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 平兒交好的這位同窗, 也算是個宦官家庭, 隻不過其父隻是個六品的小京官, 占的也不過是個清閑的清水位置, 家境說來不太好。家裏人口也簡單, 不是大家族。這一家人日子過得很和美, 和陳家有相似之處,兩人漸漸的走到一起了,成了好朋友。
時間一長, 你來我家一次,我去你家一次,總會有遇上家裏親人的。這不, 大郎就與他妹子遇見過幾次。那姑娘雖然十五歲了, 但卻也因為和平兒一樣,身份比較尷尬, 不上不下的, 並不太好找人家。家裏人也不想委屈了她, 一來二去的年紀也不算小了, 還沒找到人家。
好在這幾年, 姑娘家出嫁的年紀比以前要稍微年長一兩歲了。十七八歲嫁人的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事, 沒人會說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了。不然,家裏都要急死了,說不定就隨便找戶人把女兒嫁出去了。
估計他哥哥也是瞧中了平兒, 有意的引見。平兒算是見過人家的家長了, 這戶人對平兒還是很滿意的。不過,這話人家也不好明說,隻等著他高中了,去提親呢。向來沒有女家向男家提親的,所以平兒也是想著自己高中了,辦婚事也體麵些。這事兒,算是兩家有了默契。
“說起來也不錯啊。反正過完年,我會和你們一起上京的,正好去打聽打聽他們家的事情。如果合適,就把婚事定下來。年底成親。”大郎說。如果兩家真的合適,平兒自己又喜歡,他還是樂意成全他們的。
“那姑娘十六,還是十七了?”辛湖問。
“足歲數十六了,虛歲十七了。”平兒答,他和人家妹妹雖然沒有私下相授,但很明顯因為他對那姑娘滿意,那姑娘也看中了他,所以姑娘家這兩年並沒有相看人家。
“所以說,如果我們看不中人家,人家姑娘不就是被你浪費了青春嗎?”辛湖嘀咕道。
十七歲的姑娘了,可不能再拖多久了。她覺得平兒這事辦得不太妥當,如果大郎真的查出什麼不對之處,肯定不可能讓他和那姑娘成親了。但是這樣拖了人家兩年,雖然沒有明說,該知道的人都會知道了,如果不能成親,這姑娘再找人家,可不容易了。
這話令平兒的臉一陣白一陣青的,他完全沒有想過,他與這姑娘的事情,並不那麼簡單。
大寶大大咧咧的說:“那又怎樣,又沒有訂親,又不是退親,怎麼叫浪費了青春。如果真的有問題,咱家也不能娶進來啊。”
阿毛瞄了平兒幾眼,見他臉色都變白了,知道平兒心裏還是很滿意那姑娘的,雖然平兒不在他和大寶麵前說這種事情,但他心思向來細膩,其實早就發現了些蛛絲馬跡的。因此,他早就暗中通過自己的同窗等人,不動聲色的打聽過。所以,他覺得這門親還蠻合適的。至少他沒有發現那家人有很明顯的不妥當,不然,他早就想辦法製止了。
因為阿毛也明白,陳家的身份其實也蠻尷尬的,辛湖聲名在外,又能賺銀子,但是偏偏大郎沒官職,就是個白身。你要說陳家沒權勢地位吧,也不盡然,大郎又在幫燕王辦事,辛湖還是個鄉君。但說陳家有權勢吧,也不是那麼回事,畢竟連個當官的都沒有。
還有一點就是,阿毛心裏很清楚,雖然他和大寶兩人可以算是獨立成一戶了,但其實很多人依舊把他們和平兒,大郎算成一家人的。其實就算他與大寶真的獨自過日子了,也不能就把他們與大郎等人一起生活過的十多年抹掉。他們之間永遠都有關係,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況且,他們依舊是親親熱熱的一家人,根本就沒有分開過日子。無論是他也好,還是大寶,平兒,大郎等人都沒有過要分開的念頭,在每個人的心中,他們都是一家人,永遠是一家人。
就是因為阿毛看到了這些事情,所以這兩三年來,他成長得很快,沒有辛湖與大郎的貼身照顧,很多事情要他們自己去解決了。他們三兄弟在京裏的日子,其實也不算很好過,這就跟沒有家長在身邊的小孩子一樣,不得不迅速的成長起來,想辦法去解決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