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殺手組織(1 / 2)

中國近代殺手的專業化和組織化,日本人在此起了很大的榜樣作用。

日本自古就被諸侯和割據勢力困擾的國家,武士是這種局麵的產品,並且,許多劍豪傳承下來的流派(如:小田流、神道流、中流、念流、陰流、鹿島神流……我所知道,知名流派達93個,其中最早最大的流派,是元末明初時期日本從南北朝跨入戰國時期產生的一刀流、神道流、陰流)為日本的武術打下來堅實的基礎。而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各武術流派的創新發展,更為傳統刺殺專用的武士——忍者,提供了從理論到技巧的係統化。自日本走進現代化,武士們失去作用而流離失所,但在侵華戰爭中,以黑龍會為代表的武術流派重新獲得新生,而武士們以浪人形式活躍在中國。

忍者是武士中的小部分,並且忍者可視作是職業殺手,並且,忍者還擔當了其他許多秘密任務,如,刺探及偷竊情報。但忍者和武士一樣,主要是專門向某一世家效忠的。在日本侵華後,忍者隨著武士水漲船高,並由於日本天皇建立了很高的君權,武士道精神也主要為天皇服務,幫會裏的武士和忍者成了侵略的先鋒,並讓中國正在互相纏鬥的幫派有了學習的對象。

國民黨執政時期,軍閥和幫派都有自己的割據勢力,除了四川的哥老會,上海的青紅幫斧頭幫,甚至是國民黨色彩的14K!是以,從30年代警匪勾結大規模開始後,暗殺醜聞很多,豐厚的報酬與高風險性,促使了殺手和其組織的壯大——執政機關也有自己的殺手組織,隻是通常兼並在特務裏。

當然,很幸運的是,中國建國後,幫派都基本覆滅了,殺手組織賴以生存的土壤消失。否則,象四川一樣,基層完全被其控製,縣以下的印把子、槍杆子幾乎是無一例外地掌握在袍哥手中。地方上的征糧、抓丁、治安、交通、煙賭等等,都由袍哥控製。老百姓生活的好壞,大到有無土匪,小到年節群眾文化活動的安排,都與舵把子的素質與愛好相關。如果同一地區隻有一個公口(也稱碼頭,掌管某一勢力範圍內的會所機構,也可叫堂口)或一個總舵把子能夠招呼本地區所有公口,這個地區比較安寧;假若情況相反,這一地區就絕無安寧之日。

不過,台灣、香港、澳門則是繼續發展,尤其是14K進入香港後,由於其後台大,發展凶猛,等級一般為“香主—元帥—紅棍—紙扇—草鞋”組成,而選舉方式是現在仍看的到的:先提名,後舉手選舉表決。

自然,由於利益糾紛極大,並且每個組織差不多每10年就要洗牌換老大,殺手照舊吃得開。在香港,請殺手的錢,叫“暗花”。

而殺手組織在民間的發展,一直不大順暢(除了日本承認黑社會是合法的,曆史原因造成意大利頑固的黑手黨等),當然,首先就是政府的壓製,其次,二戰後,各國政府也開始有了自己的專門的一明一暗的殺手組織——明的是特種部隊,暗是的情報部門的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