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笨人也能賺錢的4種方法(1)(1 / 2)

作者:小小辛巴,個人投資者,發表時間2014-11-2

原文鏈接:http://xueqiu.com/5964068708/32674252

對於大部分像我這樣後知後覺的普通交易者來說,理智地選擇,不是慌裏慌張地追買,而是耐心地等待,多準備一些有長遠價值的長牛潛力股,放在股票池裏看著,要相信,總有些好股沒有那麼快漲,等下跌時,再笨笨地逢低介入就是了,可能更為有效。

以下為我的四點拙笨經驗,腦子較笨,想半天,總共就想出這四條:

笨人笨法一,長牛抓券商,坐地共分贓;

笨人笨法二,鴨子抓一群,勝過追天鵝;

笨人笨法三,鬼影很神秘,膽大又心細;

笨人笨法四,打牌出老千,神仙怕左手。

一、長牛抓券商,坐地共分贓

炒股票較久的人都知道,炒股的難處在於既要看準大行情,還要挑對領漲股,在一段類股上升行情中,領漲股與跟風股的漲幅差異是巨大的,沒抓住的話,賺的也不夠多。於是乎,眾人東撲西撲,望風等風,聽風聽到抽風,但也很難找到真正的領漲龍頭股。更糟糕的是,一段大行情是各個板塊輪炒的,當某些板塊領漲時,另一些板塊卻因資金流出而下跌,踩錯步點的話,反而虧錢。

有些人終於承認自己不行,選擇了指數化投資,因為數據顯示,牛市裏,極度分散的指數化投資往往能輕鬆地打敗大部分自作聰明的主動交易者。確實,對於笨人來說,指數化投資是極佳的牛市策略。但我認為,指數化卻不是最佳的。

作為有一定頭腦的笨人來說,我認為最佳的策略,是選擇能放大指數漲幅的券商股。

講到券商,不少人恨得牙癢癢的,前幾年熊市,市場都那麼不好混了,還得交很多手續費給他們,有些券商的分析師更是糟糕,推薦的股票是講一個跌一個,還整天鼓勵客戶融資融券,放大風險。

兄弟們哪,仇恨不能帶來幸福,隻有寬博的愛才能讓我們放下成見,騙子雖然可惡,但是如果讓騙子們為自己打工,就不那麼可惡了。當然,有些人也可以選擇恨並快樂著,一邊充滿正義感地罵券商,一邊炒券商股賺得眉開眼笑。

如果將來真的有大牛行情的話,以各大券商的坑蒙拐騙能力,那絕對是賺得盆滿缽滿的。大家也許沒經曆過2006—2007年的大牛市,我經曆過,我看著指數漲了整整五倍!可是,兄弟,你知道券商漲了多少嗎?

中信證券,從2006年到2007年,最高漲了22倍!!!

對比可見,券商股不僅很能漲,而且跟主板指數的相關性很高,隻要有大行情,就少不了券商的牛影。所以,愚兄愚弟們,不用費心費力地找什麼龍頭領漲股了,反正大部分龍頭股、概念股,都是各大券商編出來忽悠人的,買入券商股,跟著券商坐地分贓就行了。

二、鴨子捕一群,勝過抓天鵝

說好了買券商股,那問題又來了,要把哪些作為儲備目標呢?

買市值小的?走勢強的?成長性好的?規模效益高的?安全邊際高的?

總之,各有各的道理,但對於券商股來說,區別這些意義並不是太大。分析得頭頭是道,說不定人家一個烏龍指就把你的美夢給戳穿了。

個人的主觀判斷,在市場麵前經常會錯得離譜,如果以為強者恒強,挑了在2012年到2013年的整體熊市中還能創新高的國海證券,那麼,近期的券商股行情中,它漲得最少。

雖然從炒股常理來說,市值小的估值高,彈性大,但是,其真實盈利能力與成長能力未必就能贏得大規模的券商,有些大的項目,如果實力不夠的話,根本就吃不下來,甚至連口羹也分不到。所以,在長期行情中,大券商的漲幅未必就會輸給小券商。

至少在2006年到2007年的行情中,規模最大的中信證券與規模極小的宏源證券的長期漲幅就差不多,中信證券的漲幅還略勝一籌。

所以,對於我們這種笨人來說,完全不必想得太複雜,蘿卜青菜各有所愛,自己挑自己喜歡的就行,如果能分辨得出誰更低估,就多買一些,分辨不出時,就都買一些。從安全性考慮,抓幾隻跟著水麵浮的鴨子,比單追一隻天鵝要靠譜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