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位小散的股災心路曆程(1 / 3)

作為小散中的小散,韭菜中的小韭菜,先說下本人在這輪股災或者說牛市中的經曆。本人畢業兩年,在今年3月的時候開始關注到上證指數連續上漲,彼時上證指數是3500點左右,某某人通過炒股賺到錢的消息也見諸各大網絡,從未炒過股票甚至連證券賬號都沒有的我,在工資僅3500元一個月,半年來省吃儉用存款僅5000元的現實窘迫下,琢磨著靠這麼點工資何時才能賺到錢。

聯想到老爸前幾年有炒過股票,猶豫幾天後,看著上證指數仍然在飆漲,我開始打電話向我爸爸要證券賬號,老爸作為過來人,雖然也激動地告訴我村裏某某某炒股賺了18萬,但是他還是比較理智地對我說,上證已經快4000點了,風險很大,勸我好好工作,打消這個念頭,所以並沒有把賬號給我,而我也就暫時放下了炒股的念頭。

隨後幾天,上證股指在人們將信將疑中不斷衝擊4500點,而我,在向我哥哥借證券賬號沒被他同意的情況下,覺得時間就是金錢,再也不能拖延入市的腳步,於是尋求網上開通賬號,令我沒有想到的是,網絡開戶渠道竟然如此簡單,雖不如廣告所說“三分鍾內開戶”,但從開始申請到最後認證下來,的確連一天的時間都不用,我成功開通了證券賬號。

忘了真金白銀進入股市具體是哪一天,隻清楚記得買的第一批股票是自貿區概念股廈門國貿和平潭發展,買入股票的前一天得知第二天廈門自貿區掛牌,於是我就匆匆買入,當時以為這個消息會帶來股票上漲,沒想到這兩隻股票不僅沒漲,平潭發展還連續跌了幾天,經受不住下跌的我,隨即割肉出場,懵懵懂懂中買入中國中鐵和中海集運兩個中字頭股票,想趁熱能夠漲一點,賺回來一點。

股市指數的起起伏伏、漲紅跌綠,雖然在賬戶上浮動顯示的數字大多波瀾不驚,但是想到賺的將成真金白銀,虧的可是血汗錢,沒見過“大風大浪”的我心境哪真能鎮定自若啊。漫不經心地上著班,幾十分鍾,也許其實隻有幾分鍾,甚至幾秒鍾刷下上證指數。趁上廁所的時間看幾眼賬戶資金浮動,為了方便操作而上廁所,心情隨著股票的上漲而激動、隨著下跌而失望,從炒股第一天起,連中午都沒睡過安穩的覺。

隨著幾次反複的上漲與下跌,覺得僅有5000塊錢的本金,對於一個漲停也隻能賺區區500塊錢的不屑感與不刺激感越來越強烈。我想到了信用卡套現,兩張信用卡額度共5萬的我,熱血沸騰卻心驚膽戰地第一次從朋友那套現了14500元扔進股市。每天上廁所的頻率越來越高,中午睡眠時間越來越短,網絡上、朋友圈炒股暴富的人越來越多。前後將近一個月,指數在震蕩中上漲刷出新高,而我在一次暴跌中再次割肉,以虧損2000元的代價暫時撤出了股市,並在信用卡最後還款日先把錢還上了。

從3500點到4500點,從4500點到5000多點的波瀾壯闊的牛市中不僅沒賺到錢,還搭上加班加100天才能賺回來的2000元血汗錢的年輕人的失落與不甘心是可以想象的,甚至可以想象是多麼強烈的!

經曆5月份某天暴跌出局的我,錯過了看不懂的連續8天上漲,也躲過了5月某一天更大的暴跌。可是,這幾次較大幅度下跌,無一例外換來的都是反彈,然後創新高。一個個翻看自選股一個月、三個月以來的漲跌幅,所有的股票都在上漲,少的上漲百分之二三十,多的甚至翻倍,而且四月份剛進股市買的第一隻股票平潭發展,也竟然在短短的一月裏從24塊,衝到了40多塊!刺激太大了。在當初,股市給我的感覺就是股票雖然會波動,但是隻要稍微選好一點的股票買進去,不要操作,放上一個月,就大有可能賺個50%。

炒股期間幾乎工作之餘的時間都投進了股市,財經頻道、每天國家大事、微信公眾號裏漲停板預測,甚至《股市風雲二十年》《榮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等關於股市的曆史由來與風雲故事書籍,以及關於中國宏觀經濟新常態的論述等都成了我願意花費極大熱情與精力去了解的信息,並希望藉此在股市賺到錢。

平時常常聚在一起的同學中開始越來越多人炒股,談論股票。有投了點錢輕輕鬆鬆賺了房租錢的,也出現了悶聲發財,酒後吐豪言說賺了30多萬的同學,新聞中更充斥著股市人均賺4萬,農婦從3000元本金炒到12萬,90多歲的大爺被稱為股神的各種報道。我想,在此之前的4月份,即使我沒有開戶炒股,到5月份,在腎上腺素被如此極大刺激後,我也肯定會坐不住火速入市的,誰願意眼睜睜看著比自己傻的人不費力氣隨隨便便賺大把的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