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紅花漸銷殘(1 / 2)

離鴛愈發感到奇怪,他拿起信打開一看,但見信中寫道殤鴦不辭而別是想去別的地方尋找治療白發的良藥,等她把白發治好,就不會有人認出他是仙姑,那時她自會去豬拱箐找離鴛。信中還叫離鴛不要傷悲牽掛,如今他母子久別重逢,應要開心快樂,不要讓青月看到離鴛傷心而難過雲雲。信中還說此別可能是一年半載,也可能是三年五年。離鴛看完信,感到異常揪心,伴著無限的失落。看那信上的日期,乃是昨日所寫。離鴛長歎一聲,心想若是早來一日,便可與殤鴦見上一麵,說不準還能勸她留下來。因為離鴛此番前來,是想趁生日許願之機親口告訴殤鴦,他非常愛她,他以為這才是送給殤鴦的最好禮物。然後此時,縱有千種情愫,千言萬語,更與何人訴說?

離鴛放下信,突然之間竟然有一種想流淚的感覺。他抓起桌子上的那些他帶來的生日禮物,狠狠地摔在地上。殤鴦不在,他的生日就失去了意義。離鴛開始想起從前的殤鴦,想起分別後的殤鴦,那個一直被他當成妹妹的人,那個由天真快樂的女孩變成多愁善感的人。而今他帶著濃濃的愛意來找她,她卻與他不辭而別,更不知去何處尋找她。離鴛接著又想起他在陶天龍的房間裏看到的殤鴦寫下的那闕詞,此時他舊愁又添新煩,不能言說的憂傷填滿心田。離鴛又是一聲長歎。他拿起桌上的筆,沉思片刻,然後奮筆疾書:

青梅竹馬二十年,紅花漸銷殘。匹鳥思鴦今別離,文弱書生無力護紅顏。夕陽晚照鳳凰山,幽吟斷腸鴛。功名利祿皆看淡,唯盼此生與爾共嬋娟。

離鴛寫罷,也不落款,將筆棄之桌上,對著小窗徒生悲傷。良久的沉默,離鴛就決定此生非殤鴦不娶,若青月再逼他與玉如萍成親,他寧可出家當和尚。離鴛此前之所以沒有當麵拒絕青月,是他念著母子好不容易重逢,那樣做會使青月傷心。

離鴛又等了近兩個時辰,青月等人還不見回來。夕陽已漸沉西山,離鴛此時煩悶的心又增添幾許焦急。他把殤鴦留下的那封信折好,揣在懷中,走出小屋,順手把門關好,然後向神仙洞走去。

此時山道上的行人不似來時那般熙熙攘攘,顯得有些寥落,那熱鬧喧嘩的氣氛已蕩然無存,狹窄的山道已漸漸露出寂寞之象。離鴛來到神仙洞時,發現那裏人來人往。人們正熱火朝天地搬運著沙石。離鴛走入山洞一看,才明白原來百姓趁六月十九苗仙得道之日,正為苗仙和仙姑修建塑造著神像。兩尊神像男左女右並排靜立著,大體模樣已完成,剩下的均是些精雕細刻的活兒。神像麵前,青月,玉如萍,陶天雲正與大夥給仙姑的容貌上色。她三人此時正幹得興起,早已將離鴛忘於腦外。

離鴛來到神像麵前,看著仙姑的神像發了一回神。神像的麵容雖不是十分精致,卻是活靈活現,十分動人傳神,那憂鬱之情與殤鴦更是相似。離鴛心道,這仙姑神像,其實就是殤鴦,如今眾人在殤鴦的生日這天給她塑像,也算是送給她的一件十分可貴的生日禮物。且以後人們還要在殤鴦的塑像前焚香燒紙,祈求許願,若是以後殤鴦知道此事,必會十分開心歡喜,定會陪著自己親自前來觀看。離鴛站著浮想之時,卻被玉如萍發現,她就對青月說,離鴛公子來了。青月與陶天雲同時回過頭來,果見離鴛立於不遠之處。青月走過來招呼離鴛過去一起為神像抹顏。離鴛因懷有心事,幹活自是心不在焉,不停地在神像麵容上亂塗畫,不一會兒就將那神像畫成一個大花臉。眾人見之,欲發笑,又怕惹怒神靈,故隻得忍著笑,叫離鴛在一旁看就行了。離鴛停下來,對青月說道:“夕陽已沉西山,該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