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喜得貴子(1 / 2)

徐家溝村位於延原市夏莊鄉偏僻的拐溝裏,距離夏莊鄉政府所在地約有四十來裏路,距離延原市約有一百裏路,四麵連綿著幾座大山。山與山之間是一條很窄的溝,村子就坐落在這條溝裏,靠北邊向陽的斜坡上橫七豎八地散落著幾十孔破破舊舊的窯洞,院子裏堆放著各種農用器具,鹼畔上垛著柴草,雞、狗、豬等家禽家畜悠閑地在村子裏散著步,覓著食。村子的下麵是一塊旱壩地,由於沒有水渠,還不能種莊稼,長著各種野草。在村子的西南方向有的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與外村相連。

“就是這一溜溜溝溝,就是這一道道坎坎,就是這一片片黃土,就是這一座座禿山。”這裏是黃土地的腹部,群山環繞,山外還有山,溝溝相連,似乎永遠走不完。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徐家溝村的村民依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麵朝黃土背朝天,多數人憑著辛勤的汗水一年下來糧食滿倉,肚子吃不飽的問題已基本解決了。人們再也不用愁會把孩子餓死了,並且考慮到種的地又這麼多,勞力短缺,生兒育女成了每家每戶的重要任務了。

正月裏也不閑著,徐家溝村後莊馬寶亮的媳婦高秀英又坐了,生了個丫頭片子,已經起名叫四梅了。前莊徐茂成媳婦田玉芬頂著個大肚子,手裏提著半籃子雞蛋後去看望。馬寶亮的兩朵金花馬大梅和馬二梅都成了大姑娘了,趕忙給田玉芬倒了一杯開水,馬三梅還是個小屁孩,坐在炕上獨自玩耍著。

田玉芬看到四梅小眉小臉長得還像個樣,摸了摸自己的大肚子,就和高秀英開起了玩笑:“我這回要是生個男的,就娶你家四梅當媳婦。”

高秀英身體還很虛弱,微微笑了說:“誰稀罕你家了,我們四梅一看就是當小姐的命。”

田玉芬笑著說:“如果生個兒子的話,我就讓好好念書,將來說不定考出去當個公家人,到時候說不定還看不下你家四梅了。說回來,你下回一定要爭口氣,生個男孩了。”

“哎。”高秀英歎了口氣說:“不知道我不爭氣,還是那死鬼不爭氣,已經三十好幾了,抱起的還有沒抱起的生了大概有十個了吧,每次都是女娃娃,把我可急死了。”

兩人說笑了一會兒,田玉芬說要回家喂豬了,高秀英要留住吃飯,田玉芬說要吃也要等到四梅滿月的時候吃好的了,便走了。馬大梅和馬二梅把田玉芬送出了院子。

田玉芬剛走下馬寶亮鹼畔,迎麵遇到一位大肚子婆姨,手裏麵也提著一些雞蛋,她的穿著打扮要比田玉芬好得多,下身穿著一條藍藍的褲子,上身穿著一件紅色的棉襖,肚子圓滾滾的。

“大少奶奶,也去看馬寶亮婆姨?你的肚子真大,坐什麼時候的?”田玉芬滿臉笑容,這位大少奶奶是徐家溝村大隊長劉誌富的大兒媳婦田葡萄,村裏的婆姨們經常開玩笑叫她為大少奶奶。

“你也和我開玩笑,什麼年代了還大少奶奶?我坐四月的,你呢?”田葡萄的舉止說話就不像是一個山溝溝的人。

“快了,應該在二月左右。不和你瞎說了,趕緊要回家喂豬去了。”田玉芬說完就走了。

田玉芬剛到院子,看見婆婆拄著拐杖,手裏顫顫巍巍地提著一桶豬食,臉上的氣色有點不對勁,趕忙上去接過豬食桶,對著婆婆說:“不是常給你說了,喂豬的活以後別幹,你那小腳走路,看見我都心疼了。”

婆婆生氣的問:“你是不是去看馬寶亮家了?”

田玉芬急忙說:“嗯,四丫頭還長得水靈著了。”

婆婆說:“你是個大肚子,大肚子不能看坐月子,到時候娃娃沒有奶吃,你就知道後果了。”

田玉芬一下子明白過來說:“該死的高秀英,不該去看你,坐過月子差不多有十年了,不小心把這事忘了。”

婆婆一臉愁容地嘮叨:“但願馬寶亮媳婦的奶水不要太旺了。”田玉芬看見婆婆這氣色,隻能一邊寬慰婆婆,一邊去喂豬。

眼看太陽下山了,徐茂成背著一背柴走進院子把柴撂倒柴垛上,徐玲拉著兩根洋槐枝奔奔跳跳跟在後麵。

田玉芬已經做好了酸菜和飯,熱了玉米窩窩,還有少許過年剩下的油饃饃。一家人圍坐在炕上,煤油燈發出微弱的光,徐玲很利索的給一家人盛了飯。

徐茂成把油饃饃給每人夾了一塊,然後自己拿了一大塊玉米窩窩,斯留斯留地喝著酸菜和飯,看見老娘和老婆都不說話,覺得有點不對勁,問:“你們今天吵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