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答謝李本順(1 / 2)

坤寧宮的婚禮可謂是異常的熱鬧,其中當然有很多原因。但不管怎樣,都顯示出太後對於蔣弘毅和蔣弘毅一樣的輔政大臣的重視,這給朝廷的官員們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忠於太後,自然是會有好處的。

睿王臉上也洋溢著不宜覺察的笑容,如果他能跟朝鮮公主成婚,對自己是有很大好處的,但是他心裏也有那麼一點猶豫,迎曦為什麼會這麼做,為他著想?她會麼?難道是向他嗜好?希望能夠依靠他?女人啊,畢竟是女人。

朝鮮使者李本順與韃子喝酒喝的很愉快,兩個人都是酒量很好的人,所以,自然能喝的進行。待到酒喝的差不多了,李本順的臉上已經顯出紅光來了,迎曦便開口說道:“李大人,進來朝鮮王的身體可好?”

李本順回答說:“托太後的福,很不錯,而且,大王他又新添一個千金。朝廷上下都很高興啊!”

“哦?那要恭喜朝鮮王了!”迎曦說:“不過,哀家還想再添一喜。”

“哦?太後何意?”李本順問道。

“哦,是這樣,先帝在時,曾與哀家談論過睿王和朝鮮公主的婚事,也跟當時的朝鮮使者韓大人提過一嘴。隻是,不久先帝就過世了,這事兒也就擱下了。如今,幾個月過去了,想必朝鮮王已經忘了這件事吧!”迎曦說。

“哦,回太後,大王怎麼會忘記呢,能與天朝聯姻也是對兩國都有好處的,隻是......”李本順此刻突然吞吞吐吐起來。

“隻是什麼?李大人不用顧忌,說就是了。”迎曦說。

“隻是,大王膝下原先就隻有一女,寵愛有加,若能與天朝皇子婚配自然是好,但是,大王愛女現下隻有六歲,怕是無法與睿王成婚,這年齡不大相當啊,另外,大王新添一位女兒也不過幾個月大,這......”李本順說。

“哦?可是哀家聽說,朝鮮有一公主,年方十八啊,正好與睿王年齡相當,難道哀家聽錯了?”迎曦說。

“太後沒有聽錯,您說的那位朝鮮公主,是現在朝鮮王的妹妹,早就與他人訂婚,如若悔婚......那太為難王爺了。”李本順說。

“這可如何是好呢?”迎曦說。

李本順接著說:“其實,小人倒是有一個建議。”

“哦?李大人請說。”迎曦說。

“我們瑤姬公主今年六歲,年齡倒是和天朝皇上年齡相仿。而且,天朝先帝也剛去世不滿一年,想必短時間內,是不能辦理婚事的,不如,讓瑤姬公主與天朝皇上定下婚約,等他們到了合適的年齡,再行大禮,不是很好麼?”李本順說。

“這......”迎曦看了看睿王,睿王的臉色已經很難看了。

迎曦對李本順說:“隻是不知道朝鮮王是不是願意。”

李本順說:“這,其實就是朝鮮王的意思,如果太後沒有什麼異議,不如,我們就這麼定了吧。”

“好,哀家很願意。今天可真是個好日子啊,來人啊,上酒!”迎曦說完,命人上了陳年佳釀與李本順共飲。

睿王的臉色陰沉的緊。卻又不好說什麼,之前在迎曦麵前,他說了很多成婚的為難,如今,這些話反過來都成了堵住他的嘴的最好辦法。他在心裏暗自悔恨,真是小瞧了迎曦,她早已經不是原來在和園的迎曦了。

諸位宴飲的大臣們,此刻也都開始悄悄的議論,說這位年輕的太後,當真是不簡單,百了個宴席,就一舉兩得,拉攏了人心,又成全了一門對自己非常有利的婚事,還死死的堵住了睿王的口,看來以後還是跟著太後比較穩妥。

好不容易熬到了散席,睿王一臉陰沉的走了。

韃子陪著無憂來到了後宮,見了迎曦,他便很擔心的對迎曦說:“我看著睿王很是不高興啊,他不會......”

迎曦歎了氣說:“他既然有了篡奪王位的心思,這一日就在所難免。”

韃子點了點頭說:“是啊。”

迎曦又說:“無憂和朝鮮公主的婚事能這麼順利的定下,還多虧你的功勞。”

韃子笑道:“其實,朝鮮王本身也在猶豫,他也在睿王和你之間進行權衡,我隻不過給他講了些道理,讓他明白,名正言順的重要,而且我們許給他的好處,要比睿王給的多。”

“是啊,我們免了他十年的供奉。這的確很有吸引力。我隻怕,這十年,他們有足夠的時間用來休養生息,將來會對我們有所威脅。”迎曦說。

“不要太擔心。”韃子說:“將來,無憂和瑤姬的兒子,會做皇位,他們,或許不會再來攻打天朝的。”

“是啊,隻要百姓能過上安穩的日子,這比什麼都好,其實,誰來坐這個江山有什麼要緊?”迎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