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鶯大夫和另一位醫師是縣醫院內科門診的雙壁,正巧那位醫生也因急事請假,劉大夫則正常出勤就顯得至關重要,所以,隻是在張子華病危的那幾天請了“囫圇假”,危險期過後,立即投入工作,張子華老師的陪護就落在朱啟明身上,劉大夫在不忙的時候隨時過來,隻有上下樓的功夫,即使請假,有危重病號就診,她也不願意閑下來,與看《血疑》那會簡直判若兩人。她自己也很懊悔和愧疚,如果自己不沉醉於“幸子”,密切關注丈夫當晚的異常狀態,發現會更及時,肯定不會這麼嚴重,要不是小朱過來找他,可能要壞大事了;丈夫慫恿小朱替考,結果導致人家三年不能參加高考,這基本上就廢掉了他的學場生涯,小朱不怨不恨,反而過來寬慰,這小夥子實在有情有義、仁至義盡,出了這突發事件,還主動住下來伺候,便盆熏臭熏臊,不是至親沒誰願意幹,這小夥子實在不錯。劉曉鶯已經看得出來兩位少男少女的心思,不過年齡都還小,高中生,還是學業為重,隻要不過分,她和張子華都是睜隻眼閉隻眼,還好,兩人都克製的十分得當,這對二十歲左右的小青年來講,很不容易。也對自己教女有方感到自豪。
張子華夫婦曾經私下討論這事,對朱啟明家族的背景很有疑惑,依稀覺得張家和朱家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三年前,朱龍雷住院的時候,看到這個名字,李曉英立即就警提了幾分,朱龍雷——朱龍雲,咋越聽越像兄弟倆!後來旁敲側擊朱啟明,他說他曾有個叔叔在解放前早就被淹死了。去年暑假到山西本想細細問一下母親,她的第一任丈夫那個朱龍雷,除了知道他是鄆城人之外,具體是哪鄉哪村,姓氏名誰?母親不應該一直掛懷,既然已經重組了家庭,就沒有必要再找這個朱龍雷?母親和朱龍雷還有一個兒子,在美國,沒見過,隻知道問老媽要不要錢,神龍見首不見尾,神秘得很;母親不要他的錢,也很少提他,奇怪了,他們當年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樣找呀找的,如果讓父親知道了,豈不是件很難堪的事情?真的找到了,又能如何更難堪,母親的一片癡情,也真是撼天動地的了,不過,也懶得去給她費心去找,找到了可能會招致一係列麻煩事,父母都這麼大年紀了,應該安度晚年不宜節外生枝。去年在太原住了十天,整天激動又興奮,隨後又去了五台山,急急惶惶居然忘了細問其中原委,況且母親也沒再主動提這檔子事。
如果真的像預想的那樣,這樣聯姻多少有點別扭,但看他們二人如此篤情,似乎已經深如骨髓,表麵看上去又疏淡如水,以後如何發展,結局怎樣,不可預見!
本計劃今年暑假還要去看看,給二老裝上電話,也便於聯絡,可是,這倒好,張子華突然病倒,一會半會也不能成行了。
半個多月過去了,張子華一天好似一天,朱啟明晝夜寸步不離,悉心照料,從吃喝拉撒到讀書念報,朱啟明文武雙全微微不至。院長過來點讚朱啟明,這小夥可堪是“五講四美三熱愛”的標兵,如果不是小朱,劉大夫也很難安心就診,你從側翼支持了醫院的工作。後來聽說朱啟明的“意外事件”,院長還告訴劉曉鶯說,如果他願意,我在醫院可以給安排非職業性的崗位,然後自己通過學習考試,慢慢就可以轉正;既不是兒子,又不是女婿,這麼好的小夥子,哪裏找?說得劉大夫滿臉開花。
朱啟明坐在病床前,正在給張子華讀《齊魯晚報》,忽然背後伸出纖纖玉指捂住了朱啟明的雙眼,隻聽見張老師“咂則”一聲,十指剝春蔥立刻散開,張老師還沒來及嗔怪,張嫻“嘻嘻”怪笑,“怎麼啦,撿到錢了?”朱啟明搭起二郎腿,頭都沒轉,用後腦勺問。“俗不可耐,張嘴就是錢,這比錢還金貴,告訴兩位先生:預選考試,奴家俺全級第二名,與第一名隻差0。5分!”張嫻驚喜難抑,用嫋娜繡拳狠狠地錘打著朱啟明後背,坐在床上的張子華聽罷眼睛驀然一亮,正想說什麼,麵前突發的一幕讓他舌撟不下——
朱啟明遽然間,華美回眸,華麗轉身,一下子抱住張嫻如柳細腰,像林下清風起,依依垂柳飄,張嫻的連衣裙下擺,捉風捕月,蓮葉乘風,颯颯颯旋轉在潔白如雪的病塌前,張嫻忘乎所以,嫻靜如月照水的芳範早已不見蹤影,她俊不禁隨口高叫“啊—啊—啊”——
“放肆!”——嘎噔,朱啟明立即停止旋轉,放下張嫻,兩人自覺失態失儀,麵麵相覷,一動不敢動,朱啟明氣喘如牛,張嫻嬌喘微微。
“姑娘家家的,像什麼,這是醫院!才考個第二,就高興成這個樣子,得意忘形!”張子華抑製住哭笑不得的內心,表現出來的是長者的威嚴和冷峻!
“對不起,張老師。”我是替張嫻高興,朱啟明不敢抬頭。
“對不起爸爸,我也是情不自禁。”
“凡事要冷靜理智,文靜持重,雖然做不到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但至少也不可放浪形骸吧,想當年我考高中是全地區第一,半年後你外公才從別人那裏獲悉。情不禁也要注意場合,都像你情不自禁,醫院不久成了歌舞廳了。”此時,張子華也覺自己隨口說出來的一個比方很戲謔,再也禁不住了,“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兩人相視一怔,大惑不解,這老先生賣的什麼藥?——張嫻嘴一努,朱啟明眼眉一展,兩人頓悟心解,便雙手向牽,哈哈大笑。
“搞什麼鬼,別人投訴你們太吵了。”護士進來製止。
張嫻一伸舌頭,一擠眼,用食指放在嘟起的嘴唇上“噓”一聲,然後對傻萌萌、還沒跳出狀態的朱啟明說了一句“Bequiet!”?
“教務處主任建議我報考‘人大’,她說她同學在裏麵負責招生工作,隻要我上了線,就沒問題。”張嫻頗有幾分自信。她的自信是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上,從下學期開始,張嫻的成績一直穩步持續上升,一直到現在的全級第二名,朱啟明感到很奇怪,張嫻根本不是那種學習非常刻苦努力的人,從沒有因為學習把自己搞得風頭雨腦,不過她很講求方法和效率,而且善於複習、預習和總結,非常注重課外閱讀——中文的和英文的,這些朱啟明在後來的幾年複讀中從不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