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二十三點都不友好:(1 / 3)

拓跋六修假裝沒有看到衛玠的好奇, 正襟危坐, 目視前方。

衛玠撇撇嘴, 他就知道會這樣。幸好, 他還有二手準備——有胡人血統的阿李和那個當人凳的胡人少年, 都被叫進了馬車陪衛玠“聊天”。

一開始胡人少年並不敢進入車廂, 怕冒犯貴人, 表示他坐在車轅上回話就好。

阿李隻得在一邊耐心解釋,馬車行路太吵,裏外隔著木門說話並不方便, 而如果推開門、拉開簾子太久,衛玠又容易被刮進來的風吹病。

最後還是二舅很霸氣的一句:“那麼多廢話,讓你進來就進來!”

解決了全部的麻煩。

王濟性格不拘小節, 對於和奴隸同處一室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心理障礙。既然衛玠想要, 那麼作為寵愛妹子無極限的西晉好二舅,王濟就會滿足衛玠。

旅途漫漫, 聊天確實挺打發時間的。

一問一答中, 衛玠知道了那少年叫石勹(bao)背, 義譯過來的小字就是匐勒, 是上黨武鄉(今山西榆社)的羯族人。本是部落小帥之子, 如今流落洛京為奴, 跟著繁昌公主的馬夫學手藝,從當人凳練起,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個合格的馬夫。

衛玠這還是第一次知道原來馬夫也需要競爭上崗, 不是誰想當就能當的。

“剛剛城門口的那個胡人商隊你們看到了嗎?”在經過短暫的禮節性了解後, 衛玠就問到了正題上。

拓跋六修雖然在極力假裝出一副冷漠.jpg的模樣,但他投注過來的眼神卻還是出賣了他,他很關心,比任何時候都要關心。

衛玠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他找對了思路。

匐勒和阿李齊聲回答:“看到了。”城門口那個商隊很是顯眼,想不關注都難,大家或多或少都看了幾眼,

“那你們知道他們是哪族人嗎?”衛玠很開心的問了下去。

但衛玠沒想到的是,這個他本以為很簡單的問題,卻實實在在的為難之住了匐勒和阿李。雖然在衛玠看來,所有的少數民族都是一樣的,但在少數民族看來他們卻並不一樣。反正匐勒除了羯族和漢族貴人以外,就辨認不出其他少數民族了。阿李更是,她雖然有胡人血統,卻隻有四分之一,從小在衛家長大,三代世仆,別說見到其他人了,她連洛京都很少出。

最後還是見多識廣王濟二舅,以一種漫不經心的語調,回答了衛玠的問題:“看他們的衣著打扮,多配有雙馬紋和單鹿紋的牌飾,還有他們說的語言,應該是拓跋鮮卑。”

西晉時鮮卑族四分五散,擁有很多不同的部落,拓跋鮮卑便是其中比較強大的一支。“統幽都之北,廣漠之野,畜牧遷徙,射獵為業”。拓跋鮮卑勉強算是西晉的好鄰居,前些年拓跋沙漠汗還在京中為質,深受晉武帝禮遇。十一年前,咳,因為一些原因,衛瓘老爺子設計讓回歸拓跋鮮卑的沙漠汗被自己的父親拓跋力微忌憚,終被人矯詔殺死。

這也是王濟之所以會了解拓跋鮮卑的原因,那年衛恒才和王氏成婚不久,衛老爺子和晉武帝在對於養虎成患的沙漠汗的問題上出現了很大的分歧,最後衛老爺子還是一意孤行,設計鏟除了這個隱患。

王濟當時擔心衛老爺子出事,進而連累了他剛剛嫁作新婦的妹妹。

幸好,最後證明了衛老爺子的決定是對的,拓跋鮮卑內亂,這才讓西晉和拓跋鮮卑的“友好”進行了下去,保證了西晉不至於在其他胡人鬧事時,腹背受敵。

往事不可追,這些往事也僅僅是在王濟腦海快速掠過,他並不會講給衛玠聽。

“拓跋?”衛玠捕捉到了這個熟悉的姓氏,雙眼瞬間提高了好幾個亮度,仿若能裝下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