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置業(1 / 3)

第一百零三章·置業

之前瓏珠定親時, 因阿愁還在夫人府裏受訓, 不好請假, 所以她並沒能參加瓏珠的定親禮。那盼弟雖然已經跟男方交換了庚帖, 可因她大姐姐的婚期在即, 王家一時應付不來兩場喜事, 所以兩家早約定了, 等忙完招弟的婚事,十月裏再給兩個孩子正式下定。

因此,莫娘子的定親, 竟是阿愁自穿越過來後,頭一次親身參加的、原汁原味的本土定親禮。

也是直到這時阿愁才知道,對於大唐本土人士來說, 後世最重視的婚禮, 在這個時代裏竟隻是整個結親過程的最後一步。比起那最後的迎親儀式,於古人眼裏, 竟是定親禮的份量更重一些。甚至這種在後世可以隨時解除的婚約, 於這個時代裏, 隻要交換了庚帖, 哪怕還沒有走到下六禮那一步, 這門親就已經是受法律和輿論的保護了。

王家阿婆和王師娘一人一句地給阿愁“科普”著有關定親的常識時, 那種帶著同情和憐惜的眼神,看得阿愁莫名就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於是阿愁這才明白,為什麼王家在盼弟遭遇韓家老二韓柳兒橫插一刀後, 還能那麼不緊不慢地籌備著盼弟的定親禮。且那韓二明明看著滿肚子的酸水兒, 竟也不敢再有任何動作——這種情況下,她若真敢有什麼動作,輕則招來街坊鄰居們的指責唾棄,重則……若王夫子不願意息事寧人,就這麼告上官府,男方會吃上個“毀婚”的官司外,韓二也得落個帶枷遊街的下場。所以交換了庚帖後的王家人才那麼氣定神閑地不怕韓二再出什麼妖蛾子。

那季大匠跟莫娘子定親後,便果然沒把自己當外人,三天兩頭兒地找著理由過來串門兒,羞得那一本正經慣了的莫娘子人前人後都快抬不起頭來了。

然後阿愁便發現,其實古人雖然講究個男女大防,可對於已經有了婚約的小兩口,大家倒是格外地寬容。便是季大匠幾乎天天都來周家小樓報道,鄰居們也沒一個說半句閑話的。甚至盼弟家那位還沒有正式下定的親家聽說這消息後,也把自家兒子打發了過來。

那極會做人的親家母對王家師娘笑眯眯地道:“你家大姑娘沒幾天就要出閣了,這會兒家裏肯定需要人手。我這兒子笨是笨了些,勝在手腳勤快,親家母當個跑腿兒的勉強使喚吧!”

在阿愁的印象裏,以為古人真個兒是古板到極點了,卻再想不到,其實人家還是挺人性化的。隻要周圍有人看著,已定親的小兩口便是有些什麼來往,竟也是被眾人所允許的。那盼弟跟她未來的夫婿,還有莫娘子跟季大匠,便這麼在眾人含笑的注視下,悄悄地眉來眼去著。

而,雖然季大匠是初婚,莫娘子卻是二婚。初婚自然可以該怎麼大辦特辦就怎麼大辦特辦,可於二婚來說,卻難免有些禁忌的。難得的是,初婚的季大匠竟願意遷就二婚的莫娘子,二人便商量著,這定親禮算得是隆重的了,將來那婚禮就低調一些。於是,二人決定把婚期定在臘月裏——阿愁覺得,他們之所以把好日子定在那天,除了廣陵城裏那“有錢沒錢娶親過年”的舊俗外,多少也有趁著大家年忙期間渾水摸魚,盡量少惹了人眼的意思。

看著師傅連婚期都定下了,阿愁不免就又動了她之前早就動過的那點小心思——頂著個“蘿莉”殼的她骨子裏可是個成年人,她要獨-立,她想自-由,她要搬出去自己住,她才不要時時刻刻被人監護著!

隻是,當她小心翼翼地試探著莫娘子的意思時,莫娘子卻是一下子就給想歪了。

於是,第二天,季大匠借口難得買到一隻野雞送貨上門時,那剛定婚的小夫妻倆一陣竊竊私語後,便把阿愁叫了過去。

季大匠一臉和藹地笑著,坐在一旁沒開口。莫娘子則通紅著雙頰道:“都怪我們一時疏忽,竟忘了跟你說一聲兒。你且放心,到時候你自然是跟著我的。你阿季叔也說了,我們兩家戶籍並一家,將來就是一家人,不分什麼彼此的。等你再大些,我們會替你挑個好人家,再給你備份好嫁妝,再不會不管你。”

雖然有許多梳頭娘子都是已婚婦人,可她們之所以會拋頭露麵成為“職業婦女”,幾乎都是因為家境所迫。那季大匠則因製出大唐第一麵銀鏡而在李穆的製鏡坊裏占了一成的幹股,因此,他完全沒有這等經濟壓力。所以他早跟莫娘子說好了,成親後,莫娘子將不再執業。

如今聽這兩口子的意思,顯然季大匠是打算連阿愁也一並養著了。

阿愁不由就看著自己的養母和未來的養父一陣連連眨眼。

當初莫娘子之所以會成為梳頭娘子,其實多少也是因為形勢所逼,甚至莫娘子本身對梳頭這一行當就不怎麼熱愛,僅當這是一個謀生的手段罷了。阿愁卻是不同,她是真心對這一行當有興趣的。何況,且不說如今以她的能力,養活自己早不成問題,便是沒有,她也再不想過那種金絲鳥兒的生活了……

想著前世自己被人嬌養著的一生,阿愁默默打了個哆嗦,便趕緊站起來一陣搖手,道:“師傅您誤會我的意思了。我不是怕你們丟下我不管,我的意思是說,我已經大了,而且如今我已經獨立執業,自己能養活自己,我不用你們養著。所以我才說我不跟師傅過去,我就一個人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