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青月向玉如萍講述著她和江湖的種種往事。玉如萍為討青月歡心,在青月說到傷心動情之處,還時時陪著青月流淚。青月見玉如萍心地善良,果然十分喜歡,並信誓旦旦地向玉如萍保證道:“玉姑娘,既然你已懷有離鴛的骨肉,你倆的婚事,就包在我身上。我要讓你們盡快拜堂成親,我也好名正言順地抱孫子。”
玉如萍是個善於用心計之人,她知道要把離鴛從殤鴦和陶天雲手中搶回來,首先就要得到青月的認可與支持。此時與青月結伴而行,近月樓台先得魚,正好先入為主,對青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愁青月不會不向著自己。於是玉如萍故作傷心可憐道:“伯母,我自幼無父無母,孤苦伶仃,為了生活,方去洪府中做了一名侍女。後來遇見離鴛公子,本以為可以托付終生,從此安居樂業,不再過著飄泊不定,居無住居的流浪生活。可是直到最近我才發現,離鴛公子身邊還有許多愛慕他的好女子。論家世,論容貌,論才德,她們人人都比我強,故我的心裏十分矛盾。我一個一無是處的弱女子,本不應該再親近離鴛公子,可是我已經有了身孕,懷著離鴛公子的孩子,現在進退兩難,我不知道如何是好。”
青月見玉如萍說著說著,淚珠又滾落下來,她感到既難過又高興。難過的是覺得玉如萍身世可憐,高興的是玉如萍通情達理。於是青月急忙說道:“玉姑娘,你不要傷心難過,怕氣壞了身體,動了胎氣。你不必擔心,你與離鴛的婚事,我一定會替你作主。等見到離鴛之後,我們再去尋一個好的安身之處,把你二人的婚事操辦完,再安安心心地過些平淡快樂的日子。”
青月這二十多年來一直隱居山洞做成的密室內,離鴛亦是一直深居在鳳凰山的小木屋裏,兩處無論哪裏都不適合一家人過日子。玉如萍聽到青月提起安居之處,便情不自禁想起金田村的肖家院宅。自離鴛等人走後,若大的院宅就荒廢下來。玉如萍就建議青月見到離鴛後,就一起去那裏居住,並把肖家發生的諸事詳細告知青月,最後方說道:“若是去那裏居住,有房有田,生活所需之物皆已俱全,以後就不用四處奔波勞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