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滿足就是幸福(1 / 3)

第一章滿足就是幸福

貪婪是一付毒藥

在一片茂密的大森林裏,一個砍柴的老漢正在賣力地砍柴。當他掄起斧頭準備砍一棵樹時,一隻金嘴巴的小鳥從樹上飛下來,對老漢說:“你為什麼要砍倒這棵樹呀?”老漢說:“家裏的柴快要燒完了。”小鳥說:“你不要砍倒它。回家等著去吧,明天你家裏會有許多柴。”

老漢聽了小鳥的話,兩手空空地回家了。

第二天,院子裏果然堆滿了柴,老伴高興地叫他出來看,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老漢就將遇到小鳥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訴了老伴。

老伴說:“雖然咱們有柴燒了,可是我們卻沒有糧食。你再去找小鳥要點來吧!”

老漢聽從了老伴的話,又回到那棵樹下。這時,小鳥飛來了,它問:“你想要什麼呀?”老漢把老伴的想法告訴了小鳥。小鳥聽完後,依然讓老漢回家等著。第二天早上,家裏果然出現了很多糧食,老伴欣喜若狂地喊道:“老頭子,你快去跟那金嘴巴小鳥說,我要穿綾羅綢緞,還要很多奴仆伺候我,快去快去!”

老漢有些不耐煩,可是拗不過老伴,還是去找小鳥了。老漢把老伴的願望如實對小鳥說了。小鳥很快答應了,叫他回家等著。

第二天早上醒來,老伴發現自己的願望果真實現了。自己穿著綾羅綢緞,而且還有很多的侍衛和婢女。

貪婪的老伴仍然不滿足,她對老漢說:“去,找金嘴巴鳥去,讓它把魔力給我,讓它每天早上來宮殿為我跳舞唱歌。”

老漢再次將老伴的意見轉達給小鳥。

小鳥憤怒地瞪著眼睛說:“回去等著吧!”

老漢又回到家,等待著願望實現。

第二天起床後,他們發現原來擁有的一切都化為烏有。

人的欲望永遠沒有止境,擁有了穩定的生活還要去追求安逸,擁有了安逸的生活還要追求奢侈的物質享受。欲望是貪婪的藥引,隻要你的欲望沒有盡頭,生活就永遠找不到快樂。

知足者常樂,珍惜現在所擁有的。當你體會這句話的含義時,你會發現,你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快樂隻需這一點兒

一個商人,經常帶領長長的重載駝隊,在森林裏的一條小路上經過,每當他路過此地時,都會看到一個樵夫正在賣力地砍柴。讓他不解的是:樵夫的臉上總是堆滿微笑,而他自己,雖然很富有卻整日愁眉苦臉。

一天,商人終於按捺不住好奇心,走到樵夫麵前對他說:“我真不明白,小夥子,你窮得叮當響,為什麼還那麼快樂呢?你是不是藏有一個無價的寶藏呢?”

樵夫因商人的話大笑不止:“沒有,我也不明白,你那麼富有,怎麼整天愁眉不展呢?”

商人哀傷地說:“我雖有錢,但家庭並不美滿,我時常感覺很孤獨。雖有家財萬貫,但卻覺得自己一無所有。我能被快樂圍繞嗎?”

樵夫若有所思道:“我雖然沒有那麼多的財富,但卻能時刻感覺到幸福的甘甜,因為我的家人都是我的靠山,所以我經常被快樂包圍。”

商人問道:“那你一定有一個賢良淑德的好妻子。”

“沒有,我是個光棍漢。”樵夫回答說。

“那麼,你一定有一個心儀的姑娘,你倆的感情非常深厚。”商人肯定地說。

“沒有。不過,我的生活中的確有個姑娘讓我快樂無比,我將那視為人生最珍貴的寶物。”樵夫說。

“是什麼樣的禮物讓你如此珍惜?是姑娘給你的定情信物,一個熱情的吻,還是……”商人好奇地問。

“是那個美麗的姑娘在離開這裏前,對我投來含情脈脈的一瞥!我與姑娘從來沒有交談過。”樵夫幸福地說道。

商人張大了嘴巴,不敢相信樵夫竟然為了那一瞥而幸福成這個樣子,他對樵夫說:“難道這一點就能讓你滿足了嗎?”

樵夫高興地點點頭。

在現實生活中,讓人們感到快樂的事情有很多,關鍵看你是否能發現並珍惜。

幸福的人生,要求人們滿足當前所擁有的快樂,並將其積攢起來。驀然回首,會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幸福,正包圍著你的心,那是人生中最大的一筆財富。

知足者常樂

一天,一位樵夫上山砍柴,感覺有些口渴,便停下手中的活,這時他看到小溪中有發的東西。

他小心地向發光的東西走去,想弄清到底是什麼東西在發光。當他小心翼翼地來到小溪中央時,發現原來是金沙發出的光亮,驚喜之下,樵夫將金沙小心地放到了口袋裏,帶回了家。

從此,樵夫不再為生活而苦惱,過一段時間就去取一次金沙,貧困的日子很快就有了好轉。

樵夫沒有將這個秘密告訴任何人,他希望這些金沙可以在自己為難的時刻幫助自己。

可是,他那貪婪的兒子總想弄清使生活由貧轉富的原因,於是暗中跟蹤父親,發現了秘密,他埋怨父親不把金沙的秘密告訴他。

貪婪的兒子沒有同父親商量,便把石縫拓寬了,目的是增加河水的水流速度,讓河水給他帶來更多的金沙,當然這隻是他異想天開、不切實際的想法。

誰知叮叮當當忙了半天,石縫鑿寬了,河水的水流速度也加快了好幾倍,卻沒有看到更多的金沙。

頭腦被貪念迷惑的他心想:金沙要很長時間才能流到這裏,再等些天一定能夠發現驚喜。於是,就回家等候奇跡的發生了。

他每天都跑到小河邊去觀察金沙的多少,卻天天失望而歸,金沙不但沒增多,反而從此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兒子百思不得其解,四處尋找金沙的下落,可是最後得到的卻是失望。

貪心的兒子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這是他咎由自取,被貪念蒙住了心智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真正的快樂是通過辛苦勤奮換取的,不想通過勞動便想達到更高要求,就是貪婪。一旦貪婪產生了,人的幸福也將隨之終結。

健康是福

有一位女大學生,自願擔當某醫院的一名義工。有一天,她帶了故事書和玩具到醫院的兒童病房去慰問小朋友。

其中,一個半身癱瘓的小女孩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她在小女孩的床旁坐下來,對她說:“小妹妹,你想聽什麼樣的故事,姐姐給你講。”

小女孩說:“我想聽機器貓的故事。姐姐你給我講吧!”

女大學生耐心地翻開故事書,聲情並茂地講起了“機器貓”的故事。當小女孩聽她講到機器貓有個無所不能的口袋後,突然想看看女大學生的口袋,是否也像機器貓的那樣無所不能。

無奈之下,她隻好把口袋裏的東西全部掏了出來,當掏到最後一個口袋時,隻掏出了兩張5元錢的鈔票,她不好意思地對小女孩說:“姐姐的口袋裏並不像機器貓那樣富有,姐姐沒有多少錢。”

小女孩抬起頭閃著一雙漂亮的大眼睛對她說:“姐姐,你是富有的,雖然你沒有很多很多的錢,可是你有一雙完好、健康的腳啊,你能自由地在路上行走,可我不能,所以你比我更富有!”

聽過小女孩的話,女大學生頓時愣在了那裏,她從來沒有因自己擁有健康的身體而滿足過,隻知道那是她應有的東西。

此時,她才感到自己能健康地生活在陽光下,是一件十分令人高興的事。接著,她又對小女孩說:“你說得很對,我確實應該為自己擁有健康而滿足,我的確很富有。不過你也很富有啊!你有一雙世界上最美麗、明亮的大眼睛,還有健全的雙手。”

“是呀!以前我看到的隻是自己那雙殘缺的腿,卻忽視了還有一雙美麗的眼睛和健康的雙手。”

不要將自己的人生目標製定得過於遙遠,把生存的起點放得低一些,就可以體會到知足長樂的真諦。

一個真正富有的人,必須懂得幸福的真正含義;一個真正富有的人,必須深信,自己所擁有的東西都是彌足珍貴的,也是值得用心維護的。

不幸不屬於任何人

古伊朗有個著名的詩人薩迪,當他談到自己樂觀的人生態度時,講述了他的一次遭遇。

一次,薩迪因為買不起一雙鞋而赤腳走到教堂。他沮喪萬分,哀歎命運的不公,當他進入禮拜堂時,看到一位沒有腳的人,這時他才發現自己是多麼地幸運,而這世界也並不像他想象得那麼不公平。所以,他不再為窮困而苦惱,在文章中他寫道:

在飽食人的眼中,燒鵝好比青草;在饑餓人的眼中,蘿卜便是佳肴。人們在沙漠中口渴難耐時所期望的,並非讓人扔給你一袋鈔票或珠寶,而是一瓢能解渴的涼水。人們在身無分文時所期望的,並非腰纏萬貫,而是能解決溫飽。

當你不知足時,不妨想想世界上還有比你更不幸的人,他們依然快樂地生活著。當你不知足時,不妨想想你比別人富有的那些方麵,你便會發現自己生活得也很幸福。

世界上的事情就怕“比較”二字,當你與比你不幸的人做比較時,你會發現其實你很幸福,當那個比你不幸的人再與其他更不幸的人做比較時,同樣會感到自己幸福無比,依此類推,人們會發現:其實,不幸不屬於任何一個人,每個人都是富有的,隻是要懂得滿足。

滿足就是幸福

一個腰纏萬貫的富人,與一個窮困潦倒的窮人討論幸福的真正含義。

窮人說:“我認為我目前的狀況就是幸福的。”

富人抬頭望了望窮人的茅舍、破舊的衣著、桌上擺的粗茶淡飯,輕蔑地說:“這樣的日子也叫幸福,我看你是窮糊塗了。真正的幸福生活要像我這樣擁有百萬豪宅、千名奴仆。”

窮人說:“你有你的幸福,我有我的幸福,我對我現在的生活很滿足,所以我覺得很幸福。”

過了一段時間,富人的百萬豪宅內發生了一場火災,把富人所有的家產燒個精光。百萬豪宅在一夜間化成灰燼,奴仆們都各奔東西。富人淪為乞丐流浪街頭,汗流浹背地在街頭行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