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隱忍故事庫9(1 / 3)

第二章 隱忍故事庫9

[BT2]美麗的手

戴西·馬文生活在一個富裕的家庭,她的父親是一個很有名的商人。她聰明美麗並接受了很好的教育。閑暇的時候,她會用那一雙修長而優美的手彈奏鋼琴。毫無疑問,那雙修長的手指發出的音樂非常動人,得到了很多人的誇讚。“我的手是最美麗的!”戴西常常這樣想。而她的同學瑪麗的手卻又紅又腫。“哦,羅伯特小姐,瑪麗·查瑟普的手看起來好粗糙啊!”戴西·馬文與老師在回家的路上這樣說。

“戴西,在我看來瑪麗的手是我們班上最漂亮的了。”羅伯特小姐和藹地回答。

“為什麼這麼說?羅伯特小姐,她那雙手又紅又硬,如果她用它來彈鋼琴,不知那會彈成什麼樣子?”戴西揚起小臉,十分不解。

羅伯特小姐握著戴西的雙手說:“戴西,你的手非常柔軟潔白,但是它隻是在彈鋼琴的時候好看,它們仍缺少瑪麗的手具有的那種美。能讓我告訴你這是為什麼嗎?”

“好的,請說吧,羅伯特小姐。”戴西更好奇了,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是為什麼。

“是這樣的,戴西,瑪麗的雙手總是很忙碌,她要洗盤子,生火做飯,洗曬衣物,還有許多繁重的家務,她總是用這雙手去努力幫助自己窮困的母親。還有,她還用這雙手為小孩洗衣穿衣,修理自己的玩具,給洋娃娃做衣服,有時候還為隔壁生病的小女孩洗頭。她富有同情心,善良地對待有生命的動物。我曾看到她用那雙手在街上輕輕撫摸疲勞的馬匹和瘸腿的狗。她時刻準備著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我從來沒有認為瑪麗的手很難看,羅伯特小姐。”

“我很高興聽到你這樣說,戴西。我必須告訴你,她的手之所以美麗,是因為這雙手總是欣然地接受並且高興地做她的工作。”

“哦,羅伯特小姐!我對我開始說的話感到非常驚訝,也非常抱歉。”戴西眼含淚水看著老師說。

“那麼,親愛的,那就通過你真誠的行動來表達你的懊悔吧。記住,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

外表的美麗並不代表真正的美麗,隻有純潔善良的心靈才是世界上最美麗的。

[BT2]小男孩搬書

父親正在倉庫裏搬藏書,小男孩見了,趕忙過去幫忙。他覺得能夠幫父親做這件事是一件了不起的事,雖然他沒有幫上什麼大忙,有時還起負作用,使工作進行得更緩慢。但這男孩的父親是有遠見的,他知道讓兒子參與工作的意義,遠比搬一大疊書的效率重要得多。

不過,在這些藏書當中,有幾本書又厚又重。對小男孩而言,要把這些書搬到倉庫外麵去,是件十分困難的事。有一回,他不小心摔了一跤,手上的書都散落在地上。看著眼前的這一切,他難過得哭了起來,覺得自己笨手笨腳,什麼事都不能做好。

父親看在眼裏,一言不發,他撿起掉在地上的書,將它們放回小男孩的手中,用一種鼓勵的眼神看著他。兒子得到了鼓勵,他擦幹了眼淚,繼續幫父親搬書。

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需要得到鼓勵,這樣才能夠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責任感。

[BT2]回聲

一天,羅伯特放學回家後,在鄉間漫步,他突然大聲喊道:“啊!啊!”誰知,剛喊出去,他便立刻聽到山另一麵傳來了“啊!啊!”的聲音。

他很驚訝,又大聲地說:“你是誰?”結果同樣的聲音又一次傳來:“你是誰?”

羅伯特聽到那人不回答有點生氣,於是大聲說:“你一定是個傻子。”同樣的聲音也以一種生氣的語調從那邊傳來。他跳進灌木叢,看看是誰在愚弄他,可是誰也沒找到。

他回到家,氣憤地告訴媽媽,有一個男孩故意躲在樹林裏愚弄他。

“羅伯特,”媽媽輕輕地撫摸著他的頭說,“你是在生自己的氣呀。你聽到的不是別人的捉弄,而是你自己的聲音呀!”

“不會吧!媽媽,那怎麼可能呢?”羅伯特說。

“難道你沒有聽說過回音嗎?”媽媽問。

“回音?媽媽,我沒有聽說過,那是什麼東西呀?”羅伯特好奇地追問道。

“我來告訴你,”他媽媽說,“你知道當你打球時,把球砸到牆壁上它會彈回來嗎?”

“是的,媽媽,”他說,“等它彈回來時,我便把它抓住了。”

“對,回聲的道理其實跟球反彈回來是一樣的。”媽媽說,“如果我在一個空曠的地方,旁邊有一座山或一座高大的建築物,這時我大聲呼喊,我的聲音就會被反彈回來。就這樣,我又聽到了我喊出的話。那就是回聲,兒子。當你覺得仿佛有人在捉弄你時,那就是你前麵的山了。它把你的聲音反彈了回來,於是就產生了回聲。

“你所謂的那個壞男孩不會比你更加生氣的。如果你說話溫和一點,你也會聽到溫和的回聲。如果你用甜美的聲音說話,你也會聽到同樣動聽的回音。《聖經》上說‘溫和能驅走憤怒’,當你和你的同學玩的時候,你也要記住這句話。

“如果有人對你不禮貌地大聲說話,你要記著回聲的故事,讓你的話語盡量和氣一點。當你放學回家,發現你弟弟在生氣時,如果你溫和地和他說話,他的嘴角會慢慢露出笑容,說話也會變得和氣起來。羅伯特,不管你在田野裏,還是樹林裏,在學校、在家,或是在外邊,不論在什麼地方,都要記住要這樣做。”

和藹可親本身就是美好和善良的,它能產生純潔和愛。

[BT2]小少爺的把戲

一個富翁老來得子,所以對這個寶貝兒子就特別的溺愛。而這位小少爺也就格外淘氣。

一天,小少爺爬上門前的大樹上玩,有個書生從樹下路過,小少爺就站在樹上朝下尿了一泡,澆了那個書生一身。書生很是氣惱,嚷嚷一通也就走了。富翁知道了哈哈大笑。

第二天,小少爺又爬到了樹上,這次他尿到了一個商人。商人一見是富翁的公子,馬上轉怒為喜,連想富翁誇獎小少爺聰明:玩的把戲都跟別人家的小孩不一樣。財主高興,小少爺也高興。

第三天,玩上癮的小少爺對著路上急馳的一匹快馬撒尿。這次卻沒有以前幸運了,馬上騎的是一個江湖大盜,大盜哪裏吃得了這個,縱身上樹,一把將小少爺扔出去老遠,小少爺一命嗚呼。

縱容別人的錯誤,會使其在錯誤的泥潭裏越陷越深,最終貽害終身。對小孩如此,對大人亦然;對我們自身,要時刻反省,不要迷失在吹捧恭維的虛幻中。

[BT2]小小的陽光

以前,有一位可愛又善良的女孩,名叫埃爾莎。她有一位年紀很大的老奶奶,頭發都白了,臉上也布滿了皺紋,因為身體虛弱,不能下地行走,隻能長年躺在床上。

埃爾莎的父親在山上有一棟大房子。

每天,太陽都從南邊的窗戶裏射進來。房子裏的每件東西都亮亮的,漂亮極了,陽光照到人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極了。可是奶奶住在北邊的屋子裏,太陽從來照不進她的屋子。

一天,埃爾莎對她的父親說:“為什麼太陽照不進奶奶的屋子呢?我想,她也是喜歡陽光的。”

“親愛的埃爾莎,太陽公公的頭探不進北邊的窗戶。”她父親說。

“那麼,我們把房子轉個吧,爸爸,這樣陽光就可以射進奶奶的房間了。”

“房子太大了,不好轉。”她爸爸說。

“那奶奶就照不到一點陽光了嗎?”埃爾莎問。

“當然了,我的孩子,除非你給她帶一點進去。”

從那以後,埃爾莎一有空閑時間,就絞盡腦汁,冥思苦想,思索著如何能帶一點陽光給她奶奶。

當她在田野裏快樂地玩耍的時候,她看到小草和花兒都向她點頭。鳥兒一邊從這棵樹跳到那棵樹,一邊唱著甜美的歌兒。世間萬物好像都在說:“我們熱愛陽光。我們熱愛明亮、溫暖的陽光。”

“奶奶肯定也喜歡的,”孩子想,“我一定要帶一點給她。”

一天早晨,她在花園裏玩時,看到了太陽溫暖的光線照到了她金色的頭發上。然後,她低下頭,看到衣擺上也有陽光。

“我要用衣服把陽光包住,”她想,“然後把它們帶進奶奶的房子。對了,就這麼辦!”於是,她跳了起來,跑進了奶奶的屋子。

“看,奶奶,看!我給你帶來了一些陽光!”她叫著。然後,她打開了她的衣服,可是非常奇怪,看不到一絲陽光,剛才那些陽光不知道都藏到哪裏去了。

“孩子,陽光從你的雙眼裏照出來了,”奶奶微笑著說,“它們在你金色的頭發裏閃耀。有你在我身邊,我不需要陽光了。”

埃爾莎不懂為什麼她的眼睛裏可以照出陽光。但她很願意讓奶奶高興。

每天早上,她都在花園裏玩耍。然後,她跑進奶奶的房子裏,用她的眼睛和頭發,給奶奶帶去陽光,帶去歡樂。

寄予同情就像饋贈其他禮物一樣。重要的是內心的感受。

[BT2]女兒打算盤

三年級的時候學珠算,首先要過的是打“百子”關。燕燕打算盤的速度是全班最慢的。每次打百子就提不起精神,找不到感覺。

父親並沒有責備女兒,經常鼓勵她,並決定幫她找到打算盤的感覺,讓她相信自己行。

一天,他把女兒叫到身邊說:“爸爸相信你打算盤是絕對會快的。”

“爸爸,為什麼說我會快呢?”女兒不解地問。

“你想一想,你小時候有沒有上幼兒園?”

“沒怎麼上。”

“對啊。別的孩子小時候都受過一係列的手工訓練。而你沒有受過訓練,爸爸像你這麼大的時候,比你還慢。我們來做個試驗,爸爸拿表給你看時間,爸爸不相信你會慢。”

女兒躍躍欲試。

為了保證女兒的成功。父親把加到整十數的答案都寫在旁邊。婷婷打得很慢,可答案絕對是正確的。她每加十位,父親就為她歡呼:“對了,又對了。”

“爸爸,慢不慢?”女兒望著父親的眼睛尋找信心。

父親激動地說:“真不錯,第一次就全對,我小時候練五六遍都沒打對,還弄得滿頭大汗。”女兒興趣越來越高,本來最怕打百子的她現在卻不願停手。

“爸爸,我還要打,我還要打。”

第二天,動作快了;第三天,又前進了一步。就這樣動作越來越快。不到40天,居然從20多分鍾發展到1分30秒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