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仰頭哈哈大笑數聲。道:“想我泱泱大國,千載文明,幾度輝煌,而今落於滿人之手。滿人不懂治國之道,世風日下,國威倍減,列強百般淩辱,亦隻能委曲求全,忍辱偷生。但凡愛國之士,無不為之痛心疾首。今我舉事,誌在救國救民,既要推翻*無能之滿清,又要驅逐犯我天國之外寇。”朝廷之*,離鴛早有所聞,列強之淩辱,離鴛亦早有所知,並為之暗暗傷感,亦希望有仁人誌士橫刀立馬,宏揚民族正氣,宣揚國威。離鴛終是善良之人,他知道要改變現狀就得流血犧牲,總覺得有些殘忍,思之往往困入矛盾之中。此時聽到洪秀全這一番話,便無言以對,隻得一陣長籲短歎,半晌不語。
洪秀全見離鴛長籲短歎,低頭不語,繼續說道:“賢侄,你應有所不知,你我本是廣東人氏。你父親江湖與我為鄰。我二人自幼寒窗苦讀,立誌金榜題名,報效朝廷。豈料那科舉竟是拒人之道,數度應試,我二人均雙雙落榜,名落孫山。後我覓得上帝真傳,獲得治世之道,便去學習真理。與此同時,你父親去貴州傳道,本想在那裏有所作為,可誰知你父親終被情所困,英年早逝。待我欲去貴州行事時,卻聽到你父親已客死他鄉。悲傷之餘,我才來來肖甲的故裏金田。經過多年的忍辱負重,方有今日。”
聽到洪委全提及江湖,離鴛自是傷感。離鴛沉默片刻,方說道:“洪叔叔,我有一事不明白,你怎會選擇貴州和廣西這樣異族集居,偏僻落後之地傳教?”洪秀全道:“這些地方朝廷統治非常薄弱,社會矛盾又十分尖銳。朝廷苛征重索,地主惡霸橫征暴斂,百姓常常為生存與之發生衝突。為了生存,百姓就指望能改變現狀。他們受盡壓迫剝削,家徒四壁,根本不怕失去什麼,是舉事的理想之地。”離鴛點著頭,道:“確實如此。聽肖叔叔說,現在已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是否屬實?”
洪秀全道:“正是,正是。有消息傳來,皇帝即將退位。在這交替之際,朝廷內外爭權奪利,必將又是一派混亂。文武百官為爭烏紗帽,都會將公事置之不理,最宜舉事。近日我們晝夜商議,便是等待這個時機。”離鴛見洪秀全說話躊躇滿誌,決心堅定,隻得打消止戰念頭。離鴛順手拿起桌上書稿隨意翻閱,然後傷感地說道:“這些時日,從四麵八方趕到這裏的人絡繹不絕,可終不見我娘的身影。來的人每多一個,我對娘的思念就增添幾分。真不知道要何時才能與我娘相見。”
洪秀全聞言,沉吟片刻,又信心十足地說道:“賢侄稍安勿躁,待我不久建業,另立朝政,那時就算你娘仍未出現,隻需我發一道官文,說明你在此盼望與她相聚,然後四處發放張貼,公布天下,你娘自會前來。你娘雖然看破紅塵,看淡功名,但一定放不下你。”離鴛在心裏將洪秀全的話細細思量一回,想到母親不知所蹤,生死未卜,心道或許隻有這樣,方能尋得著她。為了能與母親團聚,離鴛當即就向洪秀全點頭承諾:“洪叔叔,我一定會助你完成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