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成功思維——自信
我也會有成功的一天嗎?
前不久,美國芝加哥著名的《職業指導》雜誌社社長托馬斯,發表了他曆年來在整理該社所收到的大量信件後的感想。他說道:“我們社多年來接到全國各地的讀者來信,有數十萬封之多,在這些信件中,有75%的讀者向我們訴說自己工作中的困惑和不如意,他們對自己的前途沒有信心,情緒一般都很低迷。他們在信的最後通常會有這樣的疑問:‘我總覺得自己的前途非常渺茫,像我這樣一無是處的人,將來也會有出頭之日嗎?”’
確實,全世界至少有半數以上的人都會有這種疑問:“我也會有成功的一天嗎?”
我們的回答是:為什麼你就沒有那樣的一天呢?
難道是因為你比別人笨?你比別人少瀆了幾年書?你的家境不如人?你很貧窮?你受到了環境的重壓?就因為你已經失敗了20次,你就沒有成功的可能了?……
不!不!這些都不能說明你將來永遠沒有成功的一天。人人都可以有屬於他自己的成功法寶,——隻要他對自己的成功有堅定的信念!
本書的目的就是要通過對世界上諸多成功人士奮鬥經曆的分析,來闡明這樣一個道理:成功並不是屬於少數人的專利,人人都能成功。與此同時,我們還將說明怎樣才能找到那些屬於自己的成功方式。讓我們行動起來,從現在起,做一個成功的人!
在“健忘”、“貧窮”與“失敗”中打滾的愛迪生
先讓我們來重溫一個大家非常熟悉的例子。
早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就有人作過一項有趣的統計,他們把從發明大王愛迪生的發明而衍生出來的各種實業粗略地統計了一下,結果讓人非常吃驚。投資在愛迪生的各種發明上的資金一共有187億5000萬元;從業人數達到了93萬零500人,每小時僅給這些人支付工資就要花去1500萬元。愛迪生究竟有什麼法寶能夠獲得這樣偉大的成就?他有超人的聰明頭腦嗎?他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天才人物嗎?不!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這位偉人從很小的時候起就以健忘而聞名。在學校,他對老師講的東西經常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片刻之間就會把所學習到的知識忘得一幹二淨。因此,他在全班的成績永遠是倒數第一。學校的老師們沒有一個不抱怨他又蠢又笨的。結果,他隻在學校裏讀了三個月書,就被學校認為是個不可雕的朽木而開除了。有些醫生在對他的大腦進行一番檢查後,據說是在他的腦子發現了一些特殊的怪現象,他們竟然武斷地預言:他日後一定會因為腦病而死去!
愛迪生到底健忘到了一個什麼程度呢?聽聽下麵這個滑稽的故事你就知道了:據說,有一次他去交稅,在路上他卻聚精會神地思索起科學上的重大問題來了。等他走進了納稅機關的大門,隊伍排得像一條長蛇,大家依次到櫃台前付款。等輪到他的時候,營業員問他叫什麼名字,他一下子竟然忘記了自己的名字!雖然他竭力思索了一陣子,但還是想不起自己叫什麼。幸虧排在他後麵的那個人認識他,經過他,的提醒,愛迪生才想起自己的名字是托馬斯·愛迪生!這件事立刻傳揚開去,直到現在,還被人們當成一個善意的笑話!
有一天早上,他在埋頭工作了好幾個小時後,因為勞累過度,就趴在桌子上睡著了。不久,仆人送來了早點,大家不忍心去驚動他,於是,他的助手們就先吃了。這時,他的一個助手存心想開他一次玩笑,就把一些裝著雞蛋殼、碎麵包屑的空碟子放在愛迪生麵前。當愛迪生醒來時,他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看見自己桌子上的這些空碟子、喝幹了的咖啡杯和滿桌的麵包屑,他又懷疑地擦了擦眼睛,想了一想,以為自己已經用過早餐了。於是,像往常一樣吸完一支煙後,他又開始工作起來,直到他的助手們哈哈大笑起來,他才知道自己被捉弄了。
那麼,愛迪生能取得偉大成就是因為他有大量的財富嗎?也不是。事實上,他從小就是一個窮光蛋。12歲就到鐵路上去做小工,接著又在火車上賣報紙。他非常喜歡研究化學,但卻一直沒有一個像樣的實驗室。後來,他請求站長準許他在火車的一個角落裏做了一個再簡陋不過的實驗室。當然這是不太安全的。有一天,他的藥品架上的一塊硫磺因火車的震動掉在了地上,立刻燃燒起來。雖然大火不久就被車上趕來的人撲滅了,但愛迪生也因此而被站長狠狠地扇了一耳光,以致他的一隻耳朵從此失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