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1 / 2)

北海,大南軍營。

整個南軍大營,此時卻全然沒有半分戰亂的景象,士兵井然有序地或是訓練,或是來往執勤巡邏。大營內,兵戟刀槍四處林立,健馬往來奔騰如風。北地天寒,往往晚風一起,那偌大的成湯王旗與冀州侯旗便呼啦啦地隨風亂舞。近兩百萬大軍的軍營裏,軍紀森嚴,不聞閑談嘈雜聲,隻聞那旌旗被北風吹得咧咧作響的聲音,隱隱有那陣陣號角聲傳來,卻是兵將正在演練孔宣所授的排兵布陣之法。

好一副邊塞軍旅圖!

自從蘇護率軍出了冀州,剛進了北海地界後,便駐軍不前。蘇護照著孔宣所說,先是不定期地分別遣人送上各種金銀財寶,稀罕物兒,應付那幾位成湯大臣,當然更少不了妲己的份兒,用孔宣的話講,這樣叫作先把東西給他們放著,總有天連本帶利拿回來。隨後蘇護便上表紂王,說是北海袁福通匪眾猖獗,不是區區百萬兵馬能解決問題,還望紂王多多調撥援兵。

紂王早已被這北海和西岐*得焦頭爛額,此時各地諸侯盡皆貌合神離,即使尊了殷商王詔,怕也隻會是出兵而不出力,敷衍了事便算了。他又怎能短時間調集援兵。

最後在妲己不經意間的建議下,紂王為了昭示自己的伯樂識馬之能,下令嘉獎蘇護,說他積極清剿叛亂,擢升冀州侯蘇護為中伯侯,特許擇地招納兵將清剿北海叛軍。但為了節製於他,倒是令他須得諸事報備於朝中。

此時四方大諸侯,除卻西伯侯姬昌外。倒也不是就在神州四方,隻是一種尊號而已,是以蘇護才能去清剿叛亂,而不是由那北伯侯崇侯虎去。被封了中伯侯,蘇護更加放開手腳招兵買馬,報備朝廷的時候,卻又多使了障眼法,上下齊心居然瞞過去了。

“報!…”一名背插令旗的哨兵飛奔進了元帥大帳,跪地便說,“啟稟侯爺。國師,外麵有一員白衣小將。說是來投奔我冀州大軍的。”

“哈哈哈…侯爺,此番卻是我那小師弟來了。他可是老師親傳弟子。也是我清平教座下一代弟子。此番他下山,還須眾位多多照顧才是。”孔宣大笑道,白蒙前來助陣他卻是高興不已,不日便要攻打北海叛軍所盤踞地那個雄關了,來了幫手自是好事。他倒是絲毫不顧忌自己是南景記名弟子的身份,在他看來,老師便是老師。自己不論記名還是親傳。他孔宣都一樣尊重師門。

“哦?原來是清平教又有高人前來,我等還須前去迎接。”蘇護說完。便整理元帥服,帶了眾將軍出了轅門,果然見到一白袍小將。手提一鍾,淩空而立。

“教主師兄,白蒙倒是來晚了,還望恕罪。”白蒙望著來接自己的孔宣,拱手說道。

“白蒙師弟,無須多禮。這位是蘇護侯爺,也就是我們清平教日後需要輔佐之人。”孔宣指著幾人介紹道:“這位是蘇家公子,全忠。”

“見過侯爺,見過公子。”白蒙拱手說道,他卻是知道這二人便是清平教定下的大南朝之主,如此不過是走走過場而已。

“白蒙壯士不用多禮,冀州蘇家與清平教親同一家,如此倒是見外了。”蘇護急忙上前扶住白蒙。

“聽聞國師所言,清平教門下弟子皆無弱手,日後白蒙大哥還要多多教導小弟才是。”蘇全忠也一臉誠懇地說道。

“侯爺與公子倒是多禮了,白蒙不敢。”

“好了,此番大戰在即,我們還是進去好生商議明日的作戰計劃吧,白蒙兄弟倒是來得及時。”孔宣倒是不忘了自己職責,明日的大戰雖然無甚太大懸念,但是終究小心謹慎才是王道。

翌日,大南軍營。

“冀州兒郎們,中伯侯蘇護侯爺手下的勇士們:或許你們曾經是販夫走卒,或許你們昨天還是奴隸,抑或你們現在仍然是一個懵懂小兒。但是今天以後,你們就不再是一名為了生計,為了生存,為了蠅頭小利而陰謀算計的小小人物了。你們將親曆一隻偉大的,仁義的,善戰地,正義的軍隊地誕生。蘇護侯爺將以身作則,為了掃除叛亂,不惜以六旬高歲親帥大軍討伐袁福通,可謂軍人之表率。而你們,將會是一員英勇作戰的冀州軍人,用你們地武器,用你們的鮮血來向蘇護侯爺致敬。”

孔宣運起功力,大聲說道,滾滾音浪直似射入雲霄一般,卻又不曾傷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