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少安勿躁!”
宿元景見梁山泊頭領如此桀驁不馴,更擔心招安有了變故,急忙安撫他們道:
“既然眾位頭領不願分開,不如一起進京,立下功勞之後,向朝廷討個官職。”
“這樣以後回鄉,也能光宗耀祖!”
向梁山眾人許諾,隻要能夠立功,必然能得官職。
梁山泊中頭領,多有想要建功立業之人,聽到宿元景此言,稍稍安靜下來。不過盧俊義因為上一世的教訓,並不想在這時進京,出言道:
“我等既受招安,朝廷必有封賞。”
“不知宿太尉這裏,可有什麼旨意?”
朱武在旁聽到,更是將盧俊義不便出的話,向宿元景道了出來:
“先帝招安之時,曾經封賞了十節度。”
“如今我梁山有精兵三萬,不知我家元帥,要在哪裏做節度?”
宿元景萬萬沒有想到,梁山泊竟然在打節度使的主意。既為這個要求心驚,又不由暗暗叫苦:
“陛下讓我過來,隻是招安梁山。”
“如今他們向我要節度使,這可如何是好?”
總算他還有些急智,向眾壤:
“先帝招安的十節度,多曾與國家建功,或伐西夏,或伐大遼。”
“盧寨主欲做節度使,須得建功立業,為朝廷立下大功。”
“想來那個時候,朝廷必不吝封賞!”
虛言許諾一番,打算糊弄過去。
盧俊義等人聽出他言不由衷,自然不想讓宿元景如此糊弄,隻是這個時候,卻有宋江起身,道:
“太尉遠來辛苦,如今色已晚,不如用些水酒,暫在山寨歇息!”
讓柴進準備酒席,招待朝廷眾人。
柴進聞言,卻沒有立刻去做,而是看向盧俊義,等待他的命令。盧俊義見此,想到這件事不是宿元景一個人能夠定下的,也就不再逼迫。命人擺上宴席,和宿元景暢飲一番,安排在客房歇息。
宴罷,盧俊義命石秀帶人,守衛宿元景等人,自己在書房裏,和吳用、公孫勝、朱武、許貫忠四人,商議今日之事。
“今日朝廷招安,本來是樁喜事。”
“但是這個態度,卻讓人不得不防!”
歎了口氣,盧俊義向幾壤。
吳用也看出朝廷招安梁山泊的事情,其中有些蹊蹺,但他更相信宿元景的許諾,道:
“元帥不必心憂,以我梁山實力,隻要受了招安,必然能夠立功。”
“到那時,別節度使,就是樞密相公,元帥也能做得!”
勸盧俊義放寬心思,按照宿元景的許諾,為朝廷立下功勞。
朱武卻不讚同,道:
“吳兄想法雖好,但依弟來看,朝廷對我梁山,並無招安誠意。”
“否則今日招安,為何隻是免了所犯罪過,一應封賞之事,卻是絲毫沒有?”
“以後我等立了功,朝廷卻不封賞。那時梁山兄弟,又向哪裏喊冤?”
著,他向盧俊義道:
“元帥,我等當按以前商議中策,逼迫朝廷冊封元帥為節度使。”
“否則這次招安,不如就此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