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處世藝術3
跟周恩來學以
小促大
周恩來在其一生的領導實踐中,一貫注重抓主要矛盾和重大問題。《紐約時報》在一篇社論中說:"在中國成為世界政治大國的曲折過程中,幾乎沒有一個重大的角色是周恩來沒有扮演過的,而且幾乎總是成功地扮演的。"
但事實上,周恩來對"小事"也十分關注。尼克鬆說:"周恩來具有一種罕見本領,對瑣事非常關注,但沒有沉湎於其中而不能自拔。"
周恩來處理"小事"有三個特點:
1利用"小事"解決重大問題
1954年4月,周恩來親率代表團出席為解決韓戰和印度支那問題的日內瓦國際會議,會議期間,近千名各國記者的目光,時刻注視著中國代表團。為了讓世界了解新中國,代表團為各國記者舉行電影招待會,放映《一九五二年國慶節》,一位美國記者看了影片後說,這部影片說明中國在搞軍國主義。
周恩來聽後說,即使個別人這樣說,也值得注意,所以他決定再給他們放一部《梁祝哀史》。工作人員考慮為了便於外國記者能理解劇情,就請懂越劇的同誌寫了份十五、六頁的說明書。
周恩來得知後批評說,這是"不看對象,對牛彈琴","長達十幾頁的說明書誰看,我要是記者,我就不看。"工作人員笑著說,給洋人看這部電影才是"對牛彈琴"。
周恩來說,那要看怎麼個彈法,用十幾頁說明書去"彈",那是"亂彈"。我換個彈法,在請柬上隻寫一句話:"請您欣賞一部彩色歌劇電影——中國的《羅蜜歐與朱麗葉》。"放映前用英語對劇情作三分鍾概括介紹,並帶點悲劇氣氛,一下子就能把觀眾的思路引入電影。周恩來還說:"你就這樣試試,我保證不會失敗。不信可以打賭,如果失敗了,送你一瓶茅台酒。"
大家按著周恩來的主意去做。放映那天,各國記者在開映前十分鍾就坐滿了劇場,數百名觀眾,被電影中絢麗繽紛的畫麵所征服,為高雅委婉的唱腔所傾倒。當演到"哭墳"和"化蝶"時,觀眾的激動也達到高潮,不斷有陣陣啜泣聲,影片結束,華燈複明,觀眾仍然如醉如癡,全場靜默一分鍾後,才突然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一位外國記者說,中國還在朝鮮戰爭和土地革命中,拍出這樣的片子,說明中國的穩定,這一點比電影本身更有意義。各國記者通過周恩來選擇安排演電影的"細末小事"中,對新中國了解得更加生動、具體了。
2"小"中求大,為解決大事創造良好的氣氛和條件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鬆訪華期間,周恩來專門到上海看望了美國國務卿羅傑斯,當周恩來發現羅傑斯等住在錦江飯店十三層時,馬上意識到這是接待人員的疏忽,因為西方人最忌諱"十三"。
當周恩來走進羅傑斯的套房,官員們都站起身來,但笑得很不自然。幾句寒喧過後,周恩來說:"有個很抱歉的事,我們疏忽了,沒有想到西方風俗對'十三'的避諱。""我們中國有個寓言,一個人怕鬼的時候,越想越可怕,等他心裏不怕鬼了,到處上門找鬼,鬼也就不見了……西方的'十三'就像中國的'鬼'。"說得眾人哈哈大笑。這樣一來,不但消除了對方的誤會,而且贏得了友誼。
中美兩國經曆了二十多年的對抗之後,基辛格1971年7月第一次秘密訪華,他同隨員情緒都很緊張。在客廳迎接周恩來時,他們排成一行,垂手站立,表情僵硬,顯得手足無措。
周恩來與他們握手寒喧時,如老朋友晤麵,語調熱烈親密,輕鬆自然。在與霍爾德裏奇握手時,周恩來說:"我知道,你會講北京話,還會講廣東話,廣東話我都講不好,你在香港學會的吧!"在與洛德握手時說:"小夥子,好年輕,我們該是半個親戚。我知道你的妻子是中國人,在寫小說,我願意讀到她的書,歡迎她回來訪問。"
周恩來如同親朋好友聊家常,談的又都是瑣碎小事,但卻使本來緊張、拘束的客人一下子變得活躍了,為會談創造了良好的氣氛。
3從小事入手,提高下屬的思想層次和工作能力。
周恩來有時非常計較"小事",一分錢、一把糖、一包雞毛菜,……總而言之,他不占公家一丁點兒便宜。在他身邊工作的同誌見怪不怪,久而久之,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也都養成了廉潔奉公、不貪便宜的良好品質,可見,"小事"的作用不小。
周恩來還常常通過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對幹部具體"傳、幫、帶",提高他們處理問題的能力。中國代表團在日內瓦會議上舉行新聞發布會,台灣中央社記者王家鬆遭到中共新聞聯絡官拒絕入場。
這事後來被周恩來知道了,便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新聞聯絡官說要警惕王家鬆在這裏製造兩個中國的假象。周恩來說,警惕性是必要的,但沒有事實根據的警惕,就會製造緊張,給工作造成損失;把人家拒之門外,既不利於人家了解真實情況,又於情理不合,沒有根據地說人家是國民黨的官方代表,反給人造成"兩個中國的假象"。
接著,周恩來還教給他補救的辦法,從大陸的記者中找一位便於和王家鬆接觸的,向這位台灣記者作些解釋,並告訴他歡迎參加今後大陸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周恩來同時又叮嚀要掌握好分寸,要顧及到對方的處境,不要使王家鬆為難,更不能使他丟了飯碗。
跟周恩來學講究
策略
1966年底,周恩來約見陳毅,話語充滿憂慮:"這麼大國家,千頭萬緒,我總不能沒有幾個幫手吧?部長們都被打倒了,他們的工作誰來做?我想安排部長們向群眾檢查,爭取盡快過關,把各部工作抓起來。"周恩來見陳毅點頭,話頭一轉:"陳老總,我想讓你帶個頭,你看怎樣?"
"叫我帶頭?"陳毅明白了周恩來的意思,"叫我向造反派作檢討?我有什麼錯誤?"
"陳老總,"周恩來注視著陳毅:"就忍了這一次吧!"他分明是在求他了。正巧,這時秘書來通知,接見外賓的時間到了,周恩來拉起陳毅:"陳老總呀,你是外交部長,外交工作一天不能中斷,你要總是被包圍,被批判,工作讓誰抓?我要管的方麵太多,我一個人頂不下整個天哪!"
陳毅見周恩來動了感情,不忍再惹他煩惱,就說:"好,想通了,我來找你。"
幾天後,陳毅推開周恩來的門:"總理,我想通了。從今天開始,不再放炮。我檢討,爭取早日得到群眾諒解,把握好外交部的工作。"
周恩來跨前一步,緊緊握住陳毅的手,激動而又深沉地說:"好!你帶個頭,以大事為重。"最後還叮嚀陳毅:"檢討不要太長,寫好拿來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