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開庭(1 / 2)

津港市中級人民法院第四審判庭布置的很規範。

審判活動區正中前方設置法台。法台上設置法桌、法椅,是審判人員席位,正中間坐著的將是此次公益訴訟的審判長陸有亮,她也是公益審判庭庭長。

法桌、法椅的造型都很莊重、大方,顏色應和法台及法庭內的總體色調都是深棕色,體現嚴肅、莊重、和諧的布置要求。

法台右前方是書記員座位,同法台成45°角,書記員座位比審判人員座位低幾時厘米樣子。

審判台左前方為證人、鑒定人位置,同法台也是成45°角。

法台前方就是原、被告及訴訟代理人席位,分兩側相對而坐,右邊為原告席位,張睿明身前座位上擺著公訴人的立牌,旁邊坐著張靚,

左邊為被告座位,張睿明師父吳楷明和他的明星律師團坐滿了前後兩排座位,原被告兩者之間隔了大幾米。

張睿明看著對麵的吳楷明,心裏卻沒時間感慨。法律人本就人情淡薄,他們西大學生有句老話,畢業了,總是有一半的同學想方設法抓另一半的同學,然後又將在自己同學手裏審判,現在也輪到他和師父了。

今天是這麼大的案子,又是公開審判,旁聽席上不知道多少媒體記者準備速寫記錄,津港中院這邊也是如臨大敵,今天的庭審流程抓的特別嚴。

年輕的書記員明顯有點緊張,不住低頭看表,,幾位法官也站在法官通道的門口,正兒八經的按程序等著入庭。

終於到9點40分整,首先由書記員宣布法庭紀律,年輕的女書記員“唰”的一下直直站立,高聲朗讀道:

(一)到庭的所有人員,一律聽從主審法官統一指揮,遵守法庭秩序;

(二)不準喧嘩、不準鼓掌、不準吸煙、不準亂串、不準呼口號,不準攜帶通訊設備,旁聽群眾不準插話或當庭發言,有意見可在閉庭後提出;

(三)被法庭問話的人在回答問題時,應自動起立講話,答完自動坐下;

(四)本庭有權製止不遵守法庭秩序的行為,對不聽勸告的可以勒令退出;

(五)為表示對國家法律的尊重,在審判人員入庭、退庭時,當事人、代理人、旁聽人員一律保持肅靜。

這些紀律張睿明聽的太多了,還是得等這姑娘讀完,其實以前都是可以帶手機的。可最近幾年,很多律師都開始玩“庭審直播”的套路,很多案子裏鬧了笑話,法庭出於庭審紀律的考慮,又擔心旁聽者未經許可偷偷利用手機錄音、錄像和攝影,最高院馬上出了個《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安全檢查規則》,才壓住風氣。

讀完了法庭紀律,書記員:“請主審法官入庭,全體起立。”

嘩啦啦的連片響,旁聽席和當事人全場起來,張睿明最頭疼這一環節。每次一聽到這句全體起立,真是站也不是,不站也不是,坐立難安。個人來說,張睿明不是個心高氣傲的人,但他也是個十年的老公訴人,代表的是國家,總有點“老檢”的奇怪自尊心,你法院代表的是國家,我檢察官公訴人也是代表國家。憑什麼要給你“全體起立”,張睿明正尷尬時,旁邊的菜鳥——助理檢察官張靚卻一聽書記員喊,蹭的立馬就站起來了。

沒辦法,張睿明壓下小心思,隻得也跟著張靚一起站起。和眾人一同向踱步入庭的法官行注目禮。

“中院今天還真是重視了,看樣子這此次訴訟真是應了改革的大方向。”為了這次的公益訴訟,市中院不久前成立了全省首家公益審判庭,庭長就是這次的主審法官——陸有亮。

陸有亮年紀不到40,也是西大法學院畢業。正應了前麵張睿明那句:西大畢業生畢業後總歸同室操戈,師兄弟相殘,師傅徒弟當庭對峙。師姐來審判。

接著書記員麵向主審法官,高聲彙報:“報告審判長,公訴人和訴訟參與人均已到庭,法庭準備工作均已就緒,請指示開庭!”

陸有亮站在審判席上正氣凜然的高聲宣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十八條、第六十八條的規定,津港市中級人民法院公益審判庭依法公開審理原告津港市人民檢察院訴被告津港市第四中學該學校破壞大氣和土壤環境,對社會公共利益造成侵害一案,這是第一審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本庭審理本案將采取“辯論式”審判方式。“辯論式”審判方式,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規範下,以訴訟參加人為主體,圍繞案件事實證據、爭執焦點、是非責任和適用法律等問題,在主審法官指導下,通過雙方訴訟言詞對抗,在法官指導下“當庭陳述”、“當庭舉證”、“當庭質證”、“當庭辯論”,當庭解決訟爭的活動方式。希望當事人及訴訟參與人積極協助本庭審理案件。