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下一個是誰(1 / 3)

第三章 下一個是誰

第1節

現在美式戰爭的特點是打擊點和目標點分離,從軍事上看,打的伊拉克,實際目標是打歐元,其實打歐元還是一個過程性目標,更深一點的目標是在控製東亞,要讓東亞地區的淨儲蓄往美國走。

王湘穗:美國下一個軍事打擊目標是誰?

王建:更多傾向於敘利亞。

李曉寧:

我一直說下一個是敘利亞。最近兩天我有點動搖。原來想得非常簡單,沒有深思熟慮。伊朗整個地形非常適合防守,北麵與俄羅斯毗鄰,俄羅斯也有介入伊朗問題的曆史記錄。美國動伊朗是要考慮俄羅斯的態度的。沙特阿拉伯因為宗教原因,美國不會輕易動的。

如果攻擊敘利亞。一下就可以把中東切成兩半。建立一個隔離的走廊。同時,接應了以色列,為解決以巴問題提供長期軍事支持的基地。另外,也控製了通往歐洲的輸油管線,實施全麵對地中海的控製。這樣做對美國很有利的。

但是伊拉克的什葉派力量強大。倒薩之前美國自己就沒準備好,組織一個什麼政府來管理伊拉克?美國要是在伊拉克民選,不管怎麼選,都可能選的是什葉派那些人。如果這樣,伊朗對伊拉克的影響將會擴大。與其那樣,美國可能會把矛頭指向伊朗,幹脆與阿富汗打通,更穩固地實施對海灣及中亞的控製。

王湘穗:卡斯特羅有一個講話,說美國要顛覆他。

喬良:

我認為美國的下一步目標可能會是卡斯特羅,是古巴,或者是委內瑞拉的查維斯。關於敘利亞和伊朗,我個人認為,美國如果在伊拉克長期駐軍駐下去,這兩個國家都可能要被它收拾,眼下不行。因為,先不談別的原因,盡管你們所說的地緣的原因、經濟的原因,我都同意,隻想強調的是,戰爭不是兒戲,想打就打,說幹就幹,這裏麵有一個純粹的技術因素,就是美國人如果還想在中東地區再打一場更大的仗,光是軍事準備就沒那麼快。  

李曉寧:不是馬上,這個月或下個月,可能是一年以後,兩年以後。

喬良:

一兩年完成這個準備,這個準備還不光是軍事準備。像德國當年入侵蘇聯一樣,一點動靜沒有,突然大兵入境,美國現在盡管已甩開了膀子,可以置《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於不顧,但也不至於連戰爭借口都不找。它還是要充分做輿論準備。剛才,我們還有一個沒說完的問題,就是示範效應的問題,你能這麼幹,別的國家怎麼辦。如果你下決心拿下敘利亞或伊朗,歐盟,特別法、德、俄軸心會有什麼舉動?會再次坐視不管,像張伯倫那樣麼?這都是大問題。

第2節

李曉寧:

其實最重要的準備是組織準備。布什這一屆政府,有拉姆斯菲爾德,有切尼這些人,很好統一。但任期有限,下一屆就不是這回事了。誰能保證共和黨連續執政呢?如果這麼大計劃,必須在任內實現,就不能拖得太長。

王湘穗:

現在美式戰爭的特點是打擊點和目標點分離,從軍事上看,打的伊拉克,實際目標是打歐元,其實打歐元還是一個過程性目標,更深一點的目標是在控製東亞,要讓東亞地區的淨儲蓄往美國走。

王建:過去要打擊的對象和戰場空間是一致的,現在是分離的。

王湘穗:

對美國人的心思歐洲人也明白了,現在美國做了初一,歐洲的十五該往哪兒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