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山下紅旗招展,人頭攢動,數百輛工程車一字排開。一個小山坡上懸掛著“大梁山公路開工儀式”幾個大字。
胡振龍站在話筒前大聲說道:“同誌們,今天大家盼望已久的大梁山公路終於開工建設了,這是我們龍長人民的一件大喜事,下麵請市委書記於光遠同誌作重要講話。”
於光遠身著藏青色茄克衫,黝黑的發絲被風輕輕地卷起,顯得格外地精神。他略顯激昂地說:“同誌們,大梁山公路是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龍長市上下各級領導的大力協作下開工建設的。它包含著上級領導的關懷,包含著全市人民的重托,包含著十多萬大梁山人民對幸福生活的渴望和期盼。
大梁山公路全長七十七公裏,橫貫大梁山區南北。它是大梁山人民的幸福路,是我們黨的一條民心路;是我們龍長四百萬人民全麵奔向小康的希望之路。
希望建設者們發揚精心指揮,精心施工的工作作風,嚴把工程質量,嚴格按標準施工。要帶著感情、帶著重托,修一條精品路、放心路、致富路。”
於光遠越講越激動,最後他引用毛澤東的一首詩結束了講話:
萬裏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
今日得寬餘,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風檣動。
龜蛇靜,起宏圖。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於光遠一番慷慨陳詞博得了全體建設者長時間的掌聲,胡振龍臉上同樣掛著一絲笑容,可是他眼睛緊緊地盯著眼前這位比自己年輕八歲的市委書記。
大梁山公路從十多年前浩森副省長任龍長市委書記時就提上了市委市政府的議事日程,可是曆屆政府都使了渾身解數無法解決,都是因為資金問題被檔住了。
胡振龍與市交通局長陸有順多次跑到省交通廳要錢,得到的答複隻有一個,經費困難,暫緩解決。
可是眼前這位年輕人身上有一種敢於挑戰,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他竟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就爭取到了省政府五個億的專項建設資金,破解了困擾了龍長市十多年的政治難題,贏得了十多萬老百姓的支持和擁護。胡振龍內心默默地說了一句:“後生可畏啊。”
就在開工儀式就要結束的時候,交通局長陸有順拿著一支毛筆走上台來,大聲地說:“大梁山公路順利開工,兩位領導功不可沒。大梁山公路的最大工程一號大橋馬上也要開工,可是大橋還沒有個名子。今天正好二位領導都在場,就給大橋起個好名子吧。”
於光遠用商量的語氣對胡振龍說:“胡市長是龍長本地人,對這片土地自然感情深厚,就請胡市長起個名子吧。”
胡振龍聽到於光遠說這番話,謙虛地說:“於書記,說句實在話,大梁山公路是你親自拍板,親自到省裏解決了資金問題,這個名子是非你莫屬啊。”
正當兩人爭執不下的時候,突然圍上來一幫大梁山的農民,隻見他們人人身上背著一個重重的竹筐,個個臉上掛著一串串汗珠,他們喊著要找於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