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3月,鄆城縣全麵鋪開土改。
土改工作隊走進了朱家屯,召開小組會議,研究和布置土改工作。先召開農民大會,宣傳土改政策,號召全村貧雇農積極投身土改運動。土改工作組在村裏通過調查、走訪、摸低,找出苦大仇深的貧雇農,然後“紮根”到他家去,與這一家“根子”戶實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勞動。朱家屯第一家被紮根的是憨漢子家裏。
摸清了村裏的基本情況後,土改隊員就教育和引導“根子”—“憨漢子”在全村串連其他貧雇農,團結起來鬥地主。紮根,串連前期任務完成後,土改工作組就組織召開訴苦會,選出苦大仇深的典型,參加全村全鄉的訴苦大會,申訴出自己的苦與恨。在訴苦大會上,會議主持不失時機地問群眾:“那麼,是誰給我們帶來的苦和難?——是國民黨反動勢力,是地主惡霸!”
群眾發動起來了,土改隊又組織全村群眾學習劃分階級成份的政策界限,列出標準,讓群眾對照“標準”去評議村裏的階級狀況。根據《土改法》和《關於劃分農村階級成份的決定》等有關精神,依靠群眾,經縣土改委批準,朱家屯共評出一戶地主,那就是霍家天。被評出的當天,村農會主席****民兵到他家“封家”:貼上封條,嚴禁動用。
霍家天夫婦無路可去,就暫住在朱雲雷家裏,朱誌德一家老小熱情款待。
鬥地主那天,霍家天被拉到土台上,朱家屯全村集結到批鬥場地圍觀,土改工作組讓霍家天主動交代剝削、壓迫農民的罪行。霍家天交代完畢,苦大仇深的貧農戶憨漢子上台揭發了他的罪行:哪一年購買的大片田地、哪一年放高利貸。有的罪名很牽強,購買大片土地不能算作罪行,至於放高利貸,也很難說成十惡不赦,最多算作不厚道而已。霍親家也有“紅色”的放光地方也不能抹殺,他曾經在抗戰中和解放戰爭中資助過遊擊隊,朱誌德找到工作組一五一十有理有據說道了說道。工作組長也承認這一點,但霍家天雖有過進步行為,但他確是地主這也是無法否認的,有田地,有雇工。按照共產黨政策,我們評他為地主,不冤枉;他既然是地主,就必須批鬥,這也是有“杠杠”的,我們並沒有胡來。這樣吧,看你“老革命”的麵子,你們又是親家,他主動交出了100塊大洋,交出田產,根據政策,評他為守法地主,咋樣?
工作組作退步到這個份上,朱誌德也無話可說了。“裏子”雖然保不住,還算給留了個“麵子”——評了個“守法地主”,總算聊勝於無。
接下來就是如何分配霍家天的田產,如何確定分配數量,組織群眾展開討論。最後決定按窮困程度來分配,某家最窮,分給他多少頭牛多少隻羊或錢財,某家無田地或人多地少,分給他幾畝田地等等。分牛羊的那天,組織分牛的農會主席大聲說:“現在,開始分牛,第一個,憨漢子朱開運——”憨漢子聽到點他的名走了出來,全村群眾歡聲雷動,憨漢子興高采烈,滿麵紅光。
霍家天身心受到沉重打擊,大病不起,自覺來日無多,氣息奄奄地對女兒霍眉梅說:“把你公公叫來,我有重要的話給他說。”朱誌德來了,俯下身子對躺在床上的霍家天:“老哥,有啥話,你就說吧。”
霍家天用顫巍巍的手從懷裏一個錦囊說:“你認識這個嗎?”
朱誌德接過來仔細端詳了一下,表情出奇地淡定,說:“認識,舍利子,我家也有一顆。”霍家天並沒有表現出驚訝。
“看你的神情,你好像心裏一直都裝著‘明白’。”霍家天說。
“看來,我們心裏都裝著‘明白’,老哥,你就說說你的故事吧,我洗耳恭聽。”朱誌德說。
霍家天用手帕拭一拭眼角,眼裏發出一片渾濁不堪的滄桑——
朱家兄弟朱明誌和朱明雄兩家男女老少從洪洞大槐樹移民到山東之後,老二朱明雄被安置在聊城;老大朱明誌被安置在菏澤,也就是鄆城朱家屯,你們這一支。當時兄弟分別時,作為日後相認的信物,朱明誌則鄭重地取出紅黃兩枚外型一模一樣的豆型舍利子,把黃色的交給弟弟朱明雄,並相約“紅塵舍利,朱門綿長”祖訓。這些你應該都知道。
聊城朱明雄一支,因保密不周,明末清初有一代子孫對外炫耀舍利子,引起了心懷不軌盜匪的覬覦和騷擾,為了守住傳家之寶,便改換姓氏為“未”遠走江南,在江浙一代做起了絲綢生意。不久,舍利子事情再次在當地傳開,這一次更嚴重,居然傳到太平軍的耳朵裏,被他們汙稱為“妖物蠱民”要收繳銷毀,實際是一位太平軍將領想攫取為己有。迫不得已,舉家連夜逃遁,沿著大運河一路北上,想回到故土山東,盤算著即使不回聊城,也要找到菏澤鄆城這一支,然後合族建個朱氏祠堂。這一次“出逃”,真是把一切都“豁”出去了,路上但有人問詢我們姓氏,就順口答曰“姓霍”。霍家天就這樣叫了下來,按說我叫“朱家天”才對。
一路來到菏澤鄆城,用經商積蓄的錢財買通了潘家鎮鄉府入了朱家屯村籍,並買田置地,家底殷實富足。從那時起,不是被冠以財主、就是稱之為地主,被白道黑道盤剝勒索不斷。汲取前輩的教訓,對舍利子的事一直守口如瓶,也不敢恢複自己的“朱”姓。雖然我也一度懷疑你就是本族朱明誌那一支的後裔,但還是不敢貿然相認,以防造成不必要的猜忌。眉梅嫁過去,提到說婆家也有一顆舍利子,見過一次,和我們家的那一顆大小外形一模一樣,隻是顏色不同。這時我才基本確認你我是同宗同祖,大槐樹朱德心的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