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風箏(3 / 3)

本文站在“人生”的高度,采取片斷組接的方式抒寫了“誠信”人生的重要,引名言,敘事例,事例和名言相互呼應,互促互動,水到渠成地完成“出色人生的定義”。文章四個小標題命名巧妙,小標題之間有較為巧妙的內在聯係,使文章渾然一體,無割裂之感。對“出色人生”的定義有自己的思考,體現了一定的獨創性。在較短的時間內寫出此文,

實屬不易。

保護環境從小事做起

街邊有一隻橘黃色的垃圾箱格外引人注目,它的出現一時方便了這一街的居民。但不知從哪天起,垃圾箱被冷落了,另旁的電線杆卻頗受歡迎,電線杆下每天都會圍滿大大小小的垃圾袋,一天,父親提著一袋垃圾很隨意的扔在垃圾堆中,一旁的我不禁問道:“為什麼扔在這兒呢?”回答很簡單:“因為大家都扔在這兒,方便。” 方便?我有些納悶了,電視`廣播`報紙不天天都在宣傳保護環境,防止汙染嗎?這樣圖方便`省事,隨地亂扔垃圾算不算環境汙染呢?可能在這些圖方便的人看來,工業排放廢氣`廢水是汙染,而小小的一袋生活垃圾算什麼?要知道單就我們中國十三億人口,假設一人一天製造0.5公斤垃圾,6.5億公斤這是多麼驚人的數字!6.5億公斤垃圾被丟棄,豈不是“處處聞垃圾”了嗎?但也有可能他們壓根沒有環境是如何被破壞,更沒有思考環境汙染與自己有什麼關係。 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和,他包括大氣`水`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動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而環境問題是指因自然變化或人類活動而引起的環境破壞和環境質量變化,以及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不利影響。有人認為環境乃小問題,實際上,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環境問題已是一個涉及全局的戰略性問題,保護環境與我們國家`社會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相關的,它直接製約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關係著中華民族的世代繁榮昌盛,關係著整個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一些地區已出現了環境問題嚴重的現象。如當今世界由於企業發展和世界能源消耗量大增,森林`基地`綠色植物銳減,地麵增溫,大氣CO2含量急劇上升,全球氣溫也明顯上升,而氣候變暖會使兩極冰川及雪山融化,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動植物銳減,出現極端高溫,如非洲大陸特大幹旱,異乎尋常的熱浪給人類和生物帶來巨大自然災害,臭氧層破壞,水土流失及土地沙漠化在擴展,森林資源的急劇減少,熱帶雨林的耗竭。而我國環境狀況依然嚴峻,一是以城市為中心的環境汙染仍在繼續發展;二是生態破壞的範圍仍在擴大,程度加重;三是鄉鎮工業的汙染物的排放呈迅速增長趨勢。 由於環境問題威脅生態平衡,危害人類健康,直接製約了我國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國家製定了環境保護的基本製度,並頒布了環境的法律`法規,如環境保護法`大氣汙染法`水汙染防治法`森林法`礦產資源法`土地管理法等。 近幾天,經過婺江邊的市民都會看到,婺江上漂浮著一堆堆水葫蘆越積越多,水流較緩處更多,宛若江麵上的一塊塊“瘡疤”,直接或間接危害人民生活,這一少見的現象令市民們大惑不解。有關專家認為,水葫蘆的大麵積出現一定程度上表明,這些地區水體水質正迅速惡化,富營養化趨勢明顯,而造成汙染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汙水。

帶著獅子上路

最近看到這樣一則心理測試:假若你身邊帶著四種動物:羊、馬、獅子、猴子,你要越過一片沙漠,不得不逐一放棄這些動物,那麼你放棄的先後順序是怎樣的? 該文作者問了許多人這個問題,有很多人選擇先放棄了獅子。隻有一位事業有成的經理,他毫不猶豫地把獅子排在了最後。 可以說他是真正懂得獅子的含義的。 我後來用這個問題問了很多同學。意外的是,竟也是有許多人先放棄了獅子。原因很簡單:獅子對你過沙漠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可能吃掉你的羊和馬。而羊可以給你提供奶喝,馬可以馱著你走路。這確實是件顯而易見的事,但當我宣布獅子代表尊嚴的時候,大家都開始懷疑起這個遊戲。因為人人都知道,尊嚴是不應被放棄的。 這確實隻是一則遊戲,沒有什麼讓人信服的根據。但到底又有多少人真正地去理解過“尊嚴”的含義呢?我們都知道:“尊嚴”是一個美麗而神聖的詞。但當這個人人都熟悉的詞具體為一隻獅子時,卻顯得如此陌生以至被輕易放棄了。 事實上,尊嚴確實是危險的東西,就像這凶猛的獅子。它很可能會使你失去很多東西,就像獅子吃掉了羊和馬,使你失去譬如金錢、安逸、同情乃至生命。這用不著舉多少例子,事實已經證明和正在證明著這一點。猶如幾十年前革命仁人們在獄中麵對敵人的叫囂“爬出來吧,給你自由”時作出的慷慨抉擇。為了尊嚴而失去了比生命更寶貴的自由。 當時誰又能說這不是一個響當當的英雄呢?尊嚴是有危險性的,但這種危險往往會給你帶來也許你並沒有意識到的東西――――樂觀、大度、堅忍、正直無私以及一種凶猛的力量――一種麵對狂風惡浪表現出的堅強和無畏。這正是獅子那昂然不屈的頭顱下所隱藏著的精神與力量。正如小說《熱愛生命》中的主人公,他獨自一人跋涉在茫茫大漠中,被饑渴和絕望折磨奄奄一息。在這時他偏偏又遇見一隻狼――一隻又老有醜餓得要死的老狼。在這命懸一線的時刻,他想到的是:如果是一匹漂亮健壯的狼也就是了,被這樣的一隻狼吃掉簡直是莫大的恥辱!最終,有思想有尊嚴的人戰勝了隻有食欲的狼。這也許是身為人類最樸素的一種自尊了,它激起了這個人強烈的求生欲望和戰鬥激情,即使是他在連站都站不起來的情況下。 《小王子》中有這樣一句話:“真正重要的東西往往是眼睛所看不到的,它隻能用心靈去感應。”尊嚴就是如此。試想拋棄了尊嚴的危險,生命中還能剩下些什麼呢?自然還有奶可以喝,還有馬可以騎。但是這樣的生活究竟比一池不起波瀾的死水,一座不長草木的荒山又能好到哪裏呢?生命需要鮮花、舒適、溫情、歡樂等暖色,但它同樣不能缺少磨練、坎坷、辛酸、悲傷等冷色。隻有冷暖色調協調融合的生命,才識真正有色彩、有意義的。而尊嚴,它恰恰有著如藍色般的堅定,粉紅色般的美好和綠色般的希望。它正式構成多彩生命的基本色調。

在麵對著如茫茫大漠般的人生困境時,請不要忘記,帶一隻獅子上路吧,它會帶給你

戰勝苦難的一切品質。

假如我欺騙了生活

假如我欺騙了生活 假如我欺騙了生活, 就是欺騙了自己,送走了時間...... 生活——就是時間, 時間——就是生命。 當我在遐想的時候, 時間在悄悄地流失; 當我在徘徊的時候, 時間在腳步聲中穿過; 當我在談笑的時候, 時間在笑聲中掠過...... 時間是和藹可親的, 因為它使我們擁有快樂的日子; 時間是冷淡無情的, 因為它無時無刻地把我們引向黑暗和死亡。 生活需要完美和充實, 相信吧,隻要經過一番努力, 結果無論如何,都是甜美的。 欺騙生活的日子真難受, 好像被繩子捆綁著, 難以喘息。 我要改變我的生活, 讓它變得輝煌豔麗!

為和平祈禱

父親曾經是一名軍人。在那個年代,祖國的邊境時常響起槍炮聲。我每當看見父親擦槍,心裏就興奮不已。在一個孩子眼裏,槍聲和炮聲根本算不了什麼,因為他無法洞悉槍炮背後的真正含義。可是,母親卻為父親擔憂,她徹夜失眠,神經衰弱,現在想來,戰爭帶給母親的恐懼是滲入骨子裏的,不管是正義的還是非正義的。盡管父親最終沒有參加戰鬥,最終光榮退役,但母親的心曾經揪得那般緊。

我們沒有理由不喜愛和平。和平如一首歌謠,被我們永久地傳唱。在和平的氛圍裏,

我們那麼快樂、安詳。但是現在伊拉克的孩子們呢?槍炮聲離他們很近,他們的家園被炮火包圍著。 人們都渴望快樂的生活。就如我,在西部城市的夜晚,聽風拍打著窗,放一首輕鬆或激昂的音樂,沉醉。間或友人的電話從遙遠的地方逶迤而來,是祝福,是問候,是調侃,這種快樂的感覺沒有世俗,沒有功利,也沒有虛偽,但如果不是這樣的氛圍,而是四麵火光,殺聲鼎沸,我還會快樂麼? 戰爭的災難,讓無數的人成為難民,不知道伊拉克因此而有多少母親帶著孩子過著難民的生活,她們的內心一定是不情願的。當戰爭來臨時,最恐懼的無疑是天下所有的母親。在青海省民和縣官亭鎮一個史前時期的房址內,考古工作者發現了聚集著14名死者,其中一對母親引人注目,母親靠牆跪坐在地上,右手撐地,左手將一嬰兒摟抱在懷中,臉頰緊貼在嬰兒的頭頂上。看到這裏,我怎麼能不心潮起伏?這是來自心靈的選擇,這是一首樸實的歌謠,這是人間的大徹大悟。災難是無法避免的,可是很多時候,我們完全可以用不選擇武力,不選擇戰爭的方式解決矛盾。 為和平祈禱,永遠地祈禱和平,這是所有人的渴望。戰爭傷害的不隻是家園,更是家園裏繁衍生息的人們,這種傷害是來自心靈的,永遠無法抹去。 因為戰爭,孩子們沒有了父親;因為戰爭,母親失去了孩子;因為戰爭,更多的家庭支離破碎――這是對人道的踐踏,對人性的摧毀。我們為孩子們祈禱,為母親祈禱。一切背離正義的武力使用者都將淪為曆史的罪人。 今夜無法入睡,為伊拉克的母親和孩子們。因為我們和他們一樣,有可愛的孩子,有慈祥的母親,有溫暖的家,我們無法在他們的哭喊聲若無其事的進入夢鄉。

給我一個信念的支點

“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撐起地球。” ——阿基米德 平凡的人們在苦海裏掙紮,然而目所能及的盡是一片汪洋;他們在沙漠裏艱難地行走,數不盡的黃沙預示著生的渺茫;他們在黑暗中摸索,一遍一遍地問自己,“敢問路在何方?”他們在烈火中忍受著煎熬,身和心要在頃刻間融化;他們.. 然而,即使是偉大的人們也不能逃脫生命沉重的負擔:惠靈頓將軍為祖國、為人民馳騁疆場,卻不得不哀歎屢戰屢敗;鄧小平在文革中三起三落,仿佛被人高高拋起,又掉入無底的深淵;荷馬似乎生來注定要受造物者的摧殘,他的眼前沒有斑斕的色彩;童第周麵對小小的青蛙卵飽嚐一次次的失敗.. 難道生命就是如此? 不,生命將因擁有信念而燦爛!

信念是苦海中的一根圓木,人們堅信,有了它,就必能漂泊到彼岸;信念是沙漠中的一隻蘋果,它的力量足以使人們一步步接近綠洲;信念是黑暗中的一點豆大的星火,清晰

地告訴你:“路就在腳下,前方就是終點。”;信念是烈火中的一劑催化劑,相信自己,必將成為涅槃的鳳凰! 而結網的蜘蛛給將軍傳達了戰爭必勝的信念,使他重披盔甲,笑傲戰場;“真理必將大放異彩”的信念在小平心中深深紮根,浩劫後的他依舊巋然不動;縱使眼前黑暗,我的心依然亮堂,我用我的筆書寫同樣壯美的人生,終於,一部波瀾壯闊的《荷馬史詩》讓世人永遠記住了這個盲人;“外國人不能做到的,中國人也能做到!”鏗鏘有力的話語包含了一個中國留學生的堅定信念,隨著卵膜的剝開,童第周向世人證明了中國人的實力。 他們都成功了!站在生命的巔峰,他們說:給我一個信念的支點吧,我能撐起整個生命。 是的,生命原本黯淡,但因信念而燦爛,生命原本沉重,但隻要有一個信念的支點,托起它,絕不是件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