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長市副市長胡振龍中等個子,但長得肩寬背厚,四方臉,眼睛不大,但目光遙遠而深邃,他從不定眼看人,無論是在會上講話,還是單獨同你談話,他的目光看上去似乎一片茫然,卻又讓你感覺到你的一言一行包括你的內心世界都在他的目光控製下,透露出一種無形的威嚴。
半年前市長宋加堂遇車禍意外殉職,胡振龍主持工作,半年來他作風上縝密有度,工作上雷厲風行,可謂是順風順水。眼看著龍長市政府的第一把交椅非己莫屬,可是就在政府換屆的前夕,意外發生了。
胡振龍的兒子胡小龍在市電業局財務科工作,半年前他在一家KTV相識了一位叫萬人迷的服務員,她長得花容月貌,氣質超群。大眼睛、深眼窩、雙眼皮、長睫毛,眼睛一眨巴,睫毛一忽閃,男人的心就會跟著怦怦地跳起來。讓胡小龍愛的死去活來,這件事很快傳到胡振龍耳雜裏,胡振龍堅決反對,誰知胡小龍竟攜那位萬人迷私奔了。
這件事很快在龍長市傳播開來。子不教父之過,胡振龍責無旁貸,難辭其咎,作為一市之長,但也不誤大礙。可是,就在這關鍵點上,有人就借題發揮,小題大做,說什麼胡小龍是攜帶公司百萬巨款跑的。一時間人雲亦雲,滿城風雨。胡振龍有口難辨,正逢麵臨政府換屆,他心裏七上八下,很不踏實。
昨天夜裏他做了一個夢:他和剛上任不久的市委書記於光遠在一條河邊釣魚。於光遠說:“胡副市長,要想釣到大魚,我認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要選擇好時機;二是要有一副好魚杆;三是要有一顆平常心。”
胡振龍回答說:“於書記說得很精辟,不過我看還得加上一條,就是緣分。薑子牙不是說嗎:釣魚是願者上勾。”
話剛落地,於光遠就釣上來一條大花蓮,顏色青青的,於光遠抓在手,高高地舉過頭頂,完全一副勝利者的姿態。
見到此景,胡振龍內心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囧境。過了不多時,胡振龍看到有一條比於光遠那條還要大的鯉魚已咬勾,可能是求勝心切,用力過猛,魚在被拉起離水麵足有一米多高時,魚杆折斷,眼看著魚翻了一個跟鬥,遊向遠處。搞得胡振龍十分懊惱。
於光遠笑著說:“胡副市長,我說的對吧,魚杆不行,也是瞎忙活嘛。”
一夢醒來,胡振龍點上一支中華煙,隨著徐徐的煙霧,他思緒萬千。
這次人代會對於胡振龍來說可謂意義重大。胡振龍已四十七歲,這可能是他唯一機會了。六年間,龍長市的GDP翻了一翻,作為常務副市長,他功不可沒。但是有一個心結,自於光遠被省委委派到龍長擔任市委書記兼市人大主任以來,胡振龍總是感覺到這位年輕有為的一把手和自己的關係有些隔閡,特別是在發展理念上兩人不是太合拍。
於光遠的發展理念是全麵、持續、協調發展:即以特色農業、旅遊業為重點,打造綠色、美麗新龍長。胡振龍則認為龍長是全省聞名的貧困市,GDP列全省後列,應依托龍長豐富煤炭資源優勢,加快發展以能源為核心的工業體係,走超常規、跨躍式發展道路,盡快使龍長擺脫發展落後的帽子。究竟哪一種發展模式是正確的,胡振龍認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應該用實事說話。讓快速發展的經濟數據來說服於光遠同誌。
於光遠曾是原省委一號首長長征同誌的秘書,三十九歲,身高一米八五,愛好體育。一道劍眉氣勢如虹,一雙探求未知的眼眸蘊藏著波濤。
半年前從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的位置上空降到龍長任市委書記並兼任市人大主任。於光遠在龍長幾乎沒有什麼人脈,半年多來,他作風民主,工作務實,為人低調,謹言慎行,在龍長人氣一路飆升。
於光遠對各位常委非常尊重,特別是胡振龍,每次重大議題都做到了事先通氣,每次重要的會議幾乎都主動請求胡振龍講話,可是胡振龍總是感覺到於光遠對自己是敬而遠之,兩人之間有一層窗戶紙隔著。
隨著於光遠在群眾間的威信不斷提升,他骨子裏那種奪人的氣魄越來越顯現出來,胡振龍感到了絲絲的壓迫。
於光遠作為市委書記和市人大主任,他對人代會的作用舉足輕重。作為主要的市長候選人,自己能否順利過關,胡振龍深感底氣不足。哎!仕途啊仕途,你讓人喜來讓人憂,無奈之下他想起了曹操的那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