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比較:
麵對恐懼問題的處理上,以前缺乏有效的方法,通常是采用頑抗、找借口、拖延、逃避等辦法來處理,時間耗在抵抗和拖延上麵,問題越拖會越嚴重,到最後自己沒有信心再去麵對和解決。後麵在這裏學到的是擺的方法,把問題擺出來,承認事實,不抵抗,然後所有精力用到探討如何改進上,這樣去做發現效率最高。到2013年把這個方法用到工作中,效果非常好,工作中發現問題,或者老板指出我的問題時,第一時間承認自己做得不好,不找任何借口反抗,接下來就可以直接和老板探討怎麼把事情做好。
在麵子問題上,剛到那裏學習時,有麵子問題,不承認自己是個垃圾,不願意接受新的理念,學習效率很低。之後是在不斷被批評和自己抗爭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麵子是最沒用的東西,最後發現承認自己是垃圾,是一個很大的優勢。現在在外麵交流的時候,我承認自己能力是最差的,所以我永遠看別人哪些地方好,隻要別人給出一個方案比自己的好,我就願意去試一下。每次交流都發現有很多東西可以學習,總有提高的空間,是很快樂的。
對個人成長帶來的好處:
1)學會尊重事實,人更加透明,自己所有的數據、問題都可以擺出來交流。
2)用卡瑞爾萬能公式解決問題:1.把最壞的情況擺出來;2.接受最壞的結果;3.竭盡全力去改善最壞的情況。
3)承認自己是垃圾,所以永遠看別人好在哪裏,差距在哪裏,怎麼把別人的優勢用到自己身上。
對做股票帶來的優勢:
1)可以把自己解決恐懼的方法,用來看一個公司如何解決問題。當競爭中處於下風時,是放不下身段繼續頑抗、不擁抱新的變革,還是敢於承認自己的失敗,並集合所有資源到新的變革中,重新建立優勢。前者通常會死得很慘,就像這三年的諾基亞,而後者往往會帶來大機會,像幾年前的蘋果、去年的金山、今年的騰訊。
怎麼認輸(hran)
在怎麼認輸這點上,其實是伴隨麵子問題一起解決掉的。最開始在這裏我的認輸,習慣寫感受,喊口號,就像在學校犯錯了寫保證書一樣,講自己不該怎麼樣,以後一定要怎麼做。後來發現這樣做過以後,犯過的錯一定會再犯,沒有任何效果。但老師一直跟我強調,擺事實,講道理,首先要能把事情來龍去脈擺完整。我記得當時他讓我擺恐懼,一擺就是一個月,回頭看恐懼問題未必是當時解決掉的,因為自己還是崩潰了,但擺的能力在當時鍛煉了不少,當時有很多類似的功課,他的要求就是要擺出具體的數據,把形容詞、語氣詞、感受、口號這些統統去掉。他對我的另一個要求,是在自己弱的地方,要去PK榜樣,當時做得最多的,一個是PK念念,另一個是PK許三多,在每一個細節上跟他們反複PK,同樣一件事情上,我是怎麼做的,他們是怎麼做的,差距在哪裏。
現在認輸和三年前認輸會有一些區別,以前的認輸,隻是表麵上喊喊口號就結束了,對解決問題沒有實質幫助。現在發現自己某個階段做得不好,首先想到的是把完整過程描述一遍,找到核心數據列出來,然後會嚐試擺一擺身邊做得好的人,他們是怎麼做的,差距在哪裏。這樣做的好處,首先是尊重事實,透明開放的能力變強,可以讓大家來監督自己,然後是能探討問題是怎麼真實產生的,通過PK和交流找到切實可行的路徑,不是虛的。現在自己擺完整的能力強一點,PK的能力還是弱一點的。
反省的目的hran
在這學習的前幾年,我做了很多次反省,但開始理解反省的目的,是在2013年2月份,當時老師給我在車上講:反省的目的不是要說自己哪裏不好,而是要知道好在哪裏。當時我剛開始現在的這份工作,他認為我應該用在他那裏學到的東西,帶著優勢去工作,PK別人應該是很容易的,所以他要求我的總結要能找到好在哪裏,我還記得當時他要求我把這句話在空間裏反複寫10遍,每天講10遍,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我還把這句話作為QQ簽名。但客觀講,這句話當時對我來說還是口號,那個階段自己太弱,根本找不到自己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