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業軍說:“楊董事長說得很對,以後我多下來走走,多感受感受,接接地氣,受受教育嘛。”
楊業功看了看表說:“譚副主任,時間差不多了,咱們應該去用餐了。”
晚上,帝豪酒店二樓的玫瑰大廳花燈綻放,名貴花木散發著怡人的芳香,音樂噴泉噴湧著夢幻般色彩和旋律,血紅色大理石地板盡展華貴氣派。
剛一落座,譚業軍一看到大高角杯就鄒著眉頭說:“到下麵企業來檢查工作,實際上就是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了解情況,聯絡聯絡感情。
可是下麵的盛情我很難應付,這次我們這個組要抽查十多家國有企業,這十多斤茅台酒我是必須要帶到胃裏去的,否則你們這些做老總的是不會答應得,盛情難卻嘛。”
楊業功說:“省國資委的領導日理萬機,我們一年見不了幾次麵,領導下來檢查指導工作,是對我們這些做企業領導人工作的巨大鼓勵和支持,我們的熱情高一點,譚主任,你這管理著一百多位國企老板的大老板也應該理解才是。”
說話間服務生給每位客人各端上來一罐佛跳牆,楊業功說:“這可是帝豪酒店的招牌菜,譚主任你嚐嚐。”譚業軍拿起小勺,嚐了一口說:“味道鮮美,比省城的酒店做得地道,”
楊業功說:“啟壇葷香飄四鄰,佛聞棄撣跳牆來。”
“佛跳牆”這個名菜之所以名聞天下的原因,它可謂集山珍海味之大全,集中國烹飪技術之大全,其原料有海參、魷魚、乾貝、魚肚、魚唇、雞、鴨、豬肚、香菇、蹄筋、筍尖、火腿、鴿蛋等。
加工烹調過程要求極其嚴格,首先根據各原料的情況分別蒸煮好,然後配上佐料冰糖、薑、蔥、桂皮、福建老酒、茴香。裝入壇中,蓋上荷葉,再用玻璃密封。以旺火燒開後改文火煨之。要求達到爛而有形、味中有味、香留齒牆。
“佛跳牆”原名“福壽全”,為福州老牌“聚春園”所創,說起來還有一段有趣故事:
從前有一個富翁攜帶全家男女老少前來聚春園。一是慕其名,二是為了顯示闊綽,點了所有的名菜。廚師便來了一個兩全俱美的辦法,考慮到將全部名菜上完肯定吃不了,而采取每菜一小點,合起來煨在一起端到桌上。老富翁一看竟是一盆大雜燴,怒責酒家。
但酒家的掌櫃是一個小夥子,聰明伶俐,有隨機應變之才。便說:“老先生一臉福像,真是‘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現在全家團圓,子孫滿堂,真為‘福壽全’也,故借此名菜獻上以祝賀先生。”富翁聽之大喜,食之果然大開胃口。如是便到處誇獎此菜,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千傳萬。很快就傳遍了神州大地。
幾名秀才也慕名到聚春園來訂了“福壽全”,去野外聚餐。既是春遊,也是吟詩會。但是菜冷了,隻有用火煨熱。因而渾香飄溢,飄進了田野,飄進了寺院,飄入了僧人的肺腑。
寺裏的僧人禁不住誘惑而偷偷跳牆出寺,和秀才們共享美酒佳肴。一觴一詠,情盡樂極。一秀才吟出:“啟壇菜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