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一位良心操盤手的內心獨白(3)(1 / 2)

再回到我們國內,1993年走熊,到1996年,國內經濟是大增長。同樣的,2001年到2005年,股市熊,經濟走牛,國內基礎設施脫胎換骨。但我們國家股市走牛年份呢?往往都是問題叢生的年份,先是1990年代初的市場疲軟,1996到1997年後的亞洲金融危機,1999年使館被炸,到2000年在國際上奮力搏擊的年代。這次走牛還沒兩年,國內通貨膨脹加上國際經濟走軟,這些問題後麵都要拿很多錢去應付,特別是奧運後的一地雞毛,打掃起來那是要費一番周折的。

9.說說賭場,看看股市有沒有它的影子?

一個老板想到一個鎮上去開一個賭場,他需要怎樣做才能吸引人進來?添置必要的設備,例如吃角子老虎、輪盤賭、明星九七、21點等等。為了吸引人進來,先把這些裝置調到1賠2,意思就是你放一元進去,它就吐兩元出來。因為剛開始,人家都還不熟悉,所以盡管老板一賠二,玩的人由於不多,老板也不用拿出多少錢來。

由於這個賭場有賺錢效應,結果吸引了小鎮上不少人的目光,有些人就開始進來嚐試賭一把。這時候老板一看,人來得多了一些,就將裝置調到1賠1.5。為什麼要這樣調呢?因為人進來得多了一些,老板貼一點兒,大家互相贏一些,賺錢效應仍然強烈。

這時候小鎮上就開始沸騰了,那個賭場進去的90%以上都賺錢,我不進去還等何時?大家都把錢向裏麵送。因為人更多,等於人氣被激發起來了,賭場老板也要贏利了,就把賭具的賠率調到1賠0.8,老板開始賺0.2。這裏可能有人有疑問,人氣已經激發起來了,那個老板為什麼不把賠率調更高一些,這樣賺得不更快一些嗎?

對這個問題老板自然有考慮,還有不少人並沒有把錢全部拿出來,如果短時間調得很高就會把人嚇走,老板就賺不到多少錢。終於,賭場裏人聲鼎沸,大家在賺錢效應的刺激下傾其所有都來賭了。

這時候老板就不動聲色地將賭具的賠率改成1賠0.2了,當然,為了穩住人心,留幾台機子不改。經過幾天,不少賭徒就有疑問,怎麼這些機不吐分啊,我都喂了它好些進去了,原來不是這樣的啊,喂一點兒就開始吐了啊,是不是喂少了,還要繼續喂?

這時候大廳總有幾台機子丟一元吐幾元,叮叮當當發出脆耳的響聲。因為不少人的疑問,老板就指著那幾台吐分的機子說:“不是我這賭場不賺錢,主要是你們機子沒選好啊,你看看,那幾個人不是賺錢了嗎?”

經過一段時間,小鎮上的人大部分的錢都裝進了老板的腰包,沒有多少錢再拿去賭了,但不少人還不死心,就在賭場裏死不走,要求救救賭場,說如果不救,那賭場就完了。其實,這時候的老板心如明鏡,你們口袋裏都沒錢了,我救賭場就是要我拿錢出來給你們繼續玩,這對我有什麼好處?你們繼續在這兒玩,口袋裏又沒幾個錢,我還要找服務人員,還要茶水、電費和機器損耗的倒貼,我發神經了啊?老板不但不調高賠率,幹脆將其調到1賠零。但老板也不想得罪小鎮上的人,因為還想人們掙錢後下次繼續來,就說:你看看,我又添置了不少新機子,而且到鎮上到處號召人家來賭,都盡了最大努力了,人家不願來啊。

實際上老板現在最希望的是什麼?是希望小鎮上的人離開賭場去外麵掙錢,你不出去掙錢,整天泡在賭場裏,老板下次賺誰的?

不過小鎮上的有些人總整不明白,向老板建議,賭場不旺是否和新玩法缺少有關?例如添加點兒獅子貓、牌九、梭哈什麼的。老板自然點頭稱是,說後麵會考慮,轉過背去肚裏卻罵道:一群蠢貨,那玩意更耗錢,這小鎮上的人有錢嗎?

10.大部分散戶為什麼在股市裏不掙錢?

其實,這個問題是非常簡單的,網友問我操作的座右銘是什麼,我的回答就是“慢慢做”。一個莊家,他選擇一隻股票進入後,就像一個商人選擇了一個鋪麵,租下或者買下後就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買賣股票就是進貨和出貨。一般來說須要運作很長時間,幾年或者更長時間。

那麼散戶呢?大部分都是過客。什麼意思?就是看到這個店生意好了,立即在這個店買點貨就在店門口擺著賣起來,所希望的就是店鋪能將經銷的貨物提高價格,自己也能賣上個好價格。這在生意繁榮時無所謂,因為有足夠的生意,店鋪提價仍然可以賣出去,你批的貨自然可以沾點兒光,賺點差價。但到生意疲軟時就會怎樣?自然會賠掉老本。

這裏的關鍵就是店鋪的定價權。你的貨首先是在這家店鋪裏批的,那就說明,你的成本、數量、價位等一係列商業數據無密可保,店鋪老板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在生意清淡時老板會讓你賣給可能是自己銷售對象的顧客嗎?絕對不會。

那他會怎麼做?以比你低的價格向別人兜售。你由於對老板的成本和數量等一無所知,最後你隻能以比老板價格更低的辦法來出手,而你可能都不知道買你這個產品的人是誰。

也就是說,店鋪老板的活動在幕後,你的活動卻在店鋪老板的眼皮低下,孰優孰劣?一目了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