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進府
宜嘉夫人府所在的興安坊, 就緊臨著崇文坊。
從崇文坊的西門出去, 入興安坊的東門, 阿愁她們的騾車沿著坊牆一路繞到北牆根下, 再往西走了約一刻鍾的時間, 才於一座氣派的大門前停下。
一路過來時, 隻看著那路的兩邊, 一邊是高高的坊牆,一邊是高高的院牆,阿愁也能猜到, 這裏就是傳說中那占了興安坊一半坊區的宜嘉夫人府了。
下得馬車,阿愁抬頭一看,這才發現, 原來她們停的並不是夫人府邸的正南門, 而是後北門——身為下九流的梳頭娘子們,自是還沒那資格走正南門。當然, 之後阿愁就會知道, 其實她們連走正後門的資格都還沒有……
而雖說是後門, 以宜嘉夫人那一品的規製, 這後門的門廊依舊修得高大而闊朗。
那呈八字形的水磨磚護牆的中間, 五級台階之上, 繪有精致彩繪的垂花式門廊下方,是一扇對開的朱漆大門。此時,那兩扇大門正緊緊地閉合著。看著就厚重無比的大門上, 那對造型猙獰的獸頭門環, 竟足有莫娘子家那口洗臉木盆般大小。
青石砌成的台階下,一左一右立著兩尊漢白玉的大石獅子。大石獅子旁,是一左一右兩道開在高高院牆上的角門。這會兒,正不時有人從左側的角門進去,又有人從右側的角門裏出來,看著一派井然有序。
除此之外,那台階上,緊閉的朱漆大門前,還如雕像一般,靜靜立著一排十個彩衣侍女。
彩衣侍女的前方,於左右兩側的門柱後,一左一右各站著一個剛到垂髫年紀的小女侍。右側的門柱旁,還站著一個正值妙齡的大侍女。
大侍女的前方,靠近台階沿口處,則單獨立著一個衣著雖不怎麼華麗,卻顯得格外體麵莊重的四旬婦人。
這十來人,隻於台階上靜靜立著。雖然兩側的角門裏不停有人進進出出,可比起那邊的熱鬧來,不知為什麼,這邊的寧靜竟一下子就抓住了正亂哄哄下著車的阿愁等人的視線。
在後世裏見多識廣的阿愁還好,隻好奇地多看了那幾人一眼;可如林巧兒等稟性弱的,卻是立時就被這貴人府邸的隱隱威壓給震懾得一陣畏首縮足,紛紛避到各人母親師長的身後去了;而如王小妹這等膽氣壯的,卻又是忍不住拉著各自母親的衣袖一陣大呼小叫。
諸人中,就數王小妹的那一聲:“娘,看!”喊得最為嘹亮。便是一向溺愛著王小妹的王大娘,此時也不由因著她這突兀的一嗓門兒而紅了臉,趕緊伸手按下她指向台階上方的手。
這亂哄哄的一片,早驚得那從兩側角門裏進出的府裏下人們一陣目瞪口呆了。隻台階上的婦人如熟視無睹般,依舊保持著溫柔和藹的微笑,看著台階下那些同樣被這府邸的富貴氣給驚得有些失措的梳頭娘子們。
而婦人那規規矩矩攏於腹前丹田處的雙手,不由就叫阿愁感覺一陣眼熟。隻眨眼間,她便想了起來——剛到莫娘子家時,莫娘子曾很是嚴苛地糾正過阿愁的行止坐臥,所以她知道,這個站姿,就跟前世空姐們的站姿一樣,算是這一世裏普世公認的,女子最為得體的站姿了。
她扭頭看向莫娘子時,果然便隻見她師傅跟那婦人站成了同樣的姿勢。再向左右一看,卻是隻見行會裏眾多梳頭娘子中,隻那技藝挑尖的餘娘子是和莫娘子一樣的站姿,連行首嶽娘子似乎都不懂得這樣的規矩一般,竟站了個歪歪扭扭。
她這般東張西望時,胳膊上忽然被人狠扯了一把。
扭頭看去,就隻見餘娘子的那徒弟兼侄女餘小仙,不知何時摸到了她的身旁,正仿佛示範一般,於她的身旁筆直站著,那雙手也和台階上的婦人一樣,規規矩矩交疊在丹田處。
見她看來,餘小仙衝她一瞪眼,呶著嘴示意她跟著學。
“……”
阿愁默了默。雖然在她才剛到她師傅身邊時,莫娘子曾對她嚴格要求過好一陣子,可自春節過後,她師傅就再沒像餘小仙這樣管過她了……
她下意識抬頭看向莫娘子時,隻見莫娘子也正以一種複雜眼神在看著她。
就在她想到這一點時,莫娘子也正巧在想著同樣的事,且心裏還一陣後怕。自以為自己很能硬起心腸的莫娘子,卻是直到這時才發現,她竟不知不覺間對阿愁軟了心腸,甚至有時候明知道該糾正這孩子不對的舉止,也總因覺得她年紀還小而放縱了她……虧得如今能有這樣一個機會將阿愁送到夫人府去受訓,不然,不定就得叫一棵好苗子毀在她的手上了……
莫娘子心裏後怕著時,那行首嶽娘子則正在後悔著。
雖然嶽娘子是行首,可比起幼年時曾在貴人府邸執過役的莫娘子,還有家學淵源的餘娘子,她規矩上到底差了些。可即便如此,常出入貴人府邸的她,到底也還是知道一些基本禮儀規矩的。隻是,在接到夫人府裏傳出的消息後,嶽娘子就隻顧著利用這個機會拉攏行會裏那些實力不凡的梳頭娘子們了,卻是忘了給這些中選的小徒弟們講一講貴人麵前的行事規矩,以至於如今竟鬧出這樣的笑話來。
嶽娘子漲紅著張老臉,趕緊越眾出來,於台階下方站定,向著台階上那始終保持著一臉溫和微笑的中年婦人屈膝行了一禮,訕訕道:“孩子們年紀小,不懂規矩,叫英太太笑話了。”
那婦人和藹一笑,一邊頷首還禮一邊道了聲:“行首客氣了。”又垂眼看看那些或興奮或畏懼的小姑娘們,心裏雖不看好地搖著頭,臉上卻是分毫不顯,隻向著嶽娘子笑問道:“人可都到齊了?”
“齊了、齊了。”嶽娘子忙連聲應著,便招呼著十個女孩趕緊於台階下集合了。
那嶽娘子的女兒嶽菱兒,自然是貼著她母親搶得個第一的位置。梁冰冰不滿地看看她,到底不敢在嶽娘子的麵前跟她爭,便猛地擠開原本跟嶽菱兒並肩站著的林巧兒,搶了那第二的位置。林巧兒愣了愣,委屈地抬頭看看嶽娘子,見嶽娘子不知是沒有注意到,還是無意替自己出頭,便隻得委委屈屈地拉著阿愁排在了第三和第四的位置。她倆剛站定,餘小仙便於阿愁的身旁站了,然後扭頭以一種認真的眼神看向阿愁。便是她沒開口,阿愁也能從這餘呆子的眼裏讀出一句話來——“我看著你呢。”
阿愁:“……”
就在她和餘小仙相互對著眼時,前頭忽然往她們這邊擠了擠。二人扭頭看去,就隻見王小妹不知怎麼竄到最前麵去了,且還擠開了嶽菱兒,得意洋洋地站在了嶽娘子的身旁。
嶽娘子看著王小妹微皺了一下眉,到底因上頭有人看著,便以眼神止住想要發火的嶽菱兒,隻當什麼都沒看到的,指示著已經排好隊形的十個女孩子們向那位英太太行禮問安。
“太太”這一陌生的稱呼,不由就叫阿愁又多看了那婦人一眼——對於她到底身處一個怎樣的世界裏,阿愁基本已經認命了,反正不管此大唐是不是彼大唐,她人都已經在這兒了。隻要不是逢著什麼末日亂世,小人物總有小人物的活法。更何況,即便眼前真有一個“安史之亂”,以她這麼個下九流的小人物,她也改變不了任何事,不如隨遇而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