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藝術魅力2(1 / 3)

第七章 藝術魅力2

問話的藝術

提問也是一門學問,一門藝術性的學問。你的問話是否具有藝術性,或者說藝術性的高低,直接決定著你提問的成敗。奧琳埃娜·法拉奇就是具有問話藝術之人的一個典型。

意大利著名女記者奧琳埃娜·法拉奇生於1930年,6歲起給報紙寫稿,年輕時曾在醫科學校就讀,20歲時正式踏人記者行列。幾十年來,她寫了許多政治人物專訪。由於她思路明晰,言辭鋒利,善於尋根究底,富有活力,因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西方,“法拉奇式的問話”受到許多人的崇拜。她本人也自豪地稱自己為“政治訪問之母”。

她的成功采訪,最突出表現在提問上,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口才提問藝術也具有很大啟發意義。其中有幾個主要特點:

(1)開門見山,直指要害

法拉奇在采訪提問題時喜歡開門見山,新聞發言言簡意賅。她說:“我的秘訣是開門見山,把氣氛打開。例如我去訪問霍梅尼前早就知道他是個獨裁者,於是我一見麵就說:‘我要告訴你,先生,你是伊朗的新沙皇……”’在大量調查研究各國的政治、經濟。思想狀況等材料後,她總能敏銳地發現人們最關心而又尚未澄清的問題。她不會為講禮節而不敢尖銳提問,她不因怕對方難堪而回避實質性的問題。

1979年9月,她前往伊朗采訪宗教領袖霍梅尼。談話時,霍梅尼多次表示不願意把話繼續下去,法拉奇卻深知這是個難得的采訪機會,堅持把問題提完。下麵摘錄的片斷,是他們在討論伊朗國內是否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的一段話:

法:有一個案子,是個18歲懷孕的姑娘,幾個星期以前她因通奸在貝希夏被槍決。

霍:懷了孕的?造謠,造謠……在伊斯蘭教裏,這樣事是不會發生的。在伊斯蘭教裏,我們不會槍決懷孕的婦女。

法:這不是造謠,教長,所有伊朗的報紙都報道了這條新聞,電視上還舉行了辯論,因為她的情夫隻罰了一百鞭。

霍:如果確有其事,那說明她是罪有應得。關於細節嘛,我怎麼會知道呢?這個女人肯定還有更加嚴重的問題。去問判處她罪的法院吧。別談這些事倩,我累了。這些不是什麼重要的問題。

法:那麼讓我們說說庫爾德人的事吧……

接著,法拉奇順水推舟把話題引向另一個內容。霍梅尼匆匆回答了幾句後,再一次表示——

霍:夠啦,我對這些事講得夠多的了。

法:那好吧,教長,讓我們談談國王的問題…··

話題又被她輕輕轉過去了,經過十多個回合後,他們之間又出現了以下一段對話。

法:霍梅尼教長,你曾經饒赦過什麼人嗎?你曾經憐憫過什麼人,同情過什麼人嗎?既然我們談到這一些,那麼,你曾經哭過嗎?

霍:我哭,我笑,我難受。你以為我不是血肉之軀?至於饒赦嘛,我赦免了傷害我們的人中的大多數。我對警察、憲兵、許多人進行大赦……好了,夠啦,我累了,夠啦。

法:對不起,教長,我還有許多問題要問……

法拉奇的提問真像一根根藤蔓,緊緊的附在被提問者身上。不管對方如何厭煩,但她仍然纏著、繞著,毫不放鬆。

須知道,這種不斷追問的提問方式在一般情況下是不能用的,因為那樣會引起答話者的反感,使談話繼續不下去。可法拉奇這次屬於例外,她采訪的這位領袖人物,由於種種原因,對她多次提出的采訪請求均表拒絕。即使最後終於同意,也讓她等待幾個月,才使她得到一個小時或半個小時采訪機會。所以采訪時,她“不得不使盡一切心機使他們能給我比半小時、一小時更多一點的時間”。這種勇氣的,也是在十分明確自己的使命的情況下才能做到的。

(2)善於抓住對方自相矛盾的言論

采訪對象的話前後對照,一旦發現有自相矛盾,要聯其前言後語,抓住不放,並巧妙地當場要對方做出解釋。

在采訪一些善於玩弄政治手段的人時,她不是孤立記錄每一個問題,而是把對方的話作為一個整體來看,決不允許那些邏輯混亂、自相矛盾的話存在。而法拉奇總是判斷非常敏捷,從不讓被采訪的對象有隙可鑽。她善於捕捉自相矛盾的話並提出來,請對方解釋,並把前言後語一齊記錄在案。

下麵是法拉奇與卡紮菲一段對話。

法:從你與那個沾滿鮮血的罪犯阿明的友誼說起吧?(阿明是前烏幹達的“元首”,lpog年4月被推翻逃到國外,曾在利比亞居留,他被人稱為“希特勒”)人們問:卡紮菲上校怎麼和這樣一個人做朋友呢?

卡:這又何足為奇?關於阿明的一切消息都是虛假的,這是猶太複國主義宣傳的結果……你們西方人什麼都搞不清,你們不應該反對阿明,應該譴責占領烏幹達的尼雷爾(坦桑尼亞總統,曾派軍隊幫助烏幹達人民進行推翻阿明的戰爭),應該譴責法國,因為正是它現在占領著中非共和國。

法:我再說一遍:你既然自稱是權利、自由和革命的捍衛者,怎麼能夠同阿明這隻豬講友誼,並提供庇護呢?而且,你為什麼不幫助烏幹達除掉阿明,反而幫助阿明,用恐怖來統治烏幹達呢?

卡:難道過去和現在我有這樣的權力去幹涉其他國家的內政並且推翻它們的政權嗎?我不是剛剛對你說過,做這種事情的人應該受到審判嗎?

法:那麼,現在已經到應該提醒你的時候了,在幫助被壓迫人民的借口下——這些人民隻是得到你的幫助之後才受壓迫的,如果這是事實的話,你幹涉了其他國家的內政,例如乍得。

卡:乍得人民正在反抗法國軍隊,為了支持反抗法國軍隊的乍得人民的鬥爭,我們有權幹預。當尼雷爾帶領他的軍隊進入烏幹達時,我們同樣有權反對尼雷爾。

法:請原諒!上校先生,最初你說,你沒有幫助烏幹達人民趕走阿明,因為你無權幹涉這個國家的內政。然後,你又說,你願意幫助乍得人民,因為你有權幹預。你最初說的一麵,然後你又說其反麵。為了便於聯係起來,請允許我提醒你,在坦桑尼亞開戰之前,你已經站到阿明的烏幹達一邊了。為什麼你站在那一邊?

法拉奇不愧是個高明的記者,不管卡紮菲如何自圓其說,她還是連珠炮似地提問。這就告訴我們,如果你知道回答問題的人在撒謊,怎麼辦。怎麼說呢?能向他說:“你在撒謊嗎?”一般說來,這是不可以的(除非公開的)。麵對麵的對敵鬥爭的人你可以這樣說:“嗅,這很有意思,不過我記得你過去(或剛才)說的話與此相比有些出人,我希望能弄清楚。” 然後就拿出證據。有的人可能會說:“對了,我的不好。”於是開始糾正自己說的話。但有些人卻是一意孤行,堅持錯誤。那麼,你不妨把現時的話或搪塞之詞記錄在案。到需要擺材料的時候,把他兩種說法放在一起,讓大家去判斷孰是孰非。特別在處理一些重大的問題時,這樣做是絕對必要的。你不要隨隨便便稱對方為“說謊者”,因為這可能被人說成是誹謗,甚至你會被控告,即使你有了充分的證據而獲得最終的勝利,但你會為擺脫其無理糾纏耗費時間與精力,倒不如用事實來說明問題。

(3)隨機應變。見縫插針

法拉奇在碰到一些不同意的事或觀點時,為了采訪需要,她能從大局出發,暫時退讓;一旦遇上適當的時機,便坦率地、勇敢地表明自己不同的見解,甚至做出勇敢的反應。

她采訪霍梅尼時,為了尊重宗教的習俗,違心地穿上伊斯蘭婦女的裝束——身披長紗,把全身蓋得嚴嚴密密從內心對這種以宗教名義實行強迫命令的做法是不滿的,但為了順利采訪她還是穿了。可是在與霍梅尼談話時,她卻有意在討論婦女權利的問題時把服裝問題挑了出來。

法:譬如說,這片他們要我披上來見你的長紗,這片你堅持所有女人都必須披上的長紗。請告訴我,

你為什麼強迫她們掩蓋自己,全被捆在那些不舒服而且怪誕的服裝裏麵,讓人工作和行動都感到不便?然而甚至在這裏,婦女都表明她們和男子是平等的。她們和男子一樣戰鬥、坐牢、受刑。她們在革命中也盡了力。

霍:對革命做出貢獻的婦人,過去是、現在也是那些穿著伊斯蘭教服裝的女人,而不是像你那樣穿著講究的女人,毫不遮蓋地到處轉,在身後引來一串男人。塗脂抹粉,在大街上顯示她們的頭頸、頭發、身段的女人,她們從來沒有做過什麼好事。她們不懂得如何成為有用之人。事情就是這樣,因為她們顯露自身並把男人們弄得神魂顛倒、意馬心猿,她們甚至把其他女人也弄得神魂顛倒、意馬心猿。

法:教長,這不是事實。不管怎樣,我說的不隻是一件衣服,而是它所代表的東西。也就是說婦女被隔離的狀況。革命以後,婦女們又被拋進隔離的狀況中去了。我指的是這樣的事實;譬如說,她們不能和男的一起在大學裏學習,不能到海灘上去或是和男的一起遊泳,她們必須在另一個地方下水,要披上長紗。順便問一下,披上長紗,你怎麼遊泳啊?

霍:這你管不著;我們的風俗你管不著,如果你不喜歡伊斯蘭教的服裝,你沒有必要穿上它,伊斯蘭教服裝是為賢淑的少女準備的。……

法:教長,良承美意。既然你說了,我現在就要脫掉這塊可笑的、中世紀的破爛貨。好了,把它脫了……

真是令人拍案叫絕。法拉奇由不願穿這種衣服上,再到脫下的幾個階段,每一個步驟都表現她是個提問者,但從提問中處處抓緊時機,堅持自己觀點。她一針見血地指出婦女穿這種衣服並非問題,實質是婦女與世隔絕的地位未得到根本改變。

法拉奇采訪時在運用開場白的藝術也很有獨到之處。對霍梅尼,她采取尖銳的方式,一下子就把“新沙皇”的結論告訴他。這一說,把霍梅尼“鎮” 住了,本想大動肝火,但不敢對一個外國記者發作,硬著頭皮談話。

(4)故意引起反駁

法拉奇的提問並不總是為解決疑難而提出的。有時,她對對方的觀點已經事先清楚了,但對方在談話中甚至講一些言不由衷的話,法拉奇就巧妙地提出一問去通過對方反駁自己,從而使那些隱藏著的觀點突現出來。不管她內心多麼反對對方觀點,決不會自己說出來去代替被采訪者說話。

試看她與卡紮菲的另一段對話:

法:你是怎樣理解革命的?我不會忘記,希臘獨裁者帕帕多波勒斯也談革命,而皮諾切特和墨索裏尼也幹革命。

卡:如果革命是由群眾進行的,那麼,它就是人民的革命。甚至,革命是以群眾的名義由別人主使的,這仍然是革命。

法:1769年9月,在利比亞發生的事情不是革命,是一次政變。

卡:對!可是,以後它轉變成了革命……今天,在利比亞實際上隻有人民當家做主。

法:是這樣嗎?怎樣解釋人們到處隻能看到你的照片?甚至在過去的天主教堂,現在作為貨棧的房屋下也布置著你穿軍裝的巨幅照片?”在我們的旅館裏,甚至有出售繪有你肖像的銀盤子。

卡:我有什麼辦法?人民願意這樣做。我應該做什麼阻止他們?我能夠禁止他們?

法:可以的!你可以的。你禁止過許多事倩。除了禁止,你沒有做其他什麼事情。因為你歡迎這對你的個人崇拜。為什麼電視中不停地唱讚美你的歌曲?你見過那些舉起他們的拳頭,高喊“卡紮菲!”“卡紮菲!” 的發出尖叫和狂吼的群眾嗎?

卡:我能夠做什麼?

法:在童年,我經曆了對於墨索裏尼的同樣的場麵。

卡:……人民愛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