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獲取財富的條件4
在困境中崛起
1806年的一天,在新澤西州南安布伊的一家旅館裏,一個年僅12歲的小男孩對旅館老板說:“我這兒有三輛馬車,我得趕到斯坦頓島去。如果你能讓我們走的話,我留下一匹馬作為抵押,如果在48個小時內,我沒有趕回來給你6美元的話,這匹馬就歸你了。”
旅店老板對這個建議感到很奇怪,就問男孩為什麼要這麼做。原來這個男孩的父親需要把困在桑迪胡克的一艘船上的貨物卸下來,然後用駁船運到紐約。男孩的父親就給了男孩3輛馬車、6匹馬和3位車夫把這批貨物運到駁船那兒。工作順利完成了,但是男孩出發的時候身上隻帶了6美元,已經在新澤西州的沙地上走了很長一段路,當到達南安布伊時已身無分文。“就這樣決定吧,”旅店老板答應了,看著男孩誠實明亮的眼睛。不久這匹馬就被贖回了。
1810年5月1日,還是這位男孩,向他的母親借100美元去買一艘小船,因為他非常喜歡大海。母親對他說:“孩子,到這個月的27號你就是16歲了。如果到那天,你能耕完這8英畝地,並種上棉花,我就把錢給你。”這塊地不僅堅硬無比,而且滿是石塊。但是工作按時完成了,而且完成得很好。從這件小事開始,科爾內留斯·範德比爾特最終積累了巨大的財富。
1818年,範德比爾特不僅在紐約港擁有了兩三艘最好的縱帆船,而且積累了一筆大約9000美元的財產。但是,當他看到蒸汽船比帆船具有更為出色的性能時,他放棄了自己原本非常紅火的生意,轉而成為了一名蒸汽船船長,一年隻掙1000美元。這一幹就是12年,12年來,他在紐約城和新澤西的新不倫瑞克之間不停地往來穿梭。1829年,範德比爾特終於擁有了自己的第一艘蒸汽船,而這也使他花完了自己所有的積蓄。否極泰來,之後範德比爾特迅速積累了大量的資金,最後擁有了100多艘蒸汽船。隨後範德比爾特投資鐵路運輸,隨著鐵路效益的不斷增長,範德比爾特的名字開始變得家喻戶曉,他成為了當時全美最有錢的人。
巴納姆開始出來謀生的時候,連一雙鞋都買不起。15歲那年,在他父親的葬禮上,他穿上了用貸款買的鞋。巴納姆的一生就是在困境中崛起的最好的一個例子,任何困難都不能使他放棄,任何反對都不能使他退縮。
一位朋友對J.P.庫拉恩說:“你天生就是個雄辯家。”“說實話,親愛的先生,完全不是這樣。”庫拉恩回答道,“至少也在我出生23年又幾個月後。”當談到他在辯論俱樂部的第一次經曆時,庫拉恩說道: “我站了起來,全身每一處都在發抖,我隻是想起來自己模仿的是塔利,我鼓足了勇氣,但實際上隻說出來四個字:‘主席先生’。而且使我驚訝和恐懼的是,我感覺每雙眼睛都在看著我。其實那個房間裏月有六、七個人,但是在我想象中,我似乎成了大自然的中心,數以百月計的眼睛都盯著我,期待著我發言,我越想越害怕。我驚慌失措、呆若木雞。這時我的朋友們在喊:‘聽他說!’事實上,他們什麼也聽不到。”之後,他有了一個外號叫“沉默的演說家”,的確他也很適合這一外號,直到有一天,他聽到一個演說者“在計算年代表時犯了最荒謬的錯誤”。庫拉恩很震驚地盯著他看,這一冒昧舉動使得這位演說者很不高興。於是,他有點惱羞成怒地說道;“我從不懷疑,這位“沉默的演說家”先生有著無以倫比的辯論才能,但是我建議他最好能以一種更受人歡迎的形式來表現他的才能,而不是沉默。”庫拉恩被這一侮辱深深激怒了,他挺身而出,反唇相譏,或許是由於憤怒,這一次他說得異常流利。這次勝利使得庫拉恩信心倍增,他決心下苦功成為一名好的演說者。於是他開始每天緩慢而清楚地大聲朗讀自己最喜愛的章節,以此來克服自己口吃的習慣,而且隻要一有機會,他就積極地開口說話。
約翰·班揚在寫《天路曆程》時所用的紙是每餐的牛奶瓶口所塞的草紙。吉福德的第一本數學著作寫在小片的皮革上,當時他還是一位皮匠的學徒。著名的天文學家裏頓豪斯,在自己耕地用的犁上計算了日蝕的時間。
戴維·利文斯通在10歲的時候就被迫在格拉斯哥附近的一家棉花廠裏工作。他用自己第一個月的工資買了一本拉丁文語法,之後的幾年裏他一直堅持在夜校裏學習。他經常通宵達旦地學習,以至於他的母親不得不經常催著他去睡覺,因為第二天早上6點他就得到工廠裏上班。就這樣,戴維·利文斯通精通了維吉爾和霍瑞斯的作品,並且在學習植物學之外廣泛閱讀各類書籍。戴維·利文斯通如此渴求知識,他甚至在紡紗機前擺放著一本書,一有空就看上幾頁,盡管房間裏隆隆的機器聲非常刺耳,但他渾然不覺,隻顧看自己的書。
“當我們懷著讚揚崇敬的心情欣賞人類藝術的傑作時,我們應該認識到,這所有的傑作都是人類不可戰勝的意誌力的結晶。”約翰遜說道,“惟有意誌,才使得岩石變成金字塔,才有一條條的運河連接遙遙相距的國家。如果一個人僅僅以鐵鎬或是鐵鍬一擊的力量,與總體的規劃或最後的結果相比較,那麼他會對這兩者間巨大的差距感到驚訝。而正是這毫不起眼的每一擊、每一鏟,一直堅持下去,到最後就能克服最大的困難,鏟平高山,填平深淵,這就是人類力量強大所在。”
強者從不等待機會,他們創造機會。他們也從不等待有利的條件或環境的出現,而是緊緊把握現在,解決困難,征服環境。有誌者將闖出一條成功之路。富蘭克林並沒有期望擁有精確的儀器來進行研究,他能用一隻普普通通的風箏從雲端中獲得電流。
在強者眼中,通往成功沒有捷徑。成功之路從來都是“自古華山一條路”——勤奮+毅力。艾利胡·B.瓦什伯恩,一位農家男孩,年輕時在一個學校教書,一個月工資是10美元。年輕時的艱辛使他很早就認識到了錢財來之不易——100美分才是1美元。日後他在國會裏堅定地與“盜竊”行為作鬥爭,以至後來他被人稱為“財政部的看門狗”。
當伊萊亞斯·豪在倫敦發明自己的第一台縫紉機時,他時常為生活所迫,不得不借錢來維持生計。他買來土豆,把它們煮熟,一日三餐以此為食。為了把妻子送回美國,他也隻好向別人借錢。他的第一台縫紉機才賣了5英鎊,盡管當時至少值50英鎊。而且為了湊夠回家的路費,他不得不把自己的專利許可證做了抵押。
阿克賴特出來謀生時是一家地下室裏的理發師,但當他逝世時卻是一位百萬富翁,留下了價值150多萬的遺產。和其他人的遭遇一樣,當阿克賴特發明新事物的時候,周圍的人紛紛表示反對,並且搜集了所有的不便之處加以批判。但是阿克賴特對此並不在乎,他隻是幹自己認為值得的事情,最終成為了一位受人尊敬的富翁。
當你為公眾誹謗、中傷,甚至迫害時,你要想獲得他們的承認,就必須堅持下去,或許這並不是一條真理,但是你必須得這麼做。
幾乎所有對人類社會有所裨益的發明創造,在得到公眾的承認之前都有過一段艱辛的曆程,甚至在當時遭到了最為進步入士的反對。
威廉·希克林·普雷斯科特的一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曾被認為不會有任何機會能有所成就,但最終他成功了。在大學的時候,在一次“餅幹大戰”中,他被一片堅硬的麵包片扔中,導致一隻眼睛失明,另一隻眼也幾乎失去了作用。但是他並沒有從此消沉下去。他立誌要成為一名曆史學家,而且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這一方麵。在其他人的幫助下,普雷斯科特花了10年的時間學習,這時他才決定為自己的第一本著作確定一個與眾不同的主題。之後,他又花了10年的時間搜集材料,查閱了數以萬計的檔案和文稿,最終他完成了自己的處女作《費迪南德和伊莎貝拉》。他的一生對於年輕人來說是一個多好的例子啊!而對那些經常浪費機會、浪費生命的人是一個多大諷刺!
“伽利略用一副看戲用的小望遠鏡發現了一連串奇妙的天文現象。”愛默森說道,“而那些配備著大望遠鏡的人卻沒有做到。哥倫布僅憑一艘沒有甲板的小船就發現了新大陸。”
所謂不利的環境其實並不能阻止我們能力的發揮。在漢普夏爾的一座滿是岩石的小山上,崛起了一位美國最偉大的演說家和政治家丹尼爾·韋伯斯特。事實證明,越是出身貧困、生活艱辛的人,往往越能成為我們這一民族的領導者和施惠者。
讓我們來看看亞伯拉罕·林肯吧,還有誰能比他更能證明這一點呢?他的生命、事業和死亡或許正如希臘唱詩班所吟頌的讚美詩,無論是序曲還是尾聲都是極其莊重崇高的。林肯出身卑微,出生在一個簡陋的小屋裏。他的出身我們無法加以考證,但我們都知道,林肯的童年是在貧窮、悲慘的生活中度過的,沒有希望的亮光,沒有平等的環境青年時代的林肯經常被奇怪的夢想和希望所困擾,林肯天生沒有一種優雅的氣質,他舉止笨拙,缺乏風度,但是他卻有著一種極其寶貴的品質,在他後半生中,林肯終於一鳴驚人,在一個非常時刻被賦予了非常職責,整個國家的命運都托付在他手中。這一刻,那些著名的政黨領導人都袖手旁觀;而那些經驗豐富、功績卓越的政治家們,諸如蘇華德、蔡斯和薩姆納等等都被送到了後方,這位尚不為人所熟悉的政壇新星卻被一隻無形的手推到了風口浪尖上,而且擁有了舉足輕重的權力。
每個人的成功之門都是自己親手打開的,當他通過之後就對其他人關上,即便是自己的子女也不例外。因此,沒有一扇成功之門能讓人人通過。
真正的天才既不在上流社會的沙龍裏出現,也不會在裝修豪華的圖書館中產生,更不是在安逸享樂中。恰恰相反,艱難不幸、窮困潦倒往往造就真正的天才。在破敗不堪的小屋裏,或在陰暗潮濕的小閣樓裏,這些人埋頭苦幹、潛心研究,最終厚積薄發,一鳴驚人。他們有的成為國王的良師益友,有的脫穎而出成為同輩人中佼佼者,有的甚至對整個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流芳百世。
一位賢者曾說:“有誰沒有曆經艱難就成就大事業呢?”席勒在自己一生中最艱難、最痛苦的時刻創作了最偉大的悲劇作品。韓德爾,在他癱瘓之後,頑強地與病魔鬥爭,忍受著病痛折磨,用自己生命中最後的寶貴時間創作了(彌賽亞》,從而使自己在音樂史上名垂千古。莫紮特創作《安魂曲》時,正是他背負重債、身患重病之際。貝多芬在自己耳朵失聰之後卻一連創作了許多部令人驚歎不已的作品。
或許沒有人像德摩斯蒂尼一樣遭受過如此大的艱難挫折,卻仍能不屈不撓,頑強地與自己的命運搏鬥。他的嗓音很低,而且氣息短促,甚至不能一口氣說完一句話。他的首次演講毫無疑問地遭到了觀眾鋪天蓋地的噓聲、嘲笑和譏諷。他的第一次成功還是在與自己監護人的辯論中,後者欺騙了他,但他最終成功地迫使自己的監護人歸還了騙去的財產。德摩斯蒂尼曾經十分灰心沮喪,他一度打算永遠放棄自己想成為一名演說家的理想。然而他的一名聽眾,相信這位年輕人有著這方麵的潛質,鼓勵他繼續堅持下去。德摩斯蒂尼還是定期出現在公共場合演講,但是和以前一樣,他遭到了觀眾的噓聲和嘲諷。他有些膽怯了,心裏非常矛盾,就在這時,著名演員塞特洛斯鼓勵他繼續努力,克服自身的缺點。德摩斯蒂尼的先天條件的確很糟糕:他有些口吃,無法正確發音;他氣息短促,經常不得不說到一半時停下來。但是這一次,德摩斯蒂尼下定了決心無論花多大代價都要成為一名演說家。於是,他來到海岸邊,口中含著小鵝卵石,對著海浪大聲演講,以此來克服自己口吃的毛病,與此同時,他開始逐漸適應了觀眾的噓聲和嘲諷。為了克服自己氣息短促的毛病,德摩斯蒂尼在陡峭的海岸上來回奔跑。他還堅持站在鏡子麵前演講來糾正自己難看的手勢。工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努力,德摩斯蒂尼 終於克服了自己所有的不利條件,成為了一名偉大的演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