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如水,誰為蓮?蓮出汙垢,誰為塵?紅塵舍利,誰為子?子若是我,我是誰?
***************************************************************************************
高考預選,朱啟明全級考分第一,遙遙領先於第二名。
這幾天朱啟明都沒有胃口,飯量明顯不如以前,兩個同伴“飯夥”嘲諷他:“第一名可以充饑?”校醫囑咐朱啟明,你是神經性胃炎,心理要放鬆。
朱啟明每天晚自習後都和張嫻在操場上跑三五圈。張嫻近一米七的個頭,體重最多也就是五十公斤,但身輕如燕、捷步如飛,兩圈跑下來朱啟明就明顯體力不支。這在以前,跑到第三圈才會體感疲態,顯然攝入能量不足。
朱啟明跑完五圈已經汗流浹背,氣喘如牛了。
“走,街上吃碗涼皮。”張嫻提議。這一年的近距離接觸,朱啟明已有朦朧賞月、霧靄看花的悠揚詩意美,猶如薄暮中翩翩的彩蝶,在絢麗的微風中飄揚,互相追逐著縹緲的溫情,傾聽彼此內心深處的低聲淺唱吟哦。熏香的輕風冉冉,霓裳在陽光下盤桓,靈魂隨你遊蕩,承載你我愛的思念,但都深深埋在綠色的後花園,靜靜地守候著愛的綻放。沒有誰先把掩埋的掌心攤開,一旦攤開,就會在灼熱的日光下離散。
“也好,今天我就都沒吃東西。”朱啟明有氣無力,語調蔫不唧唧。
“你考的不錯,準備報考什麼誌願?”張嫻問。
朱啟明正想回答,同桌小李從身邊倏忽走過,做了個鬼臉,吹了聲口哨,朱啟明知道那家夥的意思,在校園這種事情已經見怪不怪了,班主任有時對“當事人”提一提,說一句“不要影響學習”,一般不會較真。朱啟明和張嫻接觸並不過密、也不出格,學習也還不錯,班主任從沒找過他“談心”。
“人民大學。”朱啟明斬截明快,確乎如囊中取物一般。
“沒問題,你一定成功,我給你講個故事,這是我媽媽給講過的——”張嫻輕音曼語地講了起來:
“很久以前有個部落,這個部落有一個傳統:青年人想結婚,先要學會捕捉牛的技術。捉了足夠的牛,作為聘禮,送給女家,才可以成家立室。最少的聘禮是一頭牛,最高是九頭牛。這個部落酋長有兩個女兒。有一天,一個青年走到酋長的麵前,說愛上他的大女兒,願意以九頭牛作為聘禮迎娶她。酋長聽了之後,大吃一驚,忙說:‘九頭牛的價值太高了,大女兒不值,不如改娶小女兒吧,小女兒值九頭牛。’可是這位青年堅持要娶酋長的大女兒,酋長終於答應了他,這件事轟動了整個部落。
“一年後的一天,酋長經過這位青年的家,看見他家正舉行晚會,一大群人圍成圓圈,正欣賞一位美麗的女郎載歌載舞。酋長十分奇怪,去問那位青年這個女郎是什麼人?怎麼酋長會不認識呢?年青人回答:‘她就是酋長您的大女兒啊!’年青人以‘九頭牛’的價值對待他迎娶回來的妻子,同時酋長的大女兒也確信自己的價值是最高的“九頭牛”的時候,她便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張嫻梨花一枝春罩霧,媚眼含羞低下頭,詭秘一笑,故事結束了。
不需要畫龍點睛,朱明誌是聰明絕頂的人。
每天,從他人接受的正向暗示,會帶來喜悅和信心,所以要學會給予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幫助我們更加快樂地麵對生活、學習,使自己變得更加快樂。朱啟明天地日月,恒靜無言,空山路遠,時光闃寂,故作笨伯,回應張嫻:
“到哪裏去捉這麼多牛,野牛嗎?——老板,再來點辣子!”
“辣子就在你手旁。”張嫻淺淺凝眸嗔,嬌媚容顏對君附,淡淡地說,對朱啟明的“惡意曲解”不以為意,因為“亂點辣子”已經告訴她:朱啟明已經領悟了故事的意思。
朱啟明的領悟比故事本身固有的“暗示”還要再多一層,是“暗示”之外的“暗示”,悟明第二層“暗示”後朱啟明寧靜的心隨風漫舞起來,便“亂點辣子”;張嫻為了表現“我已經懂得了你”,用“辣子就在你手旁”來暗喻,不過這種提醒讓朱啟明很難堪,“難堪的舉止”恰恰暴露了“君心大亂”。一步踏盡一樹白,一橋清雨一傘開,彼此踏進了對方嗬護的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