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七時,龍長市常委會議室燈火通明。於光遠習慣於白天調查研究,晚上決策問題。常委會晚上召開,已成為自於光遠主政龍長以來的一個特色,各位常委早已習以為常。
原來常委會議室的正麵牆上掛著的“為建設大而強,富而美的新龍長而努力奮鬥”十八個大字,現改成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八個大字。
“為建設大而強,富而美的新龍長而努力奮鬥。”是前任市長宋加堂提出來的。在老市委書記按部就班地到點退休,於光遠未到任前,宋加堂是集市長、市委書記一身兼。
滿懷豪情的宋加堂在多次會議上提出了用三到五年的時間把龍長經濟跨入西山省經濟發展第一方陣,把龍長市建設成為大而強、富而美的新型工業化城市。
其實宋加堂內心非常清楚,麵對龍長這個以資源為依托的全省聞名的欠發達地區,用三到五年的時間追趕上省內的經濟強市,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天方夜譚,猶如癡人說夢。
但是市委宣傳部的那幫筆杆子們還是堂而皇之地把宋加堂的這句話,用十八個正方體的鎏金大字,端端正正地掛在了常委會議室正麵的牆上。可是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目標遠大的宋加堂主政龍長不到半年就因一次意外結束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自於光遠擔任龍長市委書記以來,作風務實,勤政為民。他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堅持既要青山綠水,又要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他反複強調要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從龍長的實際出發,不搞形象工程,不作表麵文章。腳踏實地,努力工作,讓老百姓真正享受到發展帶來的實在利益;讓人民的生活真真切切的得到改善。
為此宣傳部的那幫筆杆子們又費盡心計,冥思苦想,把常委會議室正麵牆上的十八個鎏金字撤下來,換成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八個鎏金大字。
一般開會都是一把手最後一個到場,然後是全體起立,鼓掌歡迎,這幾乎成了中國特色。而於光遠卻反其道而行之,他總是提前十五分鍾就來到會場,喜歡在開會前和大家聊聊天,因為他認為這樣做往往會有意外的收獲。
於光遠第一個來到常委會議室剛坐下,紀委書記王法泉也緊接著走進來。他向於光遠點了點頭:“於書記思路敏捷,行動迅速,我們這些老家夥有點趕不上節奏。”
於光遠伸出手來示意讓王法泉座下說話:“王書記,礦工俱樂部的那個警務室撤下了嗎?”王法泉回答:“撤了!撤了!他們竟敢把市委書記扣了,做得也太過份了,要是傳到網上,龍長在全國就出大名了。
聽說公安局黨委已經對當日值勤的公安幹警牛樂山做出了開除警籍,調離公安崗位的處分決定。”
於光遠一臉嚴肅地說:“他們這樣做隻能讓領導幹部更進一步脫離群眾。這件事情責任不在牛樂山同誌,一半的責任在我身上。作為市委書記下基層太少,書記這張麵孔在群眾中還很陌生,所以才造成了誤會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