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風箏
引言:與你共舞十幾年,你的基因雖然有著顯著的變異,但更多的是不變的遺傳,
尤其是你無情的雙眸——能讓我們在黑暗中找到方向,也能使我們迷失彼岸。
風箏
“天上的風箏到哪去了? 你知不知道.” 一個風箏,真真用紙糊的 承載著十月淡淡的傷痕 擱淺在 潮退去的沙灘裏 把思念退潮成沙灘 彎腰拾起一串依舊的期盼 耳畔呼嘯而過的海風 笑聲若隱若現.. 風箏啊 以前的我們去了哪裏 不知道停留 不知道風箏 知道了又怎樣? 我 還不是------ 再一次淚流滿麵
致考試
對你,是貶是褒,是恨是愛,我無法言說。 你給我們的是一副冷峻的麵孔,也能帶來一波波暖流。的確,你是通往輝煌的有效途徑。 與你共舞十幾年,你的基因雖然有著顯著的變異,但更多的是不變的遺傳,尤其是你無情的雙眸——能讓我們在黑暗中找到方向,也能使我們迷失彼岸。 你的諾言似水透明——“隻要你有付出,你就能得到我的溫暖”;你懲罰人隻消一句話——“通往最高舞台的台階需要用你的汗水作為過路費”。
從我們認識你的那一刻起,你就掌握了我們命運的鑰匙的半把。你成了老師的法寶,你那勾勾叉叉的結果成了我們的命根。你的出現率如此之高,我們中的很多都由於急切地想掌握你的這半把——半把鑰匙,而迷失了同樣重要的另外半把;你的回頭率之高,這也無須細說,古往今來多少人為了那眩目的功名從似水年華至於蒼蒼頹矣而孜孜不倦;近的有“高四”、“高五”甚至“高六”,不到黃河心不死,就為了拾起你這塊敲門磚。殊不知,
人生幾何,還有多少美好的多維空間。 你的舞步令我迷亂,我曾試圖洞悉你,我寧願自己被套進某個模式中,也不讓你牽來引去,但我常感到心勞力瘁;我傾注了太多的精力,隻為讓我的笑容能永駐在——你麵前,但誰能常勝不敗? 於是我開始適應你,適應被你支得渾渾噩噩的那種感覺,開始平靜麵對你給予的冷和熱。曾經的激情以變加速的方式慢慢離我而去,而我想伸手挽留卻無能為力,我無法擺脫這片被你的引力場控製的星雲。我還常能看到遠逝的歲月在原野上空縈繞——慶幸還有這點回憶;原野上的花草卻越來越少,我想伸手狠抓一把,但,好遠——況且現在的我無法使花兒更鮮豔,讓草兒更青翠,還是讓她們好好地活在我的視線之外吧。 我不怪你,你自有你存在的意義。我隻期盼著有一天,在你的臉上能升起一輪微笑的明月——月光不再是冷的,那樣我們都微笑著觀賞你;同時我們還能在月下繼續趕路。這樣在我們的心頭會升起一輪紅日,一輪燦爛的紅日。 編者按:這是一篇話題作文,話題是“冷和熱”。
點燃思想的明燈
生活中的燈光,照亮了黑夜中的路,使人不至於迷途、失足. 思想上的明燈,也能照亮人的心理世界,照亮人的思想觀念,照亮人的精神境界. 古今中外的格言、警句,是人類思想沉澱的精華,是一盞盞耀眼奪目的思想明燈,千百年來曾經照亮了無數人前進的道路,激勵人們克服困難,戰勝挫折,實現理想.範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喚醒了多少人憂國憂民的良知?周恩來總理的名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激發了多少人樹立起振興中華的雄心壯誌?"發明大王"愛迪生的名言"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靈感",使多少人認識到了勤奮的價值?這些眾所周知的事實,足以說明格言、警句的魅力和動力. 在教育學生自主管理方麵,我注意引導學生用格言、警句約束自己的思想,主要方式是座右銘和"每日格言".座右銘是古人留下的自我教育的有效方法,我要求學生針對自己思想、學習、紀律等方麵的缺點或弱點,寫一句格言、警句作為座右銘,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斷改正缺點.方霞同學有粗心大意和不專心的缺點,她的座右銘是:"精神貫注其中,事情必定成功!"趙蘇同學平時貪玩、隨意,不能吃苦,成績下降,他的座右銘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魏偉同學的座右銘是:"自信+努力=成材."因為她自信有餘,而努力不足,這個座右銘切中了本人的要害.滕昭君同學的座右銘是華羅庚的名言:"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奮、辛苦正好可以彌補她學習基礎比較差,上課反應比較慢的弱點.座右銘是自己為自己開的一劑良藥,可以醫治他們思想、心靈上的疾病.高一第一學期,我們班的座右銘是寫在用硬紙做的三棱體上,擺在座位上的.但慢慢的,有些同學忘記拿出來,有些同學弄丟了,參差不齊,流於形式.從第二學期開始,我就要求同學們將座右銘寫在課本的扉頁上,每天翻書都會看到.
至於"每日格言",是在教室後麵的黑板上開辟的一個專欄.全班輪流,每天由一名同學書寫一句格言.班上買了一套三本《格言警句大全》,由王蓉同學專門負責.我要求同學們寫的格言自己感受深,能針對班級實際,容易背誦.我們班的同學學習底子薄,學習習慣差,我常鼓勵他們笨鳥先飛,勤能補拙.好幾個同學寫了狄更斯的名言:"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一次考試後,一位同學寫了巴爾紮克的名言:"我失敗了,但我並不服輸,我的勇氣還在!"寫格言的同學固然對所寫的內容有較深的感觸,其他同學每天讀一句格言,潛移默化,潤物無聲,自然會受到良好的影響. 我們班能形成現在比較穩定的班風、學風,也離不開格言、警句的自我教育作用.當然由於認識水平的限製,有些同學寫的格言顯得片麵、消極,我就及時給他們指正.有一次"每日格言"寫的是:"學習,永遠不晚."我就向他們分析,如果因為小學、初中沒有認真學習,導致中考不理想,用這句話激勵自己現在拚搏高考還來得及,那是不錯的.但是如果以這句話為借口,認為高三再學習也不晚,甚至中老年學習也不晚,那就危險了.我希望是前者.有四名同學的座右銘是"天生我才必有用",或者"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他們可能是追求個性,但我認為不妥.我向他們介紹了李白、但丁、馬克思寫作或者引用這句話的背景,指出,作為正在探索人生道路的青少年,用這些話作座右銘,就會我行我素,自以為是,固步自封,拒絕進步,拒絕家長、老師的教育,拒絕同學、朋友的忠告.然後我幫他們改換了座右銘. 格言、警句不是萬能的靈丹妙藥,不可能一下子將同學們心理上的病症祛除幹淨.但在學生的心靈上點燃一盞盞思想的明燈,對他們越過人生的急流險灘通,向光明的彼岸,無疑會有一定的幫助.
珍愛健康創建文明
在一個萬物複蘇,春暖花開的季節裏,當大家還沉浸在春天的快樂當中時。因為一種莫名奇妙的疾病在北京不斷蔓延,後經驗證被定為非典型性肺炎,於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北京展開了,北京市的上空籠罩了一層恐懼的空氣,大家都為了確保自己的生命安全,而進行了各種保護措施,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開始加大,仿佛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在這次沒有硝煙的戰爭裏,我們每個人都得到了一個的教訓,都知道了要珍愛健康,建立文明。在這其中有些人因為非典而離開人間,離開自己的家庭,離開自己的父母或兒女。這一幕幕悲劇在不斷的上演。使得一個原本美好的季節從而成為讓人感到傷感的季節。我想每個人都會記住這個2003年的春天。 在這次沒有硝煙的戰陣裏,有許多戰鬥在一線的醫務人員,證實了自己生命的意義,他們當中有些人以為過度疲勞或因感染上非典,而最終倒在了自己忠愛的醫務崗位上,他們都被評為了烈士。他們的事跡被人們所傳說,人們深深的記住了這些新時代的最可愛的人。
在這次抗擊非典一線上,一位年僅28歲的武警北京總隊醫院內二科主治醫師李曉紅,
是全軍和武警部隊在防治非典鬥爭中犧牲的第一位醫務人員。李曉紅在被傳染的那段日子裏,他每天配合醫務人員治療,並把自己用藥後的各種感受告訴醫務人員,但最後還是因為條件有限而犧牲了,在她去世後,中組部追授她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國家人事部、衛生部和總政治部追授她“白求恩獎章”;武警北京總隊黨委批準她為革命烈士,並追記一等功。 於是我們這些成天生活在低調當中,生活得消沉,精神也逐漸空虛,放棄了追求的人,隻希望死亡不要找到自己頭上,但是,我們千萬不要忘記這一點:我們活著,應快快樂樂地;我們應有樂觀的人生觀;我們的一生,應是充滿激情的最活躍的一生。 其實這次的事件完全可以不發生,由於人們不注意個人健康,隨便吃不幹淨的東西,或吃一些帶有病菌的食物。平時不講究文明,隨便往地上吐痰,使得病菌在空氣中傳播,因而是非典迅速傳播,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不便。如果一開始我們每個人都注意個人衛生,建立文明意識,就不會有這次的事情再次發生了。 我在這裏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熱愛健康,建立文明意識。
抓住今天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若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是嶽飛的名言,它告戒我們要珍惜時間,不能虛度光陰。 我的同學侯明潔給我猜過一個謎語:什麼東西,其實每天都到,可永遠也到不了?謎底容易想到,可也令人深思。是“明天”。對啊,明天天天都到,可永遠也到不了。有人常把“把握明天“掛在嘴邊。可明天到底在哪?其實隻有抓住今天才能立足明天。“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知道這句話的人很多,從剛剛呀呀學語的小孩到七、八旬的老人都能搖頭晃腦的背誦出來.可是,誰能真正做到呢?“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好多人都生活在虛幻的明天之中,沒有今天,還有明天,沒有明天,還有後天..如果每人平均活到80歲,也隻有近30000個日子,除去吃飯、睡覺、娛樂..還剩多少時間?每人隻要充實的把握住10000個日子,就已經很不錯了。我們不需要都像愛迪生、愛因斯坦那樣夜以繼日的工作,我們隻要該休息時就好好的休息,該認真工作時就全神貫注。像學生就要把握住課堂寶貴的40分鍾,利用好課下的10分鍾;工人幹活時要出力,休息時好好的歇一歇.. 時光不能倒流,願我們都能緊緊抓住寶貴的今天,一切從“今天”開始。
也談“王婆賣瓜”
今天是2003年元旦節,我和媽媽去商場購物。剛進門,就看見一位銷售員正在向過往的女士推銷產品:“這是美國XX公司新研製出來的護膚品,它具有增白皮膚,減少皺紋等功能,並且價格合適,是一種物美價廉的產品。它不僅外觀別致,而且它的效果明顯,
永葆青春。如果您不信,可以試用,保您滿意。”這時,我旁邊有人說:“王婆賣瓜,自賣自誇。說得比唱的都好聽,我才不信那產品有那麼好呢!”我聽了她的話後,不太同意她的意見,我認為這種“王婆賣瓜”實際上是在市場經濟中正常的自我推銷,自我介紹。 一種新的事物,想要讓人們接受它、青睞它,必須要讓人們認識它、了解它。而這樣的認識和了解,都需要一個宣傳和推銷的過程。當一種新產品想要得到消費者的青睞時,首先就要進行自我推銷,因為新產品對於消費者來說都是很陌生的,消費者不知道新產品的功能和效果等,他們自然不會去買,這時就需要“王婆賣瓜”式的自我推銷,方法有很多種,可以通過廣告效應,吸引顧客,也可以邊讓顧客試用產品,邊給他介紹產品的優點、用途,這樣,你就得到了他的信任,同時,你也做到了誠信這一點。就這樣看來,推銷對於產品的暢銷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同樣的,一個人在求職的時候,要向他去應聘的公司介紹自己的專業、學曆、特長,以及自己的優點,能勝任什麼樣的工作,能為公司爭得什麼榮譽或為公司創造什麼樣的業績等。同時他所說的這些話也要落實到行動上,公司才會信任它,並持久地聘用他。這也是把個人進行自我推銷。 改革開放後中國不斷地發展,為“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我國製作了一係列的報道向世界介紹中國的經濟發展成就,特別是進入新世紀後,國家更加注重宣傳,把中國的民族文化、民族特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展現在世界人的眼前,讓世界了解中國,喜歡中國,並對中國刮目相看。同時也吸引了不少外國遊客到中國來旅遊觀光,帶動了中國旅遊業的大發展。這也是中國在進行自我推銷。 自我推銷就是自己介紹自己的優點,但並不是說就可以不合乎實際。如果自我推銷隻說缺點,不說優點,我想那樣你的目的是不可能達到的。 所以,我認為現代社會的“王婆賣瓜”就是“自我推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