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存故事庫2(1 / 3)

第一章 生存故事庫2

[BT2]一個蘋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邊有很多虔誠的弟子。

這一天,他把弟子們召集在一起,給他們布置了一個任務:每人去南山打一擔柴回來。師傅說完後,弟子們就匆匆出發了,當他們來到離山不遠的河邊時,每個人都傻了眼,隻見洪水從山上奔瀉而下,根本就沒有辦法渡河打柴。

無奈之下,弟子們隻好返回廟裏,他們沒有完成師傅交給他們的任務,覺得很不好意思。惟有一個小和尚能夠坦然麵對師傅。師傅問其故,小和尚從懷中掏出一個蘋果,遞給師傅說,雖然沒有辦法過河,打不了柴,但見河邊有棵蘋果樹,我就順手把樹上惟一的一個蘋果摘來了。

後來,這位小和尚成了師傅的衣缽傳人。

世上有些事情我們是無法將它完成的,這個時候,及時回頭也是一種智慧。但在回頭之時,一定要注意,身邊是否有我們輕而易舉就能完成的事。有的話,就不要錯過機會。

[BT2]懶惰的員工

在渥太華有一個很豪華的賓館,裏麵員工很多。有的員工每天都十分忙碌,像是有永遠都幹不完的活;也有些員工每天卻顯得很悠閑。

這個賓館的老板是一個推崇“懶惰”哲學的猶太人。賓館業務雖然繁忙,他卻整天逍遙自在。隻要是別人能替他幹的事情他都吩咐別人去做,他絕不親躬。

到了年終的時候,他讓賓館經理分別評選出10名最勤快和10名最“懶惰”的員工。

老板叫經理把10名“懶惰”的員工帶到他的辦公室。這些員工心裏七上八下,心想老板肯定會讓我們滾蛋。但是他們萬萬沒想到,當他們進門後老板卻對他們說道:“恭喜各位被評為本賓館最優秀的員工。”

他們一個個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看著他們一個個目瞪口呆的表情,猶太人笑著慢慢解釋道:“據我觀察,你們平時看上去沒什麼事情做,顯得很懶。習慣總是一次就把餐具送到餐桌上,一次就把客人的房間收拾幹淨……一次就把工作幹完,討厭多走半步路,討厭做第二次。因而在別人眼裏你們整天閑著,在偷懶。但依我看,你們卻是用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質量完成你們的工作,‘懶’的不願意把精力浪費在沒必要的重複上。而那些勤快的員工呢,平時見他們整天忙忙碌碌,一件事情往往要跑上好幾趟,從來不在乎把力氣花在多餘的動作上,用更多的時間來完成和你們所做的一樣的工作,效果並不一定就好。”

有人說20世紀讓人變得最懶惰的發明就是電視遙控。也許正因為人的“懶惰”才使電視遙控得以出現。

懶惰雖然是一種不好的習慣,但它也是創造的動力。巧於懶惰的人,腦海裏常常閃耀著創造的火花。

[BT2]梅 香

冬日的清晨,天氣非常寒冷,一個富人閑來無事,便來到自家的花園裏賞梅花。看著這些美麗的梅花,富人心裏有說不出的高興。

突然,門外傳來了一陣敲門聲,富人去開了門,發現是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刺骨的寒風吹在他身上,使他縮成了一團,那乞丐已在這開滿梅花的園外凍了一夜。

“先生,能給我點吃的嗎,我已經餓得不行了。”乞丐用一雙乞盼的眼睛看著他。

富人請乞丐在園門口稍稍等候,轉身進入廚房,拿出了幾個麵包,當他把麵包交給乞丐的時候,乞丐忽然說:“先生,您家裏的梅花,散發出的香味讓人著迷!”說完了,轉身走了出去。

富人聽完乞丐的話後,愣住了,感到非常震驚,他震驚的是,乞丐居然也會賞梅花。這是自己從來不知道的。另一個震驚的是,自己看了這麼多年的梅花,為什麼從來沒有聞過梅花的芳香呢?

於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種莊嚴的心情,悄悄地走近了梅花,他終於聞到了梅花那令人心醉的香味。不知不覺中,淚水已經迷蒙了雙眼,為自己的第一次聞到了梅花的芬香。

一個人的品質是無形的,是一種氣息,我們隻有細心體會,才能夠品味到他內部人格的香氣。

[BT2]修道院的貓

一個古老的修道院裏養了一隻淘氣的貓,它總是在修士們晚禱時搗亂,於是院長吩咐修士:在晚禱時把它給拴起來,不準它亂跑。

後來,院長死了,貓照例在晚禱時被拴著。這隻貓死了後,又養了一隻貓,晚禱時還是被拴著。

一直過了幾個世紀,這所修道院每天進行晚禱時,旁邊都拴有一隻貓。一位修士在撰寫關於神宗的論著時,將晚禱中的貓大大地記上了一筆,列為重要角色。

一些人偶爾的一句話或一種行為,往往因為其他方麵的影響,而使其成為大眾生活的口頭禪或追求、模仿的目標。原本這些東西對我們的生活並沒有什麼積極的作用,到頭來卻成了約定俗成,難以離棄的規矩。

[BT2]比賽

古時候,有一個國王,他想把象征國家王朝的大神廟好好整修一番,於是廣泛征集具備這方麵才能的人,希望大神廟看起來美觀莊嚴,煥然一新。

沒過多久,便來了兩組人員,甲組是技術精湛的工匠、畫師,乙組是幾個信徒。

國王不知道他們各自的能力如何,因此決定對他們進行一次考察。他找到兩間小神廟給他們一個禮拜的時間整修,然後選出最好的,由該組擔任整修大神廟的工程。

甲組向國王要了一堆工具和幾桶油漆,而乙組隻向國王要了水桶與抹布等常用清潔用具。

轉眼間,規定的時間到了,國王先到甲組那邊驗收成果,看到甲組修整完成的小神廟,有顏色繽紛的牆壁與光鮮亮麗的地板,還有彩帶、鞭炮、春聯等裝飾物。

國王覺得很滿意,似乎勝利者就是甲組了。

接著,國王來到乙組整修的小神廟,才剛進門一看就愣住了,因為四周並沒有塗上一點油漆,看起來非常的平凡,信徒將院子四周整理得幹淨有秩序,一點也不顯得雜亂,花木也修剪得非常整齊,至於室內的桌椅、窗戶、牆壁等,則有一種無法形容的肅穆莊嚴之感,顯露出本來應有的顏色。

國王沉浸在莊嚴肅穆、寧靜和諧的氛圍中。很明顯,最後的勝利者,當然屬於乙組。

有時候,過多的粉飾不僅不能給人帶來美感,還會讓人感到不適。不如留給事物一個本來麵目,讓它自然地展現在人們麵前。

[BT2]擱淺的遊艇

有兩個人駕駛一艘小遊艇出海遊玩。途中他們發現一個美麗的小島,便將遊艇靠近小島停下,然後兩人興高采烈地上了小島。

兩人一直玩到傍晚退潮的時候,到了島邊他們才發現糟糕了,遊艇擱淺了,動彈不得。兩人中的一個急的要命,想盡各種法子都無法使遊艇重新入水。而另一個人卻躺在沙灘上,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

“你倒是過來幫幫忙啊,難道你一點也不擔心嗎?”著急的人喊道。

躺著的人回答:“現在做什麼都無濟於事,著急有什麼用?等再過一會兒,漲潮了,遊艇也就自然回到了水裏。”

很多事情操之過急並不能達到目的,隻有耐心地等待,到恰當的時機再做努力則能一蹴而就。

[BT2]離出口最近的畫

法國著名的作家貝爾納一生創作了大量的劇本和小說,在法國影劇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有一次,法國一家報紙進行了一次有獎智力競賽,其中有一個題目是這樣的:

盧浮宮是法國最大的博物館,如果有一天它失火了,並且火勢很猛,情況十分危急,隻允許搶救出一幅畫,你會搶哪一幅?

結果貝爾納的答案擊敗了所有的對手,使他取得了勝利。他的回答是:

“我搶離出口最近的那幅畫。”

當幾件事情擺在你麵前時,最明智的做法是選擇那個比較容易完成的。

[BT2]啞 馬

有一匹馬一出生就是一個啞巴,心裏有話卻不能說出來,它一直非常痛苦。

一天,一個長著白胡子的神仙來到它的麵前,對它說道:“讓我將你從苦難中解脫出來吧,我可以讓你開口說話,不但能講獸言、鳥語,還能說人話!”

馬聽了十分高興,眼淚都流了出來:“如果真的能夠這樣,那我真的太感謝您了。”

“不過,”神仙接著說:“還有一個條件,就是當你能說話以後,你不能隨便開口,我讓你說什麼你必須說什麼,你不願意也得說;而你心裏想說的,沒有我的同意也不能說。如果你答應這個條件的話,那你就點點頭吧!”

馬沉思了片刻,堅決地搖了搖頭,便轉過身去頭也不回地急馳而去。一個正直的人懂得,如果向他人表露的不是發自內心的真實,而是謊言和欺騙的話,倒不如選擇沉默。

[BT2]樵夫與領悟

有位樵夫生性愚鈍,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發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動物,於是他上前問:“你是誰,我以前怎麼沒有見過你?”

“我叫‘領悟’。”那動物說道。

“我就是缺少‘領悟’啊!把它捉回去算了!”樵夫心裏嘀咕著。

這時,‘領悟’就說:“你現在想把我捉回去,對嗎?”

樵夫嚇了一跳:“我心裏想的事情怎麼那麼快就被它知道了!要是這樣的話,我不妨裝出一副不在意的模樣,趁它不注意時以最快的速度將它捉住!”

結果,“領悟”又對他說:“你現在又想裝成不在意的模樣來騙我,等我不注意時,將我捉住。”

“領悟”再一次看穿了樵夫的心事,這讓他非常生氣:“真是可惡!它為什麼每次都能看穿我的心事呢?”

誰知,這種想法馬上又被“領悟”發現。它開口道:“我每次都能看穿你心事,你在為這而生氣吧!”

於是,樵夫從內心檢討:“無論我心裏在想什麼,都不能瞞過‘領悟’。我應該把它忘記,專心砍柴。我到山上來的目的就是為了砍柴,實在不該有太多的欲望。”

樵夫想到這裏,就揮起斧頭專心砍柴,一不小心,斧頭掉了下來,卻意外地壓在“領悟”身上,“領悟”就這樣落在了樵夫的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