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三子的死與皇四子的重傷, 這兩件事同時發生, 極其突然, 令到朝野震蕩, 皇帝惱怒傷心交加, 氣得暈了過去。後宮一片混亂, 德妃與賢妃二人都昏死過去, 被救醒後,就開始瘋狂的報複。
但是此案在皇帝的親自監管下,居然完全找不到有太子出手的任何痕跡。查到的結果全部指向晉王與清王, 這場慘劇,就是他倆互相爭鬥的結果。這兩人向來不對服,私下暗較勁, 皇帝自己都清楚。但他不相信, 因為這兩個兒子,沒有那麼蠢。肯定不會在這個時候, 互相動手搞個你死我活。
皇帝心中是懷疑燕王的, 但是他也一樣找不到燕王的把柄。也曾懷疑太子與燕王聯手, 但一樣也找不到一點兒蛛絲馬跡。所以, 皇帝看誰都是凶手。京城又是一陣腥風血雨, 搞得人人惶恐不安。
而死掉了兩個有可能當繼承者的兒子之後, 太子的儲君地位更加堅固了,所以皇帝即使懷疑太子,但為了國之根本, 也不可能就這樣幹掉自己的儲君。因此, 皇帝不得不表麵上保持著相信太子的樣子。同時,他還害怕太子會把他都幹掉,又時刻與太子保持著距離。
為此,皇十一子的處境就非常不妙了。賢德二妃看他最不順眼,因為他雖然年紀還小,但為人處事非常成穩,還與半夏交好,半夏是他的伴讀。她們覺得自己的兒子一死,皇十一子,就很可能趁機而起。所以,她們時時刻刻的打擊皇十一子,就連陳府也跟著受到了牽連。
大郎與辛湖這簡直是坐家裏,禍從天降,皇帝雖然明白,他們倆人不可能去動晉王與清王,但是大郎與燕王的關係那麼親近,他自己看大郎都有些疑心疑鬼的,更何況德妃與賢妃已經失去了理智。他心疼自己的女人,並且為白發人送黑發人而傷心,又多少有些對大郎起疑心,所以就放任了兩個女人瘋狂的發泄。
為此,半夏在宮中受到了杖責,被德妃與賢妃狠打了一頓,鮮血淋淋的送回了陳府,辛湖惱怒交加,隻恨不得打進宮去,她十分明白自己的兒子受到了無枉之災。陳家不可能對付皇帝的兒子,不管是哪一個,以陳家現在的權勢,還輪不到他們站隊,況且太子身為儲君,雖然這幾年有些被打壓,但實際上,皇帝並沒有明言過太子的不是。別說陳家了,那些大官重臣們可沒有一個人敢表現出親近皇三子與皇四子來。更不可能去對付他們。
“皇帝這是老糊塗了,居然把氣撒到我兒子身上了。”辛湖恨恨的低聲咒罵皇帝。
“你小聲點吧,皇帝這是在氣頭上,指不定還有多少人倒黴呢。咱們趁這個機會,幹脆安排半夏離京,去幸福村養傷吧。半夏遠離了皇六子,也就不會再受到傷害了。”大郎說。
他很明白自己是不可能與皇帝鬥的,何況半夏隻不過是皮肉傷,如果真的傷了根本,他也不會還能保持理智了。但是,他心裏對皇帝,對德妃與賢妃也是非常不滿的。
“哼,拿我兒子出氣,可不能就這麼便宜了他們。”辛湖看著兒子的傷,又是痛又恨。她記下了這筆帳,德妃與賢妃的事,她可不會就這麼輕易放過。
“暫且不要理會她們,我就不相信了,皇帝還能護得住她們多久?”大郎咬牙切齒的說。
皇帝年紀大了,兩個兒子出事後,更顯老態了。隻要皇帝一死,無論是誰繼位,他都有辦法去找回場子,那時候,他倒要看看,有誰還會護著德妃與賢妃。皇帝一死,這兩位就是太妃了,太妃如果有兒子當王爺,現任皇帝又與這位王爺交好,太妃還能出宮去兒子府中當太妃,過好日子去。
可是,如果沒有兒子,太妃又受到新皇帝的仇恨,那日子可就慘了,死都死不了,隻會活著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