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宣誓就職(2)(1 / 2)

“沒錯,我現在已經知道這種感受了。”希拉裏回答。事實上,她對媒體的敵視已經不需要任何煽風點火了。就在她丈夫剛剛上任不久的時候,她的舉動就招致了負責報道白宮事務的記者對新政府的怨恨。中午時分,克林頓夫婦貼著阿肯色標簽的行李從賓夕法尼亞大道上的東車道運進白宮,而布什夫婦的行李要比他們的多得多,他們正從西門離開。和前任總統裏根夫婦一樣,布什夫婦在白宮也收到了許多禮物,而且還帶走了其中大部分。克林頓夫婦也繼承了這個傳統,卻受到了廣泛批評。離開阿肯色前不久,就在州長官邸的餐廳,希拉裏和克林頓已經沉浸在了勝利的得意揚揚之中,她告訴當時在場的羅伯特·賴克自己的行李已經打包裝好了。她有些得意地說,宣誓日早晨搬運工會把老布什夫婦的行李拉出來,布什和芭芭拉將要為他們騰出地方。克林頓也在一旁附和說,希望老布什夫婦能把那些漂亮的裝飾燈留下。

按照慣例,首席大法官將主持總統的宣誓儀式,但是在新總統和他的妻子眼裏,這位首席大法官倫奎斯特對美國以及新總統將要宣誓效忠和保衛的美國憲法造成的傷害是無可估量的。1952年,當馬歇爾在布朗訴教育局案中代表黑人學生在最高法院慷慨陳詞時,倫奎斯特是大法官羅伯特·傑克遜的書記員。希拉裏和克林頓知道,他還寫了一份法律備忘錄要求法庭繼續堅持學校實行種族隔離的合法性。不過在1954年,法庭最終判定該行為違法。而且,倫奎斯特還曾在20世紀60年代共和黨總統競選擔任“投票安全”(曾經在“水門事件”調查委員會工作過的希拉裏知道,這隻不過是一種委婉說法,指的是積極阻撓黑人選民登記,並且阻止類似1960年伊利諾伊州出現的投票作弊行為)的負責人。

倫奎斯特宣讀總統誓詞的時候,希拉裏的右手穩穩地托住克林頓家族的《聖經》,讓丈夫的左手放在上麵,她聽到丈夫用清晰、有力的聲音回答說,他將“維護、保護和捍衛美國憲法”。接著,如潮水般的歡呼聲在國會山的大理石大廳響起,一浪蓋過一浪。這時,克林頓親吻了希拉裏的臉頰,然後又親了親站在自己另一側的切爾西,並且擁抱了她們,小聲說道,“我愛你們。”接著他擁抱了自己的母親,那天她特意穿了黑白套裝來搭配自己顏色鮮明的頭發。然後,他又擁抱了戈爾和他的妻子蒂波以及參加典禮的女中音歌唱家瑪裏琳·霍恩和詩人馬雅·安傑洛。

新總統在演講詞中宣布:“這個美麗的首都,像自文明開始的所有首都一樣,是一個總充斥著陰謀詭計的地方。有權有勢的人操縱權術,無休無止地擔心地位變更,卻忘記了播撒辛勤勞動和汗水把我們送到這裏的人們……讓我們下定決心進行改革,讓權力和地位不再能夠淹沒人民的聲音。”

當潮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漸漸消退之後,克林頓和希拉裏陪伴布什夫婦走下國會大廈的台階,來到總統直升機海軍一號前麵為他們送行。它正在外麵等待把意外提早退休的老布什夫婦送到休斯敦。

希拉裏和克林頓做夢也沒有想到,8年之後自己並沒有因為對國家的貢獻而贏得大家的致敬,卻因為從賓夕法尼亞大道另一側拉走的行李受到了炮轟。他們更沒有想到的是,自己會再一次和布什夫婦一起站到宣誓台上,所不同的是,這一次宣誓並且陪伴他們走下同一個宣誓台的是他們的兒子小喬治·布什。而小布什之所以贏得競選,就是因為承諾在克林頓下台之後組建一個更具同情心、道德水準更高的新政府。

也許最令人驚訝的是,2001年1月20日當小喬治·布什把比爾·克林頓送下宣誓台後,希拉裏並沒有離開,而是留在國會大廈,和99位參議員同事在參議院餐廳共進了午餐。

自從傑奎琳·肯尼迪之後,從來沒有一位準第一夫人像希拉裏那樣受到媒體和公眾如此熱烈的關注。歡慶宣誓的遊行隊伍對她以及她丈夫的愛慕是顯而易見的。當她從總統轎車的防彈玻璃後向大家招手時,“希拉——裏!”以及“我們需要希拉裏”的尖叫聲越來越高漲。很快,人們的口號就變成了“下車!下車”,於是希拉裏、切爾西和新總統下車步行走過了最後兩個半街區。“當時的希拉裏似乎非常自我,按照自己的節奏大步向前走,距離自己的總統丈夫有幾碼遠,如果克林頓想拉她的手必須得伸長胳膊才行。”《華盛頓郵報》的一名記者觀察說。盡管那是一個晴朗而又寒冷的下午,希拉裏卻像肯尼迪夫人那樣把大衣留在了車上。但是,她沒有摘下那頂使評論界大驚失色的灰藍色大帽子,用一家媒體的時尚評論家的話來說就是“降落在希拉裏·克林頓頭上的一個藍色不明飛行物”。此外,這位評論家還表達了對“她脖子裏的褐色止血帶”(一件羊絨套領毛衣)的困惑。整個星期,她的金色長發都鬆鬆地綁在一起,似乎在上演一場輕鬆的時尚表演。她每天換三四套衣服,經常在豔麗的套裝外麵披上飄逸的大衣或絲巾。其中的許多衣服,包括在國會山宣誓就職典禮上穿的那一套並非出自著名設計師,而是由她在小石城的時裝設計師朋友康尼·費爾斯設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