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5(1 / 3)

第五章5

讓我們的孩子成為EQ高手

EQ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麵:了解自己情緒的能力;控製自己情緒的能力;以自己的情緒激勵自己行為的能力;了解別人情緒的能力;與別人友好相處的能力。人的EQ萌發很早,嬰兒時期開始感受和學習,童年時期逐漸形成。在EQ的早期培養過程中,家庭起著重要的作用。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來加以培養。

自知

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正確認識和表達自己的情緒。父母可以每天抽點時間跟孩子交談,引導孩子坦白地說出自己的喜怒哀樂,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不同感受。

自信

父母多多賞識孩子。當孩子表現良好或者有點滴進步時,父母應及時給予適度的讚美,鼓勵孩子。

自尊

如果孩子有一些令父母不滿的行為或表現,父母也不宜對他做出無情的指責,而應該耐心地引導,讓他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愛護。

許多父母無意間在親戚朋友麵前責罵甚至體罰孩子,會令孩子盡失自尊,也容易使孩子產生自卑心理。

自控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但如果總是處於一種狂躁不安的狀態,則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學習成長。父母可以通過規律性的親子閱讀、書法練習、遊戲等活動,培養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此外,還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引導孩子放棄自己的不合理要求。

自理

愛勞動是孩子應該養成的一種好的品質。在做事情的過程中,孩子能夠經常獲得成就感,感受到成長帶來的快樂,並從成功的獨立行動中會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自信。因此,父母應讓孩子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自我負責

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任和承擔後果,是父母們在培養孩子高EQ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環。勇於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是孩子理性、成熟的表現。孩子做錯了事,父母不必大聲斥責,大傷他的自尊,也不要幫他推卸責任,而應該跟他分析錯誤,指出改正的地方,以免他重蹈覆轍。

自我賞識

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潛能和天分,如運動、語言、音樂等,父母要注意觀察並指導孩子欣賞自己的長處和成功,使他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進而自我激勵,向更高的目標邁進。但是切忌給孩子太大的壓力,以免對孩子造成傷害。

人際交往

孩子的人際關係可分為親子關係、幼兒園的師生關係以及同伴之間的關係。無論哪一種人際關係沒有處理好,都會或多或少地對孩子的人格產生影響。所以,父母要注意與孩子間的親子感情,同時也要關心孩子在幼兒園或在同伴麵前的表現,教給孩子基本的禮貌等人際規則,讓孩子學會關心和愛護他人。

在生活中,父母應該盡量以一種樂觀、積極、穩定的情緒出現在孩子麵前,努力營造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通過言傳身教,教會孩子控製和調節情感。無論遇到什麼打擊和不幸,父母首先應學會控製自我情感,始終以樂觀的情緒和飽滿的熱情麵對孩子、麵對生活,以自身的榜樣作用影響孩子,決不能把孩子當成發泄不良情緒的對象。

總之,孩子EQ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也沒有任何捷徑可走。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抓住教育時機來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通過點點滴滴的積累進步,孩子才能夠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具備良好的情緒智慧,為今後的學習和社會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孩子考了低分怎麼辦?

1.注意冷靜。不要一看到孩子考了低分,不問青紅皂白,就把孩子臭罵一頓,更不能皮鞭相加,嚇得孩子再也不敢把低分試卷給家長看。

2.注意聽孩子辯解。有時“低分”不低。比如全班數學平均成績是40分,而孩子考了60分,可能是班上的“尖子”。此外,孩子考低分還可能有其它某種生理原因,如考試時頭暈、肚疼等等。

3.要與孩子以前的考試成績做比較。看孩子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如果孩子以前數學是30-40分,這次考50分就是一個不小的進步,進步就要表揚,不要一看到不及格就責罵。

4.看孩子是單項差還是全差。要看孩子其它科目的考分,不要隻看一門課程考試差,就說孩子差,要把單項差與全差區別開來。如果孩子因一門差而感到自卑、氣餒,家長還要在鼓勵的同時,用其它科目的好成績來調整孩子的情緒。

5.看孩子是明差還是暗差。孩子的素質不可能在某一次或某幾次考分上反映出來,如有的孩子的考試成績是靠死記硬背得來的,機械答題,這是明好暗差;而有的孩子反應靈活,答題具有創造性,有時雖然考分不高,卻是明差暗好。

6.看考試的內容。如果是單元測驗或單項測驗考了低分,有可能是孩子對某一部分或某一項內容沒有很好把握,要提醒孩子注意;如果是期終考試或綜合練習考分低,就要引起重視,尋找原因。

7.看孩子是特差還是稍差。對於稍差一點的,家長不要誇大其辭,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的積極性。對於特差的孩子,家長要與老師共同商量對策。

怎樣培養孩子的寬容心

富有寬容心的孩子往往心地善良,性情溫和,惹人喜愛,受人擁護,而缺乏寬容心的人往往性情怪誕,易走極端,不易為人親近,因而人際關係往往不好。怎樣才能讓孩子擁有一顆寬容的心呢

做父母的,既可以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胸懷廣闊的人,同樣也可以將孩子培養成心胸狹窄的人。但為了孩子的幸福,同樣也是為了孩子的學習,為了孩子將來能有所作為,我們應當教孩子學會寬容。作為成人的我們應當從以下幾方麵入手對孩子進行寬容精神的教育:

(1)父母為孩子樹立榜樣

孩子的寬容之心最主要的來源就是父母。孩子最初是從父母那裏學習待人接物的方式的。父母寬容、大度、遇事不斤斤計較,與鄰裏、同事之間融洽相處,孩子就會學著父母的樣子處理同學之間的關係,也會變得寬容、好善、樂於與人相處。

(2)教孩子學會“心理換位”

所謂心理換位,就是指當雙方產生矛盾時,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思考對方何以會如此行事、如此說話。如果真的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就能夠理解對方,就能夠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