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1章 道人庭宇靜,開卷貝葉書(1 / 3)

朱啟明來青島的前夜,去了三聖廟,和圓叔攀談到深夜。出來時,圓叔送給朱啟明兩本書:《壇經》和《坐禪心要》,告訴他心煩意亂時可以讀一讀《壇經》靜心,用功過猛心力俱疲時可以按《心要》打坐,好處多多:可以使人的內部微循環處於更深層次,身體內外達到平衡;也是是一種淨化心靈的方法,使我們能以寧靜、平穩的方式去麵對生活上的緊張、困難和問題,通過觀察自我身心的實相,能將困擾從根拔除,正麵思考問題。

對目前最實用的好處是,消除疲勞,增加記憶。圓叔講:隻要靜坐5~10分鍾,人的大腦耗氧量就會降低17%,而這個數值相當於深睡7個小時後的變化;而當身體和精神完全處於放鬆狀態時,其記憶力幾乎是無窮無盡的,記憶沒有飽和點。

朱啟明相信圓叔所言不虛,二十幾年難得有如此清靜無繞的優雅環境,今此一得,他將要用心靈之口饕餮一番。

朱啟明第一個動作是拔掉了客廳裏的電話線,然後沐浴更衣,連連長籲腹中濁氣後,將湖色落地簾半掩半開,然後端坐客廳沙發上,他要先嚐試清除大腦中的意識汙垢,微閉雙目,按《心要》所說的要領:調身、調息、調心。

說起來簡單,真正做起來並不容易,或許是吃的太飽,或許是環境生疏,也或許是過強的“我要打坐”的作意,朱啟明靜坐了十幾分鍾,各種光怪陸離的往昔舊事陳穀子爛芝麻如潮水般滾滾湧來,各種絢麗多彩的暢想遐想夢想,霞思雲想、瑤想瓊思窮思極想..平時都不知道這些趴窩在哪裏,此時統統一股腦兒不期而至,讓你非想非非想;朱啟明左抵右擋,左衝右突,既不能劈花斬柳,也不能化身分形,更不能拔地而起神踏雲端,正在精疲氣盡時,忽然想起圓叔此時的“金剛劍”密語,於是提劍在手:何謂金剛劍?圓叔說,金剛劍者,非金非鐵,收之一塵,展之天地,遇佛殺佛,遇魔殺魔,遇人殺人,遇鬼殺鬼,殺盡一切人我眾生壽者,此乃金剛劍。

見佛殺佛,見魔殺魔,豈非易事?張嫻的音容霎然間躍出,朱啟明遇此“佛”,有力揮劍,無力斬落,接著想起與張嫻水泊梁上浪漫“杏花對”,在教育局門口“龍鳳戲珠”,在唐塔頂上“海市蜃樓”,涓涓如水流,來到了校園的一泓碧湖,以淚合淚以心印心,雙唇微啟,息輕若蘭,身陶陶心醉醉時..憨漢子颯然閃入腦海,欺淩弱小、窮凶極惡、行若狐鼠、奸同鬼蜮,朱啟明舉劍斬“魔”,怎奈一縷紫煙升騰,獰笑嘎嘎,消失地無影無蹤;瞬時間,虛空中,二伢子乘風馭雲而來,纏繞朱啟明幾十年的“蛇恐”浮現眼前,朱啟明高舉倚天長劍,正要與“鬼魅”一決雌雄,不期想,呼延妙心如盈盈秋水嫋嫋飄來,她到底是人是鬼是佛是魔?母親慈慈藹笑,後跟趙飛柳,兩人欲言又止,向霧靄渺渺的父親朱龍雷招手,不遠處佇立一人,狀如鐵塔——圓叔是也..朱啟明遇佛不殺,遇魔不殺,遇人不殺,遇鬼不殺,朱啟明空持金剛劍,萬丈波瀾心,本想空冥裏,豈奈一汗身!——他腰酸腿麻,搓搓雙頰,下座。

第一次打坐失敗。

但萬事即有正反,初次打坐敗而不敗:他終於發現了自己的心底在平素是如此紛亂不堪,也難怪自己禁考的這三年以來,心智越來越差,感受力越來越差,敏銳度越來越差,思考越來越差,貫注力越來越差。記憶力不佳也就見慣不怪了,用這樣的心理氣質讀書複習功課,油鹽豈能滲進來?

不知不覺間,已是夜色朦朧,燈火闌珊,地上華燈與天穹的繁星彙集一片,遠處海灣的燈塔十分明亮,宛如天際間最璀璨的那一顆,那是朱啟明希望之光、是願景之光。朱啟明沒有氣餒,但還是沒有急於去複習功課,而是翻開了《壇經》讀到慧能的菩提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朱啟明掩卷靜思兩年前與呼延妙心之間的“********”事,曾向自己提出人性拷問:萬籟俱靜,孤男寡女,同居一室,合其衾、共其枕,男人真的是冰魂雪魄、坐懷不亂的柳下惠,女人真的是白水鑒心、守身如玉的史貞女?兩人真的會懷瑾握瑜、純正無邪嗎?

到底能不能惹上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