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京城來人(1 / 2)

在李克凡看來,現在地球上之所以目前靈氣缺失,無外乎幾個方麵的原因。一是被盜,二是被截取,三呢,那可能就是地球人自身瘋狂開采破壞造成。

曾幾何時,地球上森林植被麵積占據了陸地麵積的百分之八十之多。然後隨著森林麵積的減少,靈氣也日益匱乏。當年那些大能之輩為什麼願意隱匿深山大澤之中苦修?難道他們不明白享受?千年歲月對他們來說也不過是朝夕之間,可人世間卻很少聽聞有他們的蹤跡,為什麼?

有句話叫濁世浮沉,這濁世恰恰說明,人世間的汙濁不適合修仙了道。所以,李克凡才突發奇想,既然有這麼便利的條件,何不嚐試一下?即使失敗,對李克凡、對這個社會也沒有一點的損失,何樂而不為。

為了支持劉春生的工作,李克凡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也跑了幾趟陝南去考察劉春生建造的千畝育林基地。

兩個月的時間,劉春生已經在陝南開發了一處荒山坡地用於植樹,總占地麵積達到了三千多畝。根據荒山的高度不同,分別種植了鬆樹、柏樹、桉樹等易活少人工護理的樹苗。整個山坡遠遠看上去已經一片翠綠。

秦嶺作為華夏龍脈,也是南北氣候的分界線。陝南地處秦嶺深處,原本溫潤潮濕的氣候環境是很適合樹木生長,不會有大麵積的荒山禿嶺。奈何幾十年前的人為破壞,使得整個華夏大地滿目蒼夷,又豈是一個陝南可以幸免?

自從劉春生把整個一麵山坡全部育苗之後,李克凡便減少了陝南之行。一者十年樹木,樹苗長起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最起碼得等開春之後才會有所變化;二者自己也有其他的事情要做。

幸好,劉春生確實是一個幹實事的,倒省了李克凡很多*心的事。

沒有暫時要處理的重要事情,李克凡看時近年關,便收拾一下東西,準備回老家一趟。話說,自從走上鬼使之路,自己還從來沒有回家看望父母一次,正好趁過年的時間回去陪陪父母,這麼多年自己苦苦掙紮在西京,這次回去也讓父母高高興興過個年。

正當李克凡高高興興購買年貨準備返回老家過年的時候,喬書記一個電話,徹底打消了李克凡回家過年的想法。

電話裏,喬書記語氣略帶焦急對李克凡道:“李先生,臨近年關,卻要麻煩你來我這裏一趟,不知道你方便不?”

自從植樹造林事情以來,李克凡與喬書記的關係一日千裏。李克凡佩服喬書記幹事利落,氣魄不凡;喬書記也對李克凡年紀輕輕就見識廣博,談吐不凡頗為欣賞,這個不是身份可以代替的,所以兩個人頗有點忘年交的感覺。

如今喬書記找他,語氣焦急,說明肯定是有事,而且還是需要他才能解決的事情。李克凡沒有猶豫就答應了,約好了讓秘書趙華來接他,便掛斷了電話。

趙華來的很快,顯然提前就已經做好了準備。李克凡沒有多餘的廢話,跟隨趙華很快來到省委大院的喬書記辦公室內。

李克凡走進喬書記辦公室的時候,還有一個年齡和喬書記差不多大的男子坐著,隻不過此刻兩個人並沒有說話,隻是麵對麵幹坐著,屋子裏煙霧繚繞。看來麻煩還不小。

喬書記在李克凡進門的第一時間便站了起來,盡管臉上依舊帶著掩飾不住的焦慮,依舊不失風度,看著趙華又帶上門出去,這才對坐在對麵的男子介紹道:“這個小夥子就是我給你說的李克凡,小夥子為人謙恭有禮,能力不凡,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說完,又轉頭對李克凡說道:“這位是京城來的張子奇,我的好友。”

坐在沙發上的男子此刻也站起來,伸手和李克凡伸過來的手緊緊一握,點頭示意道:“早就聽喬書記說起大名,號稱青年翹楚,隻是吝緣一見!要不是今天這事情,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相會。也算是緣分吧!”

李克凡不敢托大,身體微微前傾,笑道:“都是喬書記抬愛,哪裏稱得上什麼翹楚,懶散人一個罷了!讓張叔叔見笑了。”

喬書記擺擺手,說道:“互相吹捧的話放在以後再說,現在我們談談正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