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東博老股民,人家馳騁股市近20載,收獲頗豐,一言一行都彬彬有禮,但由於銀行股近年的不景氣,飽受攻擊和嘲諷。你不買或者不認同其投資策略可以旁觀,或者可以合理質疑,但不要攻擊。我就從來沒見過老股民去攻擊投資創業板的投資者,他隻是說醫藥和TMT自己不懂。撇開股票不論,就為人來說,這才是真正的君子所為。再比如另一位以投資TMT見長的9.8m/s2,也從未見其蔑視過銀行股的投資者,隻是說不符合自己的投資理念。你再看看現在雪球的幾位大V,為此爭論不休,都覺得自己比別人厲害,若是僅僅理念上的爭論也就罷了,實際後期逐漸就轉變成人身攻擊,想盡辦法拉幫結派攻擊對方,這就是人品問題了。
投資有科學的成分,但不完全是科學,實際更多的是藝術和哲學的範疇。科學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當然要分出孰是孰非,理應不惜一切代價去捍衛,甚至都有為捍衛科學真理而獻出生命的。而投資很大程度上是信仰。每個人的邏輯是不同的,股市曆史也已經證明,無論是價值投資和成長型投資者都有成功案例,所以這種相互的攻擊謾罵是毫無意義的,最好的辦法是各走各的路。說了點題外話,繼續。
第二,年齡在30歲以上,股齡6年以上。我不排除會有例外,但是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我想這個標準都是適用的。可能有人會說,有的人就是有天賦。的確,確實十分有天賦的人,但這隻能說明其比較有靈氣,但缺乏一樣很重要的東西——閱曆。投資的實踐性很強,沒有時間的積累和沉澱是萬難達到很高的造詣的。另外,不是所有人一開始就都能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可以說大多數人一開始都是在走彎路,而且走彎路似乎是投資的必修課,因為不走彎路你或許根本就不知道怎麼做才是正確的,這些不斷糾錯和反思的過程都需要時間。現在的微博和雪球用戶很多都是很年輕的,而粉絲數卻絲毫不亞於一些頗有深度的長者,這一點值得反思,也值得想要學習的投資者注意,不要盲從十分年輕、股齡較短的投資者,盡管看起來其人氣貌似很旺。
第三,曆史收益率。每年的半年末和年末,就會有不少人在網上曬自己的成績單。一些投資者會被短期的高收益所蒙蔽,其實一兩年的高收益並不能說明什麼,時間越短,運氣的成分越大。而時間拉得越長,就越能反映一個投資人真實的投資水平。我們尤其需要關注的是一個投資者在熊市年份的投資業績,這才是最有說服力的。這裏我想說一個觀點,就是我們不要奢求每年都盈利,遇到大調整的年份,投資大師也會虧錢的,隻要中長期維持一個相對合理的複合增長率,能夠大概率跑贏指數就已經很不簡單了。一個能夠持久、穩定盈利的投資者要遠遠勝過一個短期暴利的投資者,隻有在市場的疾風驟雨中不被打倒,才有可能實現滾雪球,因為錢是賺不完的,但卻能虧完。觀察一定時期的曆史收益率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缺乏持續的曆史業績公布,那麼無從確認其真實水平。注意,是無從確定,不是否定。
第四,曆史業績是否可信。判斷曆史業績是否可信主要靠實盤公布。如果沒有實盤公布也可以通過文字描述間接分析。有些人推一大堆股票,事後哪個漲了說哪個,跌了的隻字不提。而有些投資者長期關注幾隻股票,無論漲跌都持續跟蹤,甚至在下跌時麵對外界攻擊的壓力下仍然持續發布對該股票的觀點。經過這種煎熬和洗禮,最終這些股票確實有不俗表現,這種情況下,即便沒有實盤公布,也具備極強的說服力,說明這個博主或樓主具備超前的眼光和耐力,並持之以恒直到投資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