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姑娘吧,平常除了看點兒小言,很少看什麼有營養價值的書了。
而火哥的書卻又太過嚴肅了。
咳,好吧,她自個兒好歹是個軍人,挑一本軍事書來瞅瞅……
一排一排看過去,什麼書呢?都沒啥興趣啊!
突然,眼睛一亮,一本名為《警惕!信息化戰爭時代的軍事滲透》的書引起了她的注意。
為啥選上它呢?
很簡單,因為她現在正是被懷疑成了軍事間諜,怎麼著也得專業一把不是?
從書架上抽下它來,她一屁股坐到沙發上,又把茶水端了過去,擺足了休閑的模樣兒。
緩緩翻開第一頁……
然後,她心裏一窒,華麗麗地怔忡在了當場。
翻開內頁,入目就是一行手寫字:苟利國家生死已,豈因福禍避趨之——
這句話出自清代著名愛國人士林則徐的《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意思挺簡單,解釋下來就是:隻要這事兒有利於國家,即便是死也得拿命豁出去辦,更不會避禍而求福。
一直盯著這行字,她的鼻子酸得不像話,完全無法控製自己情緒了,那淚水就那麼撲漱漱的掉落了下來。
一顆,二顆……
一顆一顆全都掉在書頁兒上。
別誤會,讓她忍不住哭泣的絕對不是林大人的愛國情操,而是在於寫這句話的人,那熟悉得不能再熟的字體徹底地重擊到了她的心髒。
那行字,別人不認識,她一輩子都不會忘記,正是出自他的爸爸,去世九年的特種兵上校——連安邦!
還記得她爸爸去世後,部隊除了送來一個覆著軍旗的骨灰盒,什麼遺物都沒有了,包括他在部隊用過的東西。
那時候連翹還小,自然也不會去討要。
可是這麼多年了,沒有人比她更想知道爸爸在部隊究竟經曆了一些什麼,有沒有什麼東西留下來——
此時此刻,再看到爸爸的親筆手書,再看到爸爸的愛國情懷,淚水很快便模糊了眼眶。
緊緊將書捧到胸口,她在心裏輕聲問:爸爸,你在天堂還好麼?
爸爸,這句詩是林大人寫給家人的,那麼,這句話也是你想對女兒說的麼?
苟利國家生死已,豈因福禍避趨之!
可是如今,她想賣命也沒有人肯要她賣命了啊!
一念至此,她猛地匍匐到沙發上,默默地流淚,哭了一陣兒,想了一陣兒,她又坐起身來,覺得有些東西想不明白了。
這本書是爸爸的麼?
那為什麼又會被火哥收藏?
可不可以推論出,火哥之前就認識爸爸?
那麼火哥知道她是連安邦的女兒麼?這層關係,與火哥突然跟她閃婚之間,有沒有必然的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