。

3.近些年發展起來的行為金融學、混沌理論、非線性幾何學、量子力學等等,都是發現了理論和實踐之間的巨大差距,更為貼近現實,不過有些不太好懂,不過我們不需要搞得太透徹,又不需要參加考試,隻要能知道理論和實踐的關係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