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當年宴時見到公主本人後,李雅昶改變了觀念,對方主動提出指婚的請求大概是唯一的任性了,從對方的身份,他完全看不出和“任性”有關的東西,她十分害羞,氣質溫潤,讓人想要靠近。

兩人大婚的日子,是李雅昶公布科舉成績之後,他是和表哥一起參加科舉的,表哥一舉奪魁成為這一屆的狀元,而他則是探花。因為與公主有婚約的關係,又加上出身不凡,又有武將之名加身,他的名氣比表哥還有大,完全把表哥的風頭壓了過去。慶幸表哥不在意這些,還一臉感激的向他道謝,怕關注的人太多,媒婆又要天天往家裏跑,被煩死。

像他們這樣出身的人,尤其是家中的長子長孫,哪有什麼婚姻自主的權力,肯定會被皇帝指婚,也不知皇帝怎麼就那麼喜歡做媒,至今指婚不少,有被人羨慕嫉妒的佳偶,也有夫妻不睦的怨偶,但不管是什麼樣的,因為是皇帝指婚,幸福不幸福,日子要繼續過,不可能和離,除非是皇帝下旨,但皇帝會下旨嗎?肯定不會,下旨不就是承認自己有錯。

科舉之後,李雅昶成為朝廷裏唯一亦武亦文的官員,武將讚他替他們爭臉麵,文官看他的表情相當不友好,卻也拿他無可奈何。誰讓他出身好,還成為了駙馬,便是想要整他,也得三思而後行,不然,把整到他,反而把一家老小的命賠進去。

李雅昶終於明白小爹有時會流露出來的帶著些扭曲的囂張,那種你們恨我牙癢癢,卻又整不死我,反而把自己賠進去不說,還連累家人的心理。

將公主娶進門,兩人的生活溫馨美好,公主性子很好,沒有那種囂張跋扈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對家中長輩十分恭敬,和妹妹的相處很好,兩人更像是姐妹,對他就更不用說了,完全符合他心目中賢妻良母的形象。婚後第二年,他們第一兒子出生,白白胖胖的十分可愛。

兒子出生沒多久,妹妹便被皇上指婚給了內閣大臣的長孫,當時他和一幫子堂兄弟,表兄弟尋了過去,把對方查了底透,樣貌馬馬虎虎,人品還過得去,家裏沒有侍妾,也沒去過不應該去的地方,勉強過得去,便是這樣,他們兄弟幾人也把人“請”了去,十分“友好”的聊聊人生。妹妹可是他們捧在手心裏長大的,可不許外人欺負。

妹妹出嫁時,小爹哭紅了眼,父親把隨身的匕首送給了妹妹,說若那人欺負了她,不用忍著,所有後果,李家都擔著。他背著妹妹上了花轎,一路上不停的囑咐著妹妹,有什麼委屈不要忍著,直接回娘家。妹妹臉上的妝哭花了一次又一次。

之後,妹妹回門的時候,臉上帶著滿滿的幸福,雙親看著放心了不少,他卻看著掛著“妹夫”頭銜的人相當不順眼。

在李雅昶成婚的第五年,李菻善把李家的責任交給了他,而小爹則把名下所有產業劃給了皇室,隻留下了一成利,雙親便在一個天氣不錯的日子出遊,一走便是數年沒回過京城,連年都是在外麵過的,若不是時不時有書信傳回,知兩人行走的方向,李雅昶都想派人去尋了。

皇帝堪稱人瑞,待雙親出遊五年後歸來,皇帝才故去,繼位的並不是四皇子,四皇子沒熬過先皇,比先皇先走了一步。有人說皇帝是因為心愛的四皇子先一步故去,傷心過度才一病不起,故去。事實是什麼樣,大概隻有宮裏的人知道,新上位的皇帝即位後,改國號為晉。

新皇上位,便整頓一些心思異動的人,將軍府依舊毅力不倒。讓李雅昶憂心的事是,年過半百的雙親想要出海,去海的那麵看看,李雅昶勸了幾次,也不見雙親有動搖,隻能把孩子們推出去。如今出海的大船經過數次的改造,肯定比最初要強很多,但在海上飄蕩,安全是未知的,而雙親的年紀又那麼大,怎能去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