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勝利(2)(1 / 3)

競選中狂風暴雨般的抨擊依然沒有停止:克林頓是個縱情逸樂之徒,逃避兵役,阿肯色州的道德淪喪者,克林頓擔任州長期間曾保護阿肯色米納機場的可卡因和武器販子,關於希拉裏的女權主義傾向、同性戀謠傳,以及兩人的左派傾向。有時候,在競選的喧鬧中很難分清哪些是赤裸裸的謊言、哪些是事實、哪些是無中生有、哪些是半真半假,特別是在《紐約郵報》這樣的嚴肅報紙和《星報》之類的小報之間的差別越來越小、CNN和八卦電視台的報道時間也越來越接近的情況下。毫無疑問,想要弄清楚老布什的官方競選團隊和右翼分子以及狂熱的克林頓反對者之間到底有沒有關係根本不現實,他們沒有那麼多時間。不管對克林頓的指控多麼荒誕,這些反對者都會搖旗呐喊。

到1992年3月新罕布什爾州初選的時候,希拉裏的右翼陰謀論(據說保守黨黨員在美國有一個網絡,他們試圖用違法的手段來破壞民主黨或者是讓民主黨變得不被人們所相信)更加成熟了。

根據黛安娜·布萊爾資料中的記載,希拉裏已經能越來越熟練地應對攻擊,而且她還敏銳地做出判斷,認為克林頓的競選團隊如果無法迅速有效地擊退老布什陣營的攻擊,為克林頓爭取時間向公眾宣傳自己的競選核心內容(克林頓及希拉裏一直孜孜以求的以人為本的方案:醫療保障、中產階級減稅、增加工作機會等),那麼老布什肯定能夠連任。希拉裏認為,由於媒體的混亂,導致讓公眾仔細傾聽克林頓的發言會非常困難。早在加裏·哈特事件之前,她就認為媒體已經失控,津津樂道於個人攻擊和挑起論戰,根本無視國家和地方的嚴肅問題。1977年,她在國際慈善機構扶輪社發表演講時說:“我們的問題之一就是要竭力控製由於‘水門事件’而失控的媒體。”

她擔心競選的大問題會是克林頓和自己的私生活,以及對克林頓在阿肯色州政績的歪曲。克林頓的競選口號是:“我們的重點是經濟,傻瓜。”然而,黛安娜一次又一次的采訪非常清楚地表明他們真正關注的重點是:將大家的注意力從我們和我們的私生活上移開,把攻擊個人轉為攻擊我們的主張。

采訪資料把希拉裏描述成了競選的危機處理主管,這一點兒都不奇怪。但對於她的這種描述還是過於簡單了。她的一位助手曾經說過:

她從不把生活看作是一係列危機,而是一係列戰鬥。在我看來,她有英雄情結,喜歡把自己看作是《伊利亞特》中的人物,永不停止戰鬥。的確,她有時候也會做出犧牲,比如在現實過於殘酷或自己出現失誤的時候。但這是她最後的選擇,而且她把自己看作是可敬的殉道者,類似於諾亞方舟或者宗教中的殉道者。大部分時候她寧願做一位鬥士,不管是對情敵、媒體、其他政黨、其他候選人,還是在對右翼分子的鬥爭中都是如此。戰鬥是她最幸福的時刻,確定敵人並且進入戰鬥狀態亦是如此……戰鬥就是她的興奮劑。

克林頓競選中最嚴峻的考驗是在1月23日,當時克林頓在新罕布什爾州給希拉裏打電話說,《星報》將刊登一則關於珍妮佛·弗勞爾斯的報道。1990年這個女人曾在宣誓書上簽字,證明自己和比爾·克林頓沒有發生過性關係,但是她現在卻改口聲稱自己和克林頓有著長達12年的婚外情。克林頓沒有承認。

兩天後,希拉裏在貝德福德一次聚會上的發言為整個競選團隊的回應定下了基調。“在我看來,”她說,“我們的婚姻十分牢固。我們彼此相愛、彼此支持,許多共同的經曆對我們來說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是的,婚姻中的確出現過“小問題”,但這些都是他們之間的事情,因此“這些隱私應該得到保護……我們的婚姻對於新罕布什爾州的人們來說,難道比他們是否能夠維持自己家庭完整更重要嗎?”結果可想而知,聽眾的歡呼聲甚至淹沒了她後麵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