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自己呢,上半年參與的股票主要有晶盛機電(藍寶石概念)、東方日升,以及從2013年介入的萊美藥業。另外還買了次新股思美傳媒和光環新網。萊美、思美和光環表現一般。上半年止損了三個股票:廣彙能源、萬順股份和瑞普生物。
2014年下半年:
2014年第三季度,創業板表現還是不錯,持續上升。主題股方麵,軍工、大飛機、高鐵、核電等率先發力。龍頭股分別都漲了4倍左右。而主板從7月份開始,慢慢走強,到後來越走越強。到第四季度,成為了一場徹頭徹尾的大盤股秀。這個大盤秀,在7月份大盤2000點的時候,是根本想不到的,至少我沒有想到。下半年操作的主要股票是康尼機電、中聯重科、西部礦業等。而先前買入的三一重工、國海證券因為一些原因在獲利不大的時候拋出去了,錯失了後麵的主升浪。
第四季度的開始,我開始變得謹慎。在注冊製的消息一公布(11月19日)後,我思考了幾個小時,決定全線放棄小盤股,徹底轉戰上證主板。我在第二天開盤後的一個小時之內清倉了所有小盤股。這完全是我自己的決定,沒有參考任何人。事實證明,這次轉變是正確的。後麵創業板紅火了2個星期,然後次新股開始大跌。到12月月底,部分股票下跌了30%——40%。在上證指數突破2500後周期股券商股的大漲以及成交量的飆升突破5000億,讓我意識到主板牛市到來了。我開始全麵轉多操作主板並快速滿倉。整個下半年,未發生明顯的股票選擇錯誤,未發生大的止損。
股市的變化是很快的,很多趨勢都是在悄悄地發生。比如上半年創業板先跌後漲;主板無數殼股票上漲50%,創業板次新股受到炒作,下半年的軍工、高鐵、核電的趨勢,以及滬港通開通之後,券商、銀行、保險等板塊越炒越高。這其中的機會,隻要抓住1——2個,就容易實現大幅的盈利。但這何其容易?一般的人,能抓住一段就不錯了。或者,多數人根本就沒有參與。至少我了解的4個職業操盤手,熱門板塊參與得都不多。尤其是我設立了個股30%的上限(目的是防範黑天鵝),一年操作過多個牛股,如友邦吊頂、晶盛機電、東土科技、康尼機電等等。如果這些股票都全倉滿倉,那麼很容易實現100%的收益。但事實就是那麼殘酷,全部資金實現大幅的上漲,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研究、判斷比較、合適的介入退出點位和承受壓力才可以換來。
5.2015年預期
基於個人的經驗,整個2015年,至少是2015年上半年,我都會以主板為主進行操作。同時會注意新股IPO後好的成長股的機會。畢竟,股市的趨勢每年都會轉變。持續地研究,從一個趨勢的開端開始操作,持續尋找低估的板塊和個股,都是操作股市必不可少的因素。
基於投資水平得到持續提升,方法基本固定,我計劃整個2015年,重心全部放在觀察市場和尋找機會上,不再進行大量的思路總結和學習。希望2015年能夠取得50%以上的成績,最少30%。
祝大家2015年投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